前村月落半江水

2017-06-26 11:45江苏王大枝
初中生 2017年21期
关键词:江面改动僧人

文/江苏王大枝

前村月落半江水

文/江苏王大枝

责任编辑:杨青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他以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而著名,所以文学史上称他为边塞诗人。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

有一年,他正在浙江一带做官,要到台州去巡察,路经杭州的清风岭。这时正是秋季,秋高气爽,风景宜人。在傍晚时分,高适缓步出游,只见岭上松柏青青,苍翠欲滴,天高云淡,白鹤翱翔。那红墙黄瓦的寺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显得格外幽静。他迎着扑面的秋风,抚摸着被露水沾湿的衣衫,顿时感到有些凉意。他转眼一看,只见寺庙前竹房的石凳上一些僧人正在闲谈,谈兴正浓哩!

高适缓缓地迈步,尽情地欣赏着这山间的景色,一轮秋月高挂,银光遍地。登高远眺,只见山峰高峙,树影婆娑,一条江环转回绕,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洁白的玉带。他徘徊四顾,流连忘返。突然一阵凉风吹来,顿生寒意,于是他回到下榻的僧房,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提起笔就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

写完后,他感到非常惬意。第二天,他离开了清风岭,乘船到了钱塘江。那天正赶上月落之时,江水退了许多,江面只剩下原来的一半宽了,高适看到这景象时,才悟出潮水涨落的规律来:当月亮升起时,江水随着潮头涌来,江面就宽阔;月落时,江水又随着退潮而下降,江面窄了许多。想到这里,他不安起来,因为昨日壁上的题诗中“前村月落一江水”显然不够妥当了。

巡察台州的任务完成后,高适又特意返回了清风岭。他回寺庙后向僧人索要笔墨,打算修改那墙上的诗句,不料僧人告诉他,诗句已有人改动过。高适一听大吃一惊,忙问:“谁改动的?”这才得知他走后不久,寺庙内也住了一位路过的官吏,他看到壁上的题诗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写得好!但吟哦一会儿后,又觉得个别地方需要改动,于是提笔把“一”江水改成了“半”江水。高适听罢,非常高兴,因为他想要改的正是这个字。

诗歌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月升潮涨,月落潮退,这潮水涨落的规律,在诗歌中也不能违背,所以诗句虽只一字之差,却有一个是否反映真实的问题。因此写诗要符合实际,即使是夸张也要以真实为基础。

猜你喜欢
江面改动僧人
可爱的红嘴鸥
夕阳的江面
可爱的红嘴鸥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取水隧道修复工程江面深井降水施工技术
煮竹
白云深处
鸵鸟
咪咪(节选)
当老鼠变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