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重灾区缘何登榜“省级安全生产示范街道”
——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探寻基层安全监管新路径

2017-06-28 15:34林洁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4期
关键词:三合一株洲市龙泉

文本刊记者 林洁

“三合一”重灾区缘何登榜“省级安全生产示范街道”
——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探寻基层安全监管新路径

文本刊记者 林洁

△ 2016年5月,安监站工作人员在检查街道某“三合一”场所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基层基础工作的好坏,最能体现安全监管效能,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整体形势。都说社区(村)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它自然也成了安全监管的“神经末梢”,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最前沿”。

近年来,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街道这一主题,厘清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探寻出“网格立体化、户籍化管理、月安全例会、关键指标考核”等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基层安全监管新路径。

令人头痛的“三合一”场所重灾区

在龙泉街道办事处二楼会议室,街道安监站安监员吴俊指着对面的5层民居告诉记者,“像这样一栋楼里至少有3家‘三合一’服装加工场所。”而在这个城中村及周围,这样的小型“三合一”服装加工厂有将近1200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株洲占据的地理优势,促使芦淞市场群成为中南地区服装三大批发基地之一,广大经营户在市场前方营销的同时,后方形成了大量集住宿、生产、储存于一体的“三合一”场所。龙泉街道是株洲女裤生产制作功能核心区,也是芦淞区“三合一”场所聚集地。

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易犯“重效益轻安全”的毛病,特别是这种“三合一”重灾区,由于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难度很大,执法触角很难对它们“全覆盖”。

“因为生产生活不分离,辖区内的‘三合一’场所经常出现消防安全隐患、交通堵塞等问题。我们常常组织检查,但屡禁不止。‘见子打子、头痛医头’这种运动式做法行不通,管理起来费时费力还没效果。”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何荣无奈地表示。

网格立体化落实监管“最后一公里”

百姓安危无小事。一个和谐的街道必然应该拥有一个平安、舒适的环境,居民不仅应有满满的幸福感,还应有满满的安全感。

言志刚今年48岁,每天的工作就是巡逻在街道各处消防重点监管地带。这也是他从事专职安全管理的第8个年头。“为解决街道安全难题,2005年街道率先实践,成立了一支15人的专业安全生产队伍。”这支队伍受龙泉综合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街道安监站负责具体的工作安排,专职对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专业的安全生产消防执勤。

“队伍成员主要是本地居民,以此更方便和企业业主及员工沟通。”龙泉街道安监站站长殷亚军介绍。

龙泉街道安全监管依托的另一重要力量,是网格成员。街道依据各社区(村)所辖范围、居住人口、治安状况、工作难易、基础好坏等情况,将辖区划分为4个一级网格,每个大网格范围内以小区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了32个小网格。街道安全管理,开始从社区(村)管理下沉到网格管理。

各社区村设立了安全生产专干,每个社区(村)组建了不少于5名以党员和志愿者为主的安全生产志愿监督员队伍。各企业和单位均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员,并明确了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员是直接责任人。实现了分级化管理、点线面结合的队伍管理模式,有效延伸了监管触角,基本实现了基层安全生产“有人管”。

“去年我们还投入6万元,制作1200余块安全生产责任制牌,发放到辖区每家企业,每块标牌上都明确责任、监管人及联系方式。”何荣介绍,“以前员工在这里工作,连自己的老板是谁都不知道。我们是想通过名单公示,倒逼企业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龙泉一直以来就是‘老大难’地段,过去从事安全监管,阻力是很大的。”殷亚军感慨,“现在不同了,内部管理机制严了,社区、村、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甚至企业都更支持我们的工作了。”

龙泉街道就是通过实施“点、线、面”立体式布点,注重在“点”上做深、“线”上做实、“面”上做大,基层安监组织下沉到32个网格里,100多个“监督员”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使得基层安全监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管理沉下去建立“一户一档”制度

“队伍建起来了,街道安全监管基本实现了‘有人管’,但离‘依法管’‘管得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像我们这种‘三合一’场所集中的街道,安监工作到底怎么搞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何荣说。

为切实抓好辖区“三合一”场所消防整改工作,街道采取分“四步走”的方略。第一步是住宿和加工分离。目前已对辖区内500余家出租户的加工场所进行了分离。第二步是下达整改通知。对不符合标准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限期到位。第三步是联合整治。每月联合整治中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当场整改,特别是吸烟问题,发现一例处理一例,目前生产场所吸烟现象明显减少。第四步是做好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在每年的“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消防大排查大整治”“清剿火患”等专项整治行动中,突出重点,落实措施,抓出成效。

此外,龙泉街道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建立了“一户一档”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对辖区所属企业、“三合一”场所、门店、宾馆、网吧等建立一户一档,实行户籍化管理。档案内分别有4套表,表一是门店及加工户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表二是责任状和承诺书,表三是排查记录(要求一月轮回一次),表四是下达整改通知书记录。

“《生产(消防)安全隐患网格化排查表》也就是排查记录,每月一更新,检查人员和企业主都要签名确认,统一交到安监站来汇总,来不得半点虚的。”殷亚军说。

龙泉街道就是这样充分利用“一户一档”的建设,动态掌握各生产场所的安全生产状况,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共建“同心圆”,合力办实事

龙泉街道每个月实行职能部门参加的例会制度。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二,办事处召集各社区(村)安全生产专干和辖区内派出所、工商所、区消防大队、区安监局、区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开联席会,会上由各社区(村)先汇报排查隐患的情况,然后请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社区(村)和办事处排查汇总的情况提出要求、解答相关的业务知识。会后办事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商讨本月重点整治的企业,明确牵头单位。

何荣说:“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大幅提升执法监察频次和力度,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执法效率显著提升。近五年来,我们和消防部门共进行95次打通消防通道的联合执法,与派出所联合执法135次,封店238家,查处不合格电梯35台,关停非法违法生产企业500余家。”

“为了严控隐患反弹,整改中不但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严抓整改,而且在处理时要求必须整改到位。如:有些单位对企业进行了罚款处理,但隐患没排除,我们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不能处罚了事。有些企业对隐患排除难度较大的,我们要求限期到位,并书面承诺。对一些安全隐患大的企业,我们采取要求关门停业限期整改。每周由办事处领导带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吴俊介绍。

此外,该街道还建立了违法行为信息库。街道办事处按《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的要求,对每个企业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录入电脑,建立企业的违法行为信息库,实行销号制。“对违法行为我们每月通报给派出所、消防和区安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从理论上说,就是建立一个街道、部门共建‘同心圆’工程,有效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一起为服务安全生产办实事。”何荣说。

△ 2016年11月,龙泉街道开展社区(村)安全生产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创新试点促效能提升

“说实话,以前社区(村)的网格安监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与待遇高低联系确实不强。”何荣认为。

网格化安全监管的队伍形成了,但如何发挥他们的力量,把小效力发挥到最大化?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龙泉街道的确想了很多硬招、实招。

为落实监督责任体系,街道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对各社区(村)和安全信息员每月不按时上报排查信息的,街道纪工委对其进行诫免谈话,三年来共对8名人员进行了诫免谈话。要求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员公示职责和责任,对违反安全生产监督责任的,及时上报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此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班子成员和部门进行了安全生产责任和联系点的明确分工,街道安委会每年分别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站办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消防安全责任状、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状,形成了明确、具体、到位的安全责任体系。

除了加强监督,龙泉街道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试点“关键指标法”,进行奖励性考核。

吴俊是两年前通过株洲市芦淞区人才引进计划,被安排到龙泉街道的专业人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的他,在街道领导的支持下把企业的KPI考核办法引入安全管理绩效考核。

“在基层工作,更要学会抓关键,今年我们开始实施社区(村)月度排名通报,由街道安监站加强对各社区(村)主任、社区(村)安全(食药)专干的考核,目前试行效果不错。”吴俊说。

去年底出台的《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关于落实社区(村)安全生产(食药)奖励性考核办法的通知》,通过建立由主要关键性指标——安全生产(食药)会议出席情况占35%、社区(村)月度安全隐患报表(台账)占35%、上级布置任务落实情况占30%、其他加分项共同确定的奖励体系,每月排名,每月通报。月度考核,不进行物质奖励,只进行排名通报;年度考核,对第一名、第二名进行现金奖励,并颁发“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虽然只是属于街道内部考核管理通报,但基本实现考核标准从单一的‘效’转变为‘量效的结合’。”何荣介绍,之前年度绩效奖金只扣不奖,现在安全专干还有机会争取特殊分值,这种激励机制,更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大大增强了基层抓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

效果怎么样?

街道、网格、部门形成良性互动,每月安全例会没有人不来了;上级安排的工作都争着做了;网格化排查月月到位了,真正形成安全生产主线工作“比”着做,困难工作“抢”着做的团队精神新面貌。街道近五年内无伤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有效维护了辖区内的安全稳定。2013年街道被株洲市授予“安全生产示范街道”荣誉称号,2012—2014年被评为芦淞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5年被评为株洲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街道”。□

猜你喜欢
三合一株洲市龙泉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基于“三合一”导师制的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创新生活多姿彩——记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学生刘泽鹏
柏林要建世界首座“三合一”教堂
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