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07-01 16:12黄素荣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导联心电图心血管

黄素荣

(郸城县妇幼保健院 河南 周口 477150)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黄素荣

(郸城县妇幼保健院 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选病例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实施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梗死相关血管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检查。按照心电图检查结果,将140例患者分为A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n=38)、B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未偏移,n=75)、C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n=27)。结果 A组、C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显著,其中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病变支数、梗死相关血管部位、不良事件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心电图;aVR导联;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较高。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1]。有研究认为,心电图检查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血管进行预测,且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94例,女4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6.2±10.2)岁。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心前区疼痛,且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0 min。本研究排除含其他严重性器官疾病及短期内接受过重大手术治疗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基线为TP段,ST段测量基点为QRP波群起点,持续测量5个ST段,ST段改变值取平均值。对梗死相关血管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检查。按照心电图检查结果将140例患者分为A组(ST段抬高值≥0.5 mm,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n=38)、B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未偏移,n=75)、C组(ST段压低值≥0.5 mm,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n=27)。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A组、C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

2.2 冠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 A组左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冠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的比较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A组、C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约为全部冠心病发病人数的50%[4]。临床上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5]。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可按照ST段是否抬高,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有研究认为,采用心电图aVR导联检查患者是否出现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展。

本研究中,A组、C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组左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A组、C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显著,其中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支数、梗死相关血管部位、不良事件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1] 李蕊.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价值的再评价[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2] 程磊磊.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3] 王小兵.心电图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J].心脏杂志,2012,24(1):50.

[4] 孙慧源. aVR导联T波方向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测价值[D].长春:吉林大学,2015.

[5] 王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514.

R 542.2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105

2016-12-03)

猜你喜欢
导联心电图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