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肥胖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7-06-28 15:56郑有菊阿布力米提瓦哈普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手术室

郑有菊,阿布力米提.瓦哈普

(新疆克州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新疆 克孜勒苏 845550)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肥胖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郑有菊,阿布力米提.瓦哈普

(新疆克州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新疆 克孜勒苏 845550)

目的 探讨分析对肥胖乳腺癌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肥胖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出手术室的时间。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出手术室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肥胖乳腺癌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有一定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瑞芬太尼;异丙酚;肥胖;乳腺癌;静脉麻醉;临床效果

乳腺癌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绝经前后的女性,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来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1]。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有不同的影响,为证明对肥胖乳腺癌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肥胖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肥胖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年龄范围32~59岁,平均年龄(45.5±13.5)岁。对照组年龄范围33~58岁,平均年龄(45.5±12.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0.05mg/kg咪达唑仑以及7 ug/ml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手术期间给予0.1 mg/kg维库溴铵以及4~6 μg/ml异丙酚维持麻醉,接入麻醉机之后进行机械通气,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麻醉药。

1.2.2 观察组

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具体方法如下:手术之前4小时禁食,前30 min为患者肌肉注射0.08 mg/kg咪达唑仑以及0.5 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之后对患者的心电图、无创血压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对平均动脉压进行记录,然后给予1 μg/kg瑞芬太尼以及2~2.5 mg/kg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之后给予0.1 mg/kg维库溴铵辅助插管,手术过程中给予5 mg/kg-1·h-1异丙酚以及0.2 μ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之前10分钟停止异丙酚的输注,前5分钟停止瑞芬太尼的输注。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出手术室的时间。

1.4 统计学资料

对所有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均使用软件SPSS 17.0进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出手术室的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认为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出手术室的时间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时间参数比较(±s,min)

表1 时间参数比较(±s,min)

出手术室时间实验组308.25±1.9315.36±7.56.74±1.36167.46±35.8对照组3012.64±2.3520.81±8.410.32±2.64216.46±37.5 t-2.3450.0554.9394.939 P-0.1260.8140.0260.026组别n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3 讨 论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不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2]。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手术过程中异常的疼痛会使患者难以承受,产生较多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而肥胖患者的脏器功能较低,会出现呼吸系统循环障碍,手术风险较大,所以手术过程中进行静脉麻醉是非常有必要的[3]。瑞芬太尼以及异丙酚都具有起效较快且消失也较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均属于短效麻醉药,且安全性较高,有显著的麻醉效果[4]。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出手术室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肥胖乳腺癌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有一定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腾清蕾,王永玲,高建芝,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肥胖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76-1878.

[2] 郝雪峰.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53-1854.

[3] 刘 玉,唐 安,高晓玲,等.瑞芬太尼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重睑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4):25-28.

[4] 曾庆锋,朱华斌,陈 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肥胖乳腺癌患者根治术的有效性及可控性[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6):657-65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14

B

ISSN.2095-8242.2017.018.3533.01

猜你喜欢
异丙酚芬太尼手术室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