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烬人语江南渡

2017-07-01 06:38曾婷
课外语文·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花伞灯花烟波

曾婷

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两位少女,蹁跹在水中,晃动的是无限的静美,兰烬陨落,人语江南渡,是平仄的一舟遥遥。江南,尔本多情,是浅笑顾盼的闺友之情,是写生作画的笔触之情。

嫣然回眸,粲然一笑,白云悠暮读。那一抹斜阳,摄人心魄,也许是细雨解忧愁,相知亦不曲折。迢迢水,渡暮情,乘着竹筏,细数着蓓蕾年华,一把花伞,一袭长裙,温婉可亲的面容,娇华如春水映梨花。乱花浅草,执携江南水渡。她,是柔情的化身,絮絮交谈,似拨弄水中芙蓉;而她,一身孑然孤寂,无缠绵的水乡之柔,却有拘谨沉稳之性。他们相聚在浩瀚烟波之中,共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晨起、浣纱,连步频频,欢声笑语促晨开。江南小镇,轻挑箩筐,手舞足蹈赶闹集。手挽着手,提一花篮绢帕,来到小桥,纤纤细指,拂去帕上的尘埃。两个少女,一如姣华照水,映衬着江南夕阳如醉。她喊她恬儿,亲切而美好,而她唤她槿儿,婉转而灵俏。她俩的世界,如此平静与和美。是风姿绰约的白娘子,同妩媚真挚的苏小小,扬遮了枯藤小桥的风姿古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徐徐清风,婆娑杨柳轻拂着江面……

放眼望去,青山绿水,巷影成群,槿儿与恬儿撑着花伞在拱桥上行走,清新的古鎮,姗姗将迟的日暮,她们的脸上分明多了几分忧愁与感伤。

夜色浸染,江南小镇逐渐热闹起来。张灯结彩,江面上幢幢倒影清晰明了,隐约间,冒着缕缕白烟。几处木屋栏下还飘荡着孩童嬉闹的声音,似银铃般脆响。走近一看,是几个顽童在月色下沐浴,旁边站立着一个妇女,嘴里絮絮叨叨的,手不停地抚弄头发。蓦地,耳畔传来一阵箫鸣,定睛一看,水中驶来一叶莲舟,一位少年抚箫而立,让人不禁感慨:是谁在江南烟雨中吹箫到天明?恬儿拉着槿儿的手,她们的闺友之情在江南的夜色中凝聚,又被一场灯暮打散开来,肆意在风中飘摇。是什么让两岸伊人泪湿眶?又是什么令江南烟波愁,让山水画无故增添情愁?

再看那个少年,箫声如此缠绵、幽怨,栈道相望,槿儿抚去泪痕跑向深深的巷道。许久,才跑出来,手中捧着几朵兰烬,隐隐透着幽香,用素净的绢帕包裹着,似一场离殇。那是那个香油灯刚落下的灯花,手有温热,余情不了。是离别让山水画增添情愁感触。一帕灯花,一夜别离,道不尽密友间的情伤,只得人语叨叨将夜度……深夜,江南恢复了平静,风变得萧瑟。恬儿踏上了孤舟,开始远渡,槿儿立在岸边,心中涌动着不舍的波涛,望着昔日熟悉的背影,悄然泪下。不知明年烟火烂漫时,她是否会归来?

江南小镇,清新质朴,昨晚兰烬人语江南渡,离愁更不解。依稀记得,两岸伊人情辗转处。

【简评】

论文采,观文章锦绣、满纸烟霞,若以画论文,则堪为妙品;言情怀,闺友情、少年怀,亦古亦今,古今同调。以古诗词为文,经典醇雅;所引诗句化入文中,浑然一体;意象造景,各有出处,缤纷罗列,如入江南街衢,美不胜收。不足之处:铺采纷纶,略有不辨主次、反复琐屑之嫌;文白混用,雅俗共济,未能混融;遣词造句唯美是求,情节则略繁芜杂糅。

(指导老师:郑世荣)

猜你喜欢
花伞灯花烟波
屯堡花伞
雨天的歌
细雨灯花落
九月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阙 题
漂亮的花伞
灯花不堪剪
别后不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