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缺口的研究

2017-06-27 07:49刘昕刘薇
财政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二孩生育率缺口

刘昕 刘薇

全面二孩政策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缺口的研究

刘昕 刘薇

本文探讨了全面二孩政策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缺口的变化。首先,构建了人口和养老保险缺口精算模型。其次,对人口年龄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预测了人口以及养老金缺口,发现较好地符合了现实统计数据。再次,基于创新的全面二孩生育率预计方法,经过计算得出结论:不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境下,直到2045年前,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其后缺口略有下降;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20-40年全面二孩的政策下缺口将会持续扩大,其后缺口下降甚至出现结余。随后,对养老保险缴费率、覆盖率以及实际工资增长率进行敏感性分析,认为实际工资增长率是影响模型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面二孩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精算模型政策模拟

一、引言

我国自2011年起,逐渐放开了二孩政策。2011年11月,我国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直到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标志着我国人口新时代的到来。受到直接影响的是我国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而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自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不抵支的状况。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征缴收入23016亿元,基金总支出为25813亿元,缺口为2797亿元,由财政进行补贴。在开放全面二孩政策下,预测其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进行研究。

为预测全面二孩对养老保险账户缺口的影响,首先要预测二孩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学者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预计。翟振武等(2014)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二胎生育意愿抽样调查数据,得出“全面二孩”后总和生育率在3.2-4.5之间,并预计了二孩政策后妇女多生育的二胎数量,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总人口。乔晓春(2014)重新估计了翟振武的结果,考虑了在生育意愿到生育行为各个环节的“损耗”以及“单独二孩”政策已经释放的“生育势能”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全面二孩”后总和生育率在2.17-2.68之间,并预测了总人口。姚引妹(2014)基于2010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的数据,从生育率预测的视角进行测算,估算了妇女的堆积效应、年龄构成及生育释放量,进而估算了“单独二孩”带来的人口学后果。

目前关于“全面二孩”对养老保险账户缺口影响的研究仍然较少。已有研究认为,养老保险账户缺口在未来10-20年后出现,“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养老保险缺口具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来看缺口仍然不断扩大。袁磊等(2016)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讨论了“全面二孩”政策下不同的总和生育率假设,得出了2029年中国养老保险账户开始出现缺口,随后缺口逐渐扩大的结论。曾益等(2016)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模拟了不同“全面二孩”生育意愿,并得出了不同生育意愿下,人口数量未出现快速增长,当期赤字出现时点为2023-2037年的结论。唐运舒等(2016)基于《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2013年城镇分年龄性别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精算模型计算后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对应养老金缺口的影响经历一个短期上升之后会逐渐减弱,乐观情况下无法改变养老金账户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张鹏飞等(2017)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精算模型计算后认为,在原生育政策下,累计至2042年出现当期赤字,而在二孩政策后的中生育水平下,当期赤字点向后延迟2-4年时间。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认为,未来约在10-30年内出现养老金缺口,随后缺口不断扩大,而且二孩政策虽然对养老金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未能改变缺口扩大的趋势。而这些结论,主要是依据过去数据(主要是2010年普查数据)进行计算的,距离现实时间较远,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虽然大部分学者将参保人分为新人、中人、老人进行讨论,但并未详细讨论各类人群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类人群不同的退休工资情况。而根据《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在2015年起即开始出现养老保险账户缺口,因此上述学者测算仍有一定的盲点和缺陷。

本文采用《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2015年城镇分年龄性别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作为全面二孩政策前的数据构建了精算模型,首先对人口年龄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预测了人口以及养老金缺口,发现较好地符合了现实统计数据。随后,基于创新的全面二孩生育率预计方法,经过计算得出结论:不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境下,直到2045年,养老金缺口将会持续扩大,随后缺口略有下降;而其他条件不变、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境下,缺口将会持续扩大20-40年,随后缺口下降,甚至实现结余。本文养老保险缺口均指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账户的缺口。

二、人口预测模型

本文根据分年龄生育率预计新生儿数量,根据《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将人口分为0-4岁、5-9岁、……90-100岁、100+岁共计21个年龄段。各个年龄段人数等于2015年总人口乘以各年龄段抽样调查人数占总抽样调查人数比例,从中也可以获得2015年各年龄段死亡率、性别比等数据。

基于上述数据构建模型。其中,下一期新生儿数量等于该期各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乘以分年龄生育率之和,下一期某年龄段非新生儿数量等于该期上一年龄段人数乘以死亡率之和。根据其中Nn,t,g代表第t个5年第n年龄段g性别人数(t=1,2,…,9,分别表示2010,2015,…,2050;n=1,2,…21;g=f为女性,g=m为男性),Bn,t代表第t个5年第n年龄段分年龄生育率;deathn,t代表第t个5年第n年龄段死亡率;rn,t代表第t个5年第n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例。

由于我们将对全面二孩前和全面二孩后的情况进行比较,首先讨论全面二孩前的情况。假设分年龄生育率为全面二孩政策前2015年的水平,维持到2060年保持不变。就死亡率而言,2010年到2015年总体死亡率年波动不超过0.01‰,90岁以上的死亡率稳定在20%左右,因此,为简化计算,假设各年龄段死亡率为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水平,维持到2060年保持不变。

其中,新生儿数量:

非新生儿数量:

女性数量:

三、养老金缺口预测模型

(一)基本假设

城镇化率假设:根据李迅等(2000)构建经济因素相关分析预测模型对城镇化率进行预计:选取1978-2016年数据,以人均GDP做自变量,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价格缩减,历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做因变量,构建模型如下。其中uri为i年城镇化率,pgdpi为i年人均GDP。

该模型的解释性较好,据此进行2020-2060年的城镇化率预测。根据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杨的观点,未来中国经济将持续放缓至一个可持续的中高速水平约5%。假设人均GDP增长率从2017年的6.7%逐渐下降到2030年的5.00%,可以得到预测值如表1,其中,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其推进也会逐渐减缓。根据魏后凯2013年预测①专家称中国2050年城镇化率将超80%。见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26/10765055_0.shtml。,中国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8%左右,到2050年将超过80%,基本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表1 2020-2050年的城镇化率预测

就业年龄假设:根据金博轶等(2015),参加就业年龄为22岁。

城镇就业率:根据王晓军等(2013),本文假设城镇人口就业率未来保持在85%左右。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①应保人数是根据22-100岁所有城镇就业人群计算,参保人数来源于《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应保人数为50980万人,而参保人数为35361万人,因此养老保险覆盖率设定为70%。

缴费率假设:根据现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率为20%。

名义工资增长率:假设过去20年名义工资增长率为10%②根据过去20年社会名义工资计算。,未来每10年名义工资增长率下降1%。

平均缴费年限:设为25年。假设平均满缴年限为32年。

退休年龄:假设退休政策不变,企业男性60岁退休,女性50岁退休;机关事业单位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

(二)构建模型

结合艾慧等(2012)、曾益等(2015),本文将企业退休职工分为“新人”、“中人”、“老人1”、“老人2”四类:“新人”指国发2005年38号文后参加工作的人;“中人”指国发2005年38号文前参加工作,其后退休的人;“老人1”是指国发1997年26号文件后国发2005年38号文实施前退休的人;“老人2”指国发1997年26号文件前退休的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分为“新人”、“中人”、“老人”三类:“新人”指国发2015年2号文后参加工作的人;“中人”指国发2015年2号文前参加工作,其后退休的人;“老人1”是指国发2015年2号文件前退休的人。对应的2015年的年龄和相关政策如表2所示。

表2 2015年各类人群对应年龄和相关政策

表3 符号说明

根据上述构建模型,首先估算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口规模,然后分别算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群的养老保险支出和征缴收入,最后计算出各年度养老保险当期缺口。

城镇就业人口规模:

企业参保人口规模:

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口规模:

企业离休人员养老保险支出分为四类人群讨论:新人、中人、老人1和老人2。注意由于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龄不一致,因此各类人群又分为男性和女性。

新人:

中人:

老人1:

老人2: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养老保险支出分为三类人群讨论:新人、中人、老人。

新人:

中人:

老人:

计算养老保险收入时需注意两点,一是据前假设,平均缴费年限为25年,而平均满缴年限为32年,为简化计算,将满缴的收入乘以平均缴费年限除以平均满缴年限作为每年征缴收入。二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群等于参保人群减离退休人员。因此养老保险收入计算如下:

因此,养老保险缺口为: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新人、中人、老人等对应的年龄段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以离退休的企业男中人和男老人1为例,男中人在2040年以前,随着中人不断进入退休阶段,因此年龄间隔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60-69岁扩大到2040年的60-94岁;2040年以后,由于中人全部进入退休阶段,年龄间隔不再变化;到2050年,部分中人的年龄段全部死亡,年龄间隔反而减小。而男老人1,则是在2040年以前年龄间隔不变,2040年开始,部分年龄段全部死亡,年龄间隔减小。由此带来了不同年份同一年龄退休工资不一致的问题。比如2015年的70-77岁的男老人1,在2020年可能对应为中人和男老人1,退休工资计算方法自然不同,需特别注意。对应各年龄段如表4、表5所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不一致导致计算上不完全一致。以离退休的企业中人为例,男中人2040年后全部进入退休阶段,而女中人在2030后全部进入退休阶段。由此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年龄间隔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二是不同性别同一年龄的退休工资不一致,例如,2015年60岁的男中人养老保险是按照2014年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而60岁的女中人养老保险是按照2004年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

表4 2015-2060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各类人群对应的年龄段

表5 2015-2060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各类人群对应的年龄段

四、模型结果

模型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入为25837亿元,支出为22929亿元,缺口为2914亿元。而根据《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征缴收入23016亿元,基金总支出为25813亿元,缺口为2797亿元,与预测的结果大致相吻合。因此该模型比较符合现状,可以用以预测未来养老金缺口。

根据图1可以看出,2015-2045年缺口不断扩大,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10.85%。而2045-2060年缺口呈现略微下滑的趋势。以企业职工为例,2050-2060年中人陆续死亡,离退休人数开始锐减,老人1和老人2逐年减少,因此养老金缺口下滑。

表6 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入、支出和缺口预计单位:亿元

图1 各类人群人数预测

五、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

前文一直讨论的是未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况,我们接下来讨论全面二孩政策下的人口预测和养老金缺口变化情况。首先,对于估算全面二孩生育率作出一定的假设;其次,基于2013年人口学会的二胎生育意愿调查结果,估算全面二孩政策后分年龄生育率;最后进行人口和养老金缺口预测并进行比较。

(一)生育率假设

(1)在全面二孩下,假设每胎只生一孩,不考虑双胞胎等情况。

(2)在全面二孩下,假设一胎二胎生育间隔为5年。即假设适龄育龄妇女生育一胎后5年后生育二胎,此为简化计算之举。之所以设为5年,一是育龄妇女生育一胎、二胎的平均间隔为4-5年,而怀孕到出生有至少9个月的滞后期,因此二孩政策效果全面释放约为5年后,也就是2020年。二是鉴于本文的预测周期为5年,将其后年份的一胎二胎生育间隔也设为5年。

(二)生育率计算

首先,我们计算2020年的分年龄生育率。分年龄生育率为一孩分年龄生育率、二孩分年龄生育率与三孩及以上分年龄生育率之和。假设一孩生育率和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不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分别等于2011-2015年的一孩、三孩以上的平均分年龄生育率。其中,bn,i,c代表第n年龄段i年的第c个孩子的生育率。

则,一孩分年龄生育率:

三孩分年龄生育率:

二孩生育率受全面二孩影响较大,单独进行分析。本文将2020年二孩分年龄生育率分为以下三部分:未开放单独二孩政策的分年龄“自然生育率”、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新增的分年龄生育率、全面二孩政策后新增的分年龄生育率。鉴于我国2013年底开放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底开放全面二孩政策,所以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的生育率只能根据2014、2015年的数据计算。因此,此处分年龄“自然生育率”与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分年龄新增生育率之和视为2014和2015年分年龄生育率的均值。对全面二孩政策后新增的分年龄生育率进行下述分析。

由于我们是基于2015年的妇女人数进行测算,这其中很多妇女是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不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因此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后的新增生育率需排除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根据乔晓春(2014),全面二孩包括单独二孩政策,预计已经释放生育的12.4%的势能,即单独二孩的潜在人群约占全面二孩潜在人群的12.4%,全面二孩生育的剩余潜在人群占87.6%。

而生育二孩的87.6%剩余潜在人群中,生育意愿是影响二孩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人群的年龄主要在20-44岁之间。20岁以下与44岁以上人群受二孩政策影响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中国人口学会(2013),20-44岁之间,妇女年龄越小,二胎生育意愿越高,其中20-24岁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达到80%,25-29岁达到70%左右,30-34岁在60%左右,35-39岁在50%左右,40-44岁在40%左右。

下述是估算全面二孩后新增的分年龄生育率的核心原理。据前假设,生育二孩的87.6%剩余潜在人群中,一胎只生一孩,意味着生育二孩的前提是已有一孩。且一胎二胎生育间隔设为5年,2020年较之2015年育龄妇女年龄也各增加五岁,因此,生育二孩的87.6%剩余潜在人群中,2020年某一年龄段的二孩生育率与2015年对应的上一年龄段生育一孩的妇女有关,等于2015年上一年龄段的一孩生育率乘以生育意愿。比如,在上述假设下,全面二孩生育的剩余潜在人群中,2020年25-29岁的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的前提,是2015年其作为20-25岁的育龄妇女育有一孩。

由于我们全面二孩政策讨论的是2015年20-44岁的育龄妇女人群,到2020年,符合该讨论条件的育龄妇女人群为25-44岁,其分年龄生育率计算如下。其中,代表第n年龄段2020年的分年龄二孩生育率代表分年龄“自然生育率”与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分年龄新增生育率之和,代表2015年上一年龄段的一孩生育率,intentionn-1,2代表2015年上一年龄段的生育意愿,potential代表全面二孩生育的剩余潜在人群占比即87.6%。

目前仍然缺失2020年15-19岁、20-24岁以及45-49岁的二孩生育率。据前讨论,20岁以下和44岁以上人群受二胎政策影响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5-19岁和45-49岁的二孩生育率取为2011-2015年的对应年龄段二孩生育率均值。重点是20-24岁的二孩生育率如何确定,此处取为2014-2015年的对应年龄段二孩生育率均值,原因如下:一是2020年的20-24岁在2015年仍处于15-19岁的年龄阶段,受到全面二孩政策影响较小;二是按照中国人平均22岁开始进入劳动年龄来看,在20-24岁这五年时间里兼顾工作和完成两个孩子的生育比较困难,所以2015-2020年期间二胎生育率不会有太大变化;三是即使受到二胎政策的影响,由于该年龄段在2015年时多属于独生子女,符合双独或单独政策的较多,由此释放了大部分生育“质能”。因此选择2014-2015年的20-24岁二孩生育率均值作为该年龄段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得到2020年分年龄生育率。其中Bn,t为t年第n年龄段分年龄生育率。

2020年分年龄生育率预计如表7所示。总和生育率及分年龄生育率之和3.02,位于翟振武等(2014)预计的3.2-4.5和乔晓春(2014)预计的2.17-2.68的中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假设直到2060年,生育率为2020年的水平不变,我们进行人口预测和养老金缺口预测。

表7 2020年分年龄生育率预计 单位:‰

(三)预测和结果比较

根据人口预测模型,我国人口情况预测如表8所示。在未开放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况下,我国在2020年人口达到顶峰,为13.88亿人,随后开始下降,在2060年达到9.88亿人;而60岁以上人口占比持续扩大,从2015年的16.1%上升到2060年的46.1%。开放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况下,我国人口在2025年达到顶峰,为14.15亿人,随后开始下降,在2060年达到11.01亿人;而60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55年以前持续扩大,从2015年的16.1%上升到2055年的41.6%,其后略微下滑至41.4%。

表8 2015-2060年我国人口情况预测比较

因此,我国全面二孩政策预计将总人口下降时点推迟了约5年。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预计2020年将增加人口1480万人左右,到2055年将增加人口1亿人以上。但是,对于养老保险缺口的影响尚未可知,需进一步测算。

根据养老保险测算模型,二孩前和二孩后的养老保险缺口变化趋势如图2。在2035年以前,二孩政策对于养老保险缺口无影响。而2035年以后,由于二孩开始进入劳动领域并缴纳养老保险金,因此缺口比无二孩政策下的缺口小。直到2050年,二孩政策的养老保险缺口逐渐消失,开始实现结余并不断增加。

图2 2015-2060年全面二孩政策前后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缺口比较

根据目前学者的主流观点,未来约在10-30年内出现养老金缺口,随后缺口不断扩大,而且二孩政策对于养老金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未能改变缺口扩大的趋势。本文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认为在不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境下,直到2045年,养老金缺口将会持续扩大,随后缺口略有下降;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全面二孩的政策情境下,缺口将会持续扩大20-40年,随后缺口下降,甚至实现结余。

本文认为该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此前学者主要采取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生育率预测也主要是基于假设,并没有充分考虑二孩生育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二是此前学者可能未充分考虑各类人群年龄随时间的不同变化趋势;三是由于发放养老金与过去工资有关,征缴养老金与当期工资有关,因此工资增长率在本文结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随后将在敏感性分析的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六、敏感性分析

(一)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养老保险缴费率敏感度分析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养老保险缴费率会使得统筹基金的收入、支出、当期缺口发生变化。当养老保险缴费率分别变化+2%、+1%、-1%、-2%时,缺口变化趋势如图3。养老保险缴费率越高,基金收入越高,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具有一定的作用。该结果与本文的基本结论相符。

当然,提高缴费率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也是国家需要权衡考虑缴费率的重要原因。根据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可见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大,加剧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缺口的问题。

(二)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敏感度分析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养老保险覆盖率会使得统筹基金的收入、支出、当期缺口发生变化。当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变化+10%、+5%、-5%、-10%时,缺口变化趋势如图4。可见覆盖率变化对于缺口的基本趋势影响不大,不会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

图3 2015-2060年不同养老保险缴费率下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缺口

图4 2015-2060年不同养老保险覆盖率下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缺口

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在2050年前,将会略微增加养老保险缺口,2050年后也会略微增加养老保险结余,不利于保持养老保险账户的稳定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会在较小的代价下,实现更好的惠国利民,也是良好的政策选择。

(三)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实际工资增长率敏感性分析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实际工资增长率会使得统筹基金的收入、支出、当期缺口发生变化。当实际工资增长率分别变化+2%、+1%、-1%、-2%时,缺口消失的时间约分别变化-10年,4年,+4年,+10年以上,说明实际工资增长率对于养老保险缺口影响较大,但基本趋势仍然符合基本结论。

根据图5可以得出结论:工资增长率越高,缺口越小、结余越大。而该结论与曾益等(2015)的结论不同,他们认为工资增长率变化时,缺口没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基金收入和支出均与工资增长率相关,两者抵消。本文认为基金支出与退休上一年即过去工资有关,而基金收入与当期工资有关,工资增长率越高,当期工资与过去工资的差额越大,基金收入越高、支出越低,因此缺口越小、结余越大。

七、结论

本文构建了养老保险缺口的精算模型,首先,对人口年龄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预测了人口以及养老金缺口。随后,基于创新的全面二孩生育率估计方法发现:不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情况下,直到2045年,养老金缺口将会持续扩大,随后缺口略有下降;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全面二孩的政策下,缺口将会持续扩大20-40年,随后缺口下降,甚至实现结余。最后,针对养老保险缴费率、养老保险覆盖率以及实际工资增长率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认为实际工资增长率是影响模型的关键因素。

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积极推进全面二孩政策,适时推出配套政策,提高生育意愿。即使按照2015-2020年全面二孩的高峰生育率来预计,总人口下降时点推迟了5年左右,2025年后开始下降。而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对于未来缓解我国养老金缺口具有较大的作用。为此,我国可以效仿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政策,对于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和抚养补贴等,以提高生育二孩的积极性,促进人口和养老金的长期均衡发展。

二是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地区逐步下调养老保险缴费率。在目前养老保险缺口存在的情况下,过快地调整养老保险覆盖率和缴费率会使得养老保险缺口雪上加霜。根据本文结论,提高覆盖率相对影响较小,而且很大程度上惠及民生,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扩大参保覆盖率;而降低缴费率虽然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对企业具有一定的鼓励作用,但对于养老保险账户影响较大,可以考虑分地区进行试点,逐步缓慢下调缴费率。

三是适当提高实际工资水平。根据本文结论,工资增长率对于养老保险缺口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可通过调整工资水平缓解养老保险缺口。但是,过高的工资增长率会增加企业成本、推高通货膨胀率,而且已退休人群尤其是70岁以上老人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没有相应提高,不利于社会公平。因此,可在控制通胀率的基础上,适度地提高实际工资水平。

参考文献

[1]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38(2):3-17.

[2]乔晓春.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后生育水平会达到多高?——兼与翟振武教授商榷[J].人口与发展,2014,20(6):2-15.

[3]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中堆积夫妇及其生育释放分析[J].人口研究,2014(4):3-18.

[4]袁磊,尹秀,王君.“全面二孩”、生育率假设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6,28(2):10-20.

[5]曾益,张心洁,刘凌晨.从“单独二孩”走向“全面二孩”:中国养老金支付危机能破解吗[J].财贸经济,2016,37(7):133-146.

[6]唐运舒,吴爽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能有效破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吗——基于不同人口政策效果情景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36(12):56-57.

[7]张鹏飞,陶纪坤.全面二孩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7(1):104-115.

[8]李迅,许顺才,朱文华,张勤.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态势与对策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0(4):55-62.

[9]金博轶,闫庆悦.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支缺口省际差异研究[J].保险研究,2015(6):89-99.

[10]艾慧,张阳,杨长昱,吴延东.中国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开放系统的测算[J].财经研究,2012(2):91-101.

[11]曾益,任超然,刘倩.破解养老金支付危机:“单独二孩”政策有效吗?——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J].财经研究,2015,41(1):21-34.

[12]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技术文件[Z].2013-07,北京.

[13]贾康,张晓云,王敏,段学仲.关于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7(9):15-21.

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邢荷生)

Study on the Urban Workers Pension Gap under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Liu XinLiu Wei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pooling accounts(SPA)gap of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for the urban working group under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First,the paper builds a population and endowment insurance actuarial model.Second,under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population age with the time,the paper estimates the population size and pension gap,which conform to actual statistical data.Third,based on the newmethod to predict the fertility rate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without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the pension gap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until 2045,and then decline slightly;while under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the pension gap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in the next 20-40 years,followed by a declination and even a balance.Fourth,the paper make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ndowment insurance rate, coverage rate and actual wage growth rate,and concludes that the actual wage growth rat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model.Finally,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Endowment Insurance;Pension Gap;Actuarial Model;Policy Simulation

F842.6

A

2096-1391(2017)05-0098-14

猜你喜欢
二孩生育率缺口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数字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低生育率群体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探讨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