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及护理研究进展

2017-06-29 22:16李秋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护理

李秋芳

【摘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一直是妇产科研究的主要领域,大量研究对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得到了巨大进步。同时,在护理干预上,通过心理护理、分娩前护理、用药护理、分娩后康复及护理,可大大提高妊娠的质量,降低围生儿及孕产妇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病风险。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因学; 护理; 发病机制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159-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妇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可影响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一般该病在孕20周之后发病,以蛋白尿、高血压及其他功能紊乱为特征,发病率为5%左右,影响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很多,包括肥胖、高血压既往史及家族史、多胎妊娠,全身微血管病等。研究还发现早期发病相对于晚期后果更为严重。主要的病因可分为了两大类,第一类是胎盘因素,第二大类是母体因素[2]。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在疾病的病因学及护理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因此正确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掌握护理最新进展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及护理学进行综述。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

1.1 免疫学说

免疫学说认为认识高血压疾病是同种异体移植反应,母体T细胞不能被胎儿父源性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识别,则不能表达足够的移植物抗原,在细胞滋养层母体淋巴细胞需要浸润母体子宫,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其表型特殊,可表达一些特殊的受体,能够识别细胞滋养层所表达的抗原。通过抑制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滋养层细胞结合,从而抑制胎盘的发育;另外还可激活杀伤细胞功能,从而促进相关受体的反应。研究表明含AA纯合体的女性相比含BB纯合体的女性更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然而目前滋养层细胞与杀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被证实[3]。

1.2 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说

包含发病前期与发病期,在发病前期,由于子宫胎盘血管发育障碍,出现缺陷性胎盘或者胎盘浅着床现象。在发病期,由于胎盘的缺血缺氧可导致母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症状。在严重的病例当中,胎儿由于供养不足,出现宫内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妊娠中晚期,由于胎盘需血量增加,子宫螺旋动脉直接把母体的血输送到绒毛间隙当中,通过子宫螺旋动脉的逆行浸润。在妊娠的中晚期滋养层细胞的浸润能力低,胎盘的血流量小,因此在这一阶段容易受到氧自由基的攻击,导致胎盘的畸形。到了20周之后,由于通过胎盘绒毛间隙血管基础重塑结束,妊娠足月,形成了胎盘胎儿面微绒毛,直接可以与母体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说认为,由于子宫螺旋动脉受阻,使得胎盘滋养细胞影响螺旋动脉的重塑,胎盘的灌流减少,产生功能缺陷性胎盘,妊娠中晚期的时候出现,到妊娠20周的时候母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症状,通过对分娩后的胎盘活检分析可发现缺陷性胎盘形成。并不是所有的缺陷胎盘都会造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是均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4]。

1.3 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说

认为胎盘本身的发育是正常的,但是母体由于患有全身微血管系统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易感发生,加重循环系统的紊乱,带来全身炎症样反应。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女性多年后发生中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显著增高。许多候选基因还有待发现[5]。

1.4 胎盘因子学说

在妊娠20周的时候,大量的细胞因子释放进入母体的循环系统中,造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母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失调。其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受体,可导致强烈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受体明显高于正常产妇。但研究还发现并非每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该因子表达都增高,每个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与结局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寻找更为精准的指标,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6]。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研究

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用药护理

护理过程中采用镇静、解痉及降压药物,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毒性反应等,根据患者的试剂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常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药物如硫酸镁等可抑制末梢神经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动,防止子痫的发作。使用剂量每日不超过20 g,避免大量镁离子蓄积引起镁离子中毒,注意观察患者膝反射、呼吸、尿量及电解质变化,避免患者出现肌张力减退、呼吸抑制、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发生。另外降压药物如硝普钠需要控制滴速,逐渐增加以达到最佳的用药效果,药液需新鲜配制并遮光。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使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7-10]。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娩前及分娩后护理

分娩前应当注意产妇的生活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尽量使患者卧床休息,采取干预手段提高产妇的睡眠治疗,选择左侧卧位,改善血压及子宫胎盘的供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在分娩前心理状态也是护理关注的重点,实施心理辅导,配合治疗可提升产妇的分娩前生活质量。同时采取血压的监控,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11-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由于精神更加紧张,造成血压升高、宫缩加强,影响产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干预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重度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观察宫缩、尿量情况,综合分析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同时还需要做好子痫发作的抢救准备工作,鼓励产妇,调整好心态,在第二产程的时候减少产妇用力,在胎儿前肩娩出之后注射催产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生产之后慢慢恢复,在这个过程中仍有部分产妇出现大出血,应当在产后中继续跟进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子宫收缩情况,防止产后再次出血,同时在产褥期保持产妇的膀胱空虚,时刻留意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合理的护理处理[14-16]。

2.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心理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初产妇较多,对分娩相关知识匮乏,更容易出现恐惧、担心的心理,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孕产妇的心理干预是近年来护理干预的热点问题,产妇心理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提供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的信息,对产妇配合分娩,降低宫缩乏力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10]。为产妇介绍分娩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相关知识,可促进产妇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过度焦虑、抑郁的产妇,可遵循医嘱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以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帮助患者调整心情[17-18]。

2.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康复护理指导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除了住院期间的治疗之外,出院后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康复指导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嘱咐患者定时服药及监测血压,可更好地了解产妇的血压情况,保持会阴清洁,可较好的预防妇科感染的发生[19-20]。

3 总结

随着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病因学说的提出,以及各学说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将会更好地诠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一复杂病因,更好地指导临床及护理干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与护理同样重要,常规的护理并不能滿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多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心理状态不佳,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对尽早发现产妇的异常身体状况非常关键。采取有效的积极应对措施,根据产妇个体化的需求,围绕心理、生理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未来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流程随着护理方法及管理的不断发展应当是综合性、多元化的。更加个体化具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注重患者心理的调整,更为人性化,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并发症风险,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Michael C A.Use of labetalol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J].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2,8(S2):211S-215S.

[2] Ye C,Ruan Y,Zou L,et al.The 2011 Survey on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in China:Prevalence,Risk Factors,Complications,Pregnancy and Perinatal Outcomes[J].PloS One,2014,9(6):e100180.

[3] Zhao H,Gao J,An L,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and Long-Term Metabolic Syndrome of Females[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4,27(6):883-884.

[4] Wu Y,Xiong X,Fraser W D,et al.Association of uric acid with progression to preeclampsia and development of adverse conditions in gestational hypertensive pregnancies[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2,25(6):711-717.

[5] Hawkins T L A,Roberts J M,Mangos G J,et al.Plasma uric acid remains a marker of poor outcome in hypertensive pregnanc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JO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2012,119(4):484-492.

[6]屈兰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尿酸的变化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189-190.

[7]骈朋云.妊娠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98-102.

[8]李合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2004-2006.

[9]王宏.妊娠高血压297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30):165.

[10]韦迪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42-43.

[11]黄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心得[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7.

[12]王慧.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3):239-240.

[13]岳跃红.中重度妊娠高血压30例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2):94-105.

[14]吴文玲,郝德芬.妊娠高血压的护理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76-177.

[15]盘娟,梁少梅,黄雪莲,等.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6-67.

[16]王凤英,马树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后DIC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163-164.

[17]谢爱群.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03-805.

[18]陈秀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50例临床特征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76-77.

[19] Wessel G,Annelies R,Bonsel G J,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wo temporiz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one with and one without plasma volume expansion,for severe and early onset pre-eclampsia[J].BJOG,2011,112(10):1358-1368.

[20]潘文英,蓝根妹.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31-32.

猜你喜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