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术贤:九年坚守写忠诚

2017-06-28 15:34宋智慧通讯员彭智仁阳义军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4期
关键词:湘潭市锰矿局长

文本刊记者 宋智慧 通讯员 彭智仁 阳义军

陈术贤:九年坚守写忠诚

文本刊记者 宋智慧 通讯员 彭智仁 阳义军

“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认真踏实、耐心细致。”这是湘潭市众多企业安全管理员和安监工作人员对陈术贤的评价。

3月16日早上7:40,湘潭市安监局局长陈术贤打开办公室的门,坐到办公桌前开始准备这一天的工作安排。“9年多了,陈局长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到达办公室。”该局人事科科长彭智仁告诉记者,自2008年初担任安监局局长以来,陈术贤以身作则,九年坚守,带领市县安监人员一起,改变工作思路,狠抓治本攻坚,创造了湘潭安全监管一个又一个奇迹。

截至2017年2月,湘潭市是全省唯一连续31个月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市州。2016年该市安全生产工作以全省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市安监局被省人民政府评为“2012-2016年度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陈术贤在2016年7月被省安监局党组评为全省安监系统“三严三实”先进典型;2017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南省2012-2016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由于工作出色,2017年3月,陈术贤再次被组织上提名担任湘潭市安监局局长。

不惧威胁治锰矿

乱采滥挖、事故不断、土地塌陷、塘干田毁、山移屋坏……这些都曾是湘潭市锰矿地区的真实写照。“原来那山上非法开采的矿井多得数不清,晚上漫山遍野灯光点点,当地人把那里叫做‘小香港’。”陈术贤回忆,在鼎盛时期,湘潭

湘潭市安监局局长陈术贤9年多来,每天都是早早到达办公室,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

陈术贤在企业检查市锰矿地区(以下简称湘锰地区)星罗棋布的非法矿井达300多个,成千上万的外来打工者蜂拥而至。

疯狂的非法盗采带给湘锰地区的是满目疮痍,曾经繁华的“世界锰都”一度成为湖南乃至全国非法开采的焦点。“世界锰都”“满目疮痍”,是当地群众描述昔日的湘锰地区时用得最多的两个词——一个让他们引以为荣,一个令他们心酸不已。

非法盗采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国有大矿生产经营不景气,是导致非法开采疯狂的原因。”陈术贤分析道。

本世纪初,因严重资不抵债,几年来生产一直处于半停顿状态的湘潭市锰矿公司全面停产,昔日热闹的“十里锰城”变得冷冷清清。然而,从与长沙接壤的鹤岭村一直往西走,到响塘乡金盆村连绵近10公里的条形地带里,无数非法矿井似乎一夜之间从地底冒了出来。

据介绍,当地锰矿开采难度低,有的矿井只需挖2米多深就可采出锰矿,采1吨锰矿成本只有150元左右,而高品位的锰矿每吨可卖到500多元,每吨锰矿最低可获利200多元。对暴利的追求,使得非法开采者无所不用其极。

“那些盗采的人就像老鼠一样到处钻洞,哪里有锰就向哪里挖,连原来湘潭市锰矿公司巷道里的承重墙、承重柱都不放过。”陈术贤描述,“这里非法开采事故频发,每隔一两年就要发生较大事故,每年浪费的锰矿高达50—100万吨!”

非法盗采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矿产资源毁灭性的破坏和矿区周边的房倒屋塌、田地开裂和农田毁坏。响塘乡2007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因乱采滥挖,不但导致该乡的匣锦、农科、长安、荷花等村的69栋房屋开裂,62口水塘、1座水库和近90公顷农田被毁,还导致几个村的植被遭受毁灭性破坏,山上一片荒凉。

面对这样的状况,湘潭市痛下决心真整治,立足建立“打非”长效机制,组建了联合执法大队,实行24小时摸排严打,最终实现非法矿井零开采、零事故,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得到根本性好转。

“联合执法大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对队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坚持‘不抽非法矿主一根烟,不要一个槟榔,不吃一顿饭,不私下交往’的规定,不等队员‘犯规’,只要发现苗头就立即换人。”陈术贤介绍,“当年我每周都要到锰矿地区明查暗访1-2次。非法矿主们雇了一批闲散人员,天天守在村口放哨。响塘乡农科村有一片杨梅基地,曾有矿主以灌溉工程作掩护,进行非法开采。我们发现后,用土方将矿井填埋。没多久,矿主又扒开土方继续开采。后来用炸药炸毁矿井后,矿主竟再次修复开工。最终,执法人员调来铲车,将山坡挖平,把该矿的巷道全部挖开,用大型机械把混凝土灌进整个采矿作业区,彻底摧毁了此矿。”

面对动真格的治理,非法矿主急了眼。陈术贤经常收到“别把人逼急了,人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之类的匿名短信和电话。“有一次我陪陈局长去暗访时,一个老板当场放出狠话:‘你搞起老子过不得日子,老子就要搞起你全家过不成日子,我认得你,知道你是谁,我们等着瞧’。”该局协调科科长阳义军说,面对威胁,陈术贤不为所惧,依然坚持整顿非法锰矿。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湘潭市强化县乡政府“打非”主体责任,开展明查暗访、通报约谈,公开逮捕非法采矿嫌疑人,采取 “两断”(断电和断火工产品)、“两处罚”(经济处罚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等强硬措施,湘锰地区的非法开采状况终于得到改观。

2010年底,湘锰地区的合法锰矿企业不到10个,而非法小矿却有55个。2011年全年,湘潭市取缔非法小矿55个,填封废弃矿井150多个。

“原来的非法矿井区域将建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工业参观旅游、历史文化回顾和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湘锰国家矿山公园,真正实现还原成青山绿水。”陈术贤告诉记者。

务实细致解隐忧

“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认真踏实、耐心细致。”这是湘潭市众多企业安全管理员和安监工作人员对陈术贤的评价。

2016年10月23日,湘钢集团中包钢水喷溅溢出造成2人受伤。听到这个事故消息后,陈术贤不打招呼,径直奔到湘钢宽厚板厂,与分管安全生产的厂领导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一同检查厂区安全生产工作。在仔细询问了原因,并听取宽厚板厂人员汇报的关于事故认定的流程及结论后,陈术贤表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有逆向思维,即企业要时刻考虑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而不能乐观认为不会发生事故。”

进入连铸车间检查时,陈术贤仔细查看了车间生产台账,并要求工作人员拿出国家相关标准文件一一对照登记数据是否达标,还询问了温度、时间及湿度等因素对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检查中,陈术贤发现宽厚板厂生产责任制度不完善,叮嘱宽厚板厂及相关负责人,要将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列出来,同时要加强宣传培训,“这方面湘钢可以借鉴‘铁姆肯’‘吉利汽车’等企业采取的理论学习加现场实践考核,以确保培训效果到位的先进经验,来增强岗位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让他们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陈局长经常到我们公司来检查,一个月至少要来两次,责任心很强,每次来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查得很细致。”湘钢集团安全部部长任国强说,自陈术贤任安监局长以来,湘潭市的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氛围搞得特别浓烈,廓清了安全生产环境。“他每个季度都要喊我们召开一次‘大中型企业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例会’,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任国强认为陈术贤“有思路,有想法,有魄力”。“不同的时期他会提出不同的安全生产目标,帮了企业很多大忙。”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早些年湘潭总是出事故,湘钢也是。后来经过陈局长的整顿和指导,状况改变了很多。”

由于湘钢的机械设备比较多,且需要不定期地进行检修。“检修公司人员有时候没有真正检修到位,且违规现象严重。我只是稍微提了一下,陈局长却把检修公司的负责人喊来约谈,很不留情面地批评了一顿。”任国强很是佩服陈术贤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还有一次在现场看到一起违规现象后,他又把检修公司的老总讲了一顿。”

较真汉子也有热心时。

湘潭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厂内有一个废旧的烟囱需要爆破炸掉。“按理说,这主要是其他部门的事,但我们又不善于沟通协调,很是难搞。”该公司质量安全部副部长吴小平说,“陈局长得知此事后,非常热情地带着我们直接去找市领导沟通衔接,终于得到了妥善处理。”

陈术贤在雨湖区金昌办公家具厂检查时,看到一名油漆工未按要求佩戴口罩,便语重心长地和他分析利弊,“不为自己,也为了你的父母孩子着想啊,一旦失去健康,你这些年辛苦赚来的钱就会打水漂。”

2008年冬天,陈术贤到湘潭电化锰矿红旗矿井下检查,当看到井下矿工用冰冷的干粮当作午餐时,他当即责问企业负责人为什么不给矿工送热餐,企业负责人解释说“成本很高且费时费力”。陈术贤当场斥责道:“一线矿工干的是最累最危险的活,如果企业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好的话,怎么让他们安心上班,怎么让他们安全作业?”一周后,该企业组织了专门的保障队伍为井下工人送餐,矿工从此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后,湘潭市要求各企业老板把法律法规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陈术贤在荷塘街道检查时发现,有个台企老板有心背诵职责规定,可奈何年纪偏大总是记不住。于是,陈术贤告诉他一个技巧:“你把这些规定打印一份放在办公桌的玻璃膜下,再打印一份挂在对面的墙壁上,这样的话,你低头即可看见,抬头又可看见,便会很快记住了。”该老板立马照做。“等到后来陈局长再次到他们公司检查工作时,台企老板对这些规定竟能对答如流。”该街道安监站站长王继清说。

恪尽职守起表率

“搞安监工作不能总待在办公室,必须深入基层,掌握实情,认真开展‘计划执法’和‘四不两直’暗访暗查,做到铁面无私。”陈术贤这样要求队伍,自己也一直带头坚持这么做。几年来,他跑遍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几乎所有工矿商贸企业,救援事故现场,常常可见他靠前指挥的忙碌身影。

自担任安监局长以来,陈术贤从未休过年假,各种节假日都极少出湘潭市,时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身为安监局长,必须经常深入一线,只有跑遍所有乡镇、街道安监站和大多数工矿企业,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才好部署工作。”

安监工作往往是以得罪人的方式保护人。在严格高危行业企业准入和退出上,陈术贤坚持原则,做到了“不该审批的坚决不审批,该关闭退出的坚决关闭退出”。在全省率先推动整体退出煤矿和安全退出化工园区,率先实现油气管道、涉氨制冷等隐患整治“清零”。同时,坚决整治非煤矿山小、散、乱、差,实现了市县城区、开发区非煤矿山“清零”的目标,全面退出了石膏矿开采,坚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零持有”。

2013年8月,雨湖区原响塘乡一非法炼油厂的老板为了逃避打击,便采取白天关门晚上生产的方式,而且还安装了监控。陈术贤带领工作人员连续3天零点左右隐蔽在非法炼油厂附近进行盯守,忍受蚊虫叮咬,克服疲劳辛苦,直至“人赃”俱获将其取缔才收工。

记者在陈术贤的办公室看到,各种各样的法律和业务书籍占满了书柜和飘窗。“我自己每天坚持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局里全体干部职工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陈术贤指着一份《关于开展争一流绩效“六个一”主题活动的通知》,对记者说:“为进一步提升我局单位形象和干部职工能力素质,一般情况下每月会组织一次机关干部职工考试,培训考试内容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专业知识,政治理论知识和其它有关知识。考试成绩将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综合评比项目。”

“工作情况每周一汇报、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每月一分析、作风纪律每周一巡查等等,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干部职工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彭智仁忙碌地边写汇报边告诉记者。

放眼望去,全省14个市州安监局长,除陈术贤在这个岗位上任劳任怨坚守了九年外,其他的安监局长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我一直坚守这个岗位,并不是说我有多高尚,只为了但求无愧于心,因为我觉得安监工作能护一方平安其实是行善积德。”

9年来,作为安监局长,陈术贤深感责任重于泰山,不敢心存任何侥幸,“我一直如坐在火山口,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半夜惊醒,以寝食不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权责”。

陈术贤坦言,这么多年,没有诱惑是假的,“但我守住自己的政治底线,坚持正确的名利观,不图名,不贪利,从来没有利用职权职务上的影响插手干预行政许可、事故调查;没有到企业投资入股、推销产品行为;没有在公务活动中索拿卡要;坚持做到了不在家里接待同事和与工作有关的客人;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为家人安排工作、谋取私利。”

“为真实掌握全市安全现状,陈局长平均每月下基层企业均在12天以上,从不事先打招呼,轻车简从,直奔现场。”阳义军介绍,在帮扶解困上,陈术贤对口帮扶了杨嘉桥镇一个困难家庭和市煤炭公司1名贫困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的实际困难。

“我与陈局长相识多年,他从来不搞花架子,从不要求企业领导搞接待。”吴小平说,“每次到企业检查工作时都是快到厂区了才打电话通知。比如哪里发生事故了,他便会过来指导,要我们引起重视;国家省里下了什么文件,也会及时通知告诉我们,以防踩到安全生产‘红线’。”□

“搞安监工作不能总待在办公室,必须深入基层,掌握实情,认真开展‘计划执法’和‘四不两直’暗访暗查,做到铁面无私。”陈术贤这样要求队伍,自己也一直带头坚持这么做。

猜你喜欢
湘潭市锰矿局长
湘潭市:感悟百年党史,践行初心使命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国外某铁锰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天然锰矿低温NH3-SCR烟气脱硝催化活性研究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做大自然的“翻译官”
——浅谈写生的意义
十年“磨”一剑——记湖南省“百优工匠”、湘潭市“莲城工匠”周钟二三事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谁把局长推下水
鱼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