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重点学科发展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献资源建设为例

2017-07-01 17:12毕素清
关键词:重点学科馆藏学科

毕素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佛山528000)

助力重点学科发展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献资源建设为例

毕素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佛山528000)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科院”)为例,通过对重点学科及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制定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借助大数据等手段了解学科现状和实际需求,以主动服务的意识推动馆藏资源建设,加强重点学科电子资源和文献结构建设,保障学科服务的质量与长效,从宏观上规划与协调馆藏文献结构。

学科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根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配合该校的学科布局和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选择、积累、组建能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文献资源体系。这个资源体系,不仅包括纸质文献,也包括电子文献,以及网络电子文献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权。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国家重点学科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三条第5点是:“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可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密切。高校的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的设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及学科平台、设备因素等。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该校的教学、科研整体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引领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而建立一个与此相适应的、具有支撑相关学科能力的、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本文将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如何助力重点学科发展的策略。

一、佛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科院”)在2015年之前是文理科并重的一所地方院校。现在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42个,涵盖了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学校获得了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兽医学3个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得工程硕士(控制工程领域)、农业硕士、教育硕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了10余个一级学科。

佛山将打造全球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此契机带动整个佛山产业转型升级。佛科院面对全市的产业转型以及建设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的机遇,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

围绕全省产业布局和佛山市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食品工程、节能环保五大领域,佛科院稳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目前佛科院的机械工程、兽医学等被批准为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还有特色专业,如土木工程、动物医学等。佛科院还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在学科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在利用文献资源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二、佛科院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现状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应在实际的馆藏下建立并完善。文献资源结构优化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重要的文献保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核心环节,资源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也对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

截至2016年底,佛科院图书馆现有中外文文献176万册。图书馆馆藏纸质社科和自科的文献分别是115万和61万,社科类藏书占比较大,这个比例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学科分布和建设。从统计数据来看,该馆馆藏纸质理科文献占比约34.7%。佛科院未来的发展规划中理工类专业占比将超过60%。从这点来看,两者间存在明显的错配,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发展不吻合。

为了配合重点学科建设,图书馆对重点学科的专业文献资源情况做了一次摸底,对图书馆现有重点学科馆藏和利用率做了统计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重点学科的馆藏纸质文献及利用情况

从表1的统计来看,重点学科的纸质专业文献占总藏书量的比例比较低,而生均比例有高有低。机械工程的藏书生均册数非常低,只有13.89册,很难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生均册数和借阅量成正比,说明藏书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供读者选择的余地较小,机械工程、兽医学专业学生的借阅积极性不高;相反,土木工程类书籍生均册书较多,生均借阅量明显高于其他的2个专业。在逐年增加理工科招生比例的情况下,调整相关学科专业新书的采购比例和采购模式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图书馆文献资源包含馆藏纸质中外文文献、现刊、电子资源等。电子资源主要是指中外文电子书籍和期刊以及各种资源数据库。当前佛科院图书馆电子文献400万册,拥有中国知网CNKI和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等25个中外文数据库,应该根据学科发展进一步充实完善。

三、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综上所述,在学科建设背景下,对文献资料建设进行调整非常有必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主要参考依据是学校的学科分布、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科研项目等,同时还应重点了解专业及课程配置包括专业、课程、师生数量、专业的相关性(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科研项目数量、科研项目级别等,这都是文献建设需参考的内容。

(一)借助大数据分析馆藏文献资源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馆藏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和馆藏基础,制定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国内外书刊资料,推出教师学生推荐书目的活动,这样的采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可以活动的方式刺激读者反馈书目需求,也可将对文献的需求推荐常态化。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网上借阅系统填写想要的文献,图书馆根据反馈情况进行采购。

除此之外,借助大数据工具,我们可以对读者借阅量很大的书进行分析,采购内容相似的书籍,借助读者被动提供的隐性数据,做到比读者更了解读者。从馆藏大数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有益的书目。例如,基于书籍推荐,若大量读者喜欢《数学之美》,我们可以考虑采购《浪潮之巅》。基于读者推荐,若从数据中抽象出的该校典型读者甲,与社会大数据平台读者乙阅读了大量相同的书籍,我们可以考虑采购乙喜爱的一本尚无馆藏的文献;基于特征推荐,我们可以考虑针对不同学科、年级的读者采购不同的文献,如大一、大二同学关注的英语四六级教辅材料,大三、大四同学关注的专业认证书籍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当读者所推荐的文献已采购完成,或者有相关新增馆藏文献,及时推送消息并通知读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这还需要设计一套比较完善的可行方案,其中可参考诸多电子资源数据库的一些推送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推送方法

这样将使读者迅速知悉自己所关注的资源是否已到馆,使图书馆能更好地为读者和学科服务。

(二)以主动服务的意识推进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

教育部2015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规程》对大学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四条规定,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

①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②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

③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④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相适应,为学科服务加强面向重点学科的服务型资源体系建设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向读者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佛科院的学科建设已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调整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图书馆也应具有互联网思维,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学科建设需要满足学科发展的各种文献资源,图书馆应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1]。

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要拓展和深化,应主动了解用户的需要,不能坐等用户上门。基于Scopus与SciVal数据库平台,我们对佛科院的科研论文产出现状做了分析。从数据中了解到目前工程学科、物理、计算机、数学及材料学科发表的论文在总量中占较大的比例。从发文质量(影响因子)看,兽医、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能源、化学工程、农业与生物、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工程,这些学科领域的论文高于该校发文质量平均水平。对这些支撑材料的分析可以为学校的科研发展、一级学科发展的方向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学校重点学科专业老师发表的论文综合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科的排名和影响力,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和优势。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与他们多沟通,依据学科的影响力有针对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三)有计划地建设学科电子资源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馆藏发展的重点,各种电子资源的经费占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馆藏发展的重点之一[2]。数字资源的建设也不能随意决策,应该在对学校发展定位以及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学校的特色重点学科和优势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培育学科等都应作为电子资源库的建设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理工科而言,电子资源非常重要。有效地建设图书馆电子资源是馆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电子资源,还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图书馆可针对重点学科领域,面向学科学者提供精细化知识服务,依靠众多的电子资源实现交互型大数据整合服务平台。平台能够将学科服务简单化,不再依赖于学科馆员繁重的知识整理工作,即可实现学科知识内容的有序组织和关联呈现,为院系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精准的学科服务内容。这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数据库的目的所在[3]。

在学科建设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加强对学术资源、国际会议、项目情报、行业资讯等新一代馆藏的建设,实现基于电子资源数据的分析技术而形成的知识延伸保障。高校图书馆应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相适应,面向学科服务,特别是建好面向重点学科的服务型资源体系。以学科、专业或某个领域为重点建立的现实特色馆藏和作为导航的虚拟馆藏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四)从宏观上规划和协调馆藏文献结构

在建设重点学科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发展,使得各学科间形成协力,共助大学建设的飞速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渗透、交叉也越来越多。因此在馆藏中要注意收藏相关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的文献。在收藏的时候要注意几种关系,包括各个学科文献之间的关系,教学参考书和一般图书之间的关系;常用图书和少用图书之间的关系;印刷型文献和非印刷型文献之间的关系;中外文文献之间的关系等等。各种学科馆藏之间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我们进行馆藏补充一定要根据馆藏发展的政策和馆藏补充的内容、规模、标准和期限的规定,最有效地利用经费合理配置各类馆藏资源,使馆藏文献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优化。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能否具有支持学科建设的能力是作为评价其保障水平的一项指标,满足学科发展和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通过对佛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调查,可以发现其在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某些类型或文种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在配合学科发展方面显然不足,需要对文献资源进行有效调整,助力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应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与学科同步发展,实现学科知识内容的有序组织和关联呈现,为院系用户及学科发展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精准的学科服务内容。

[1]杨玲.服务重点学科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14(6):46-48.

[2]郭俊仓.创建“两个一流”形势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8):120-123.

[3]聂曼曼.新信息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6):28-31.

(责任编辑:张惠fszhang99@163.com)

Developing Document Resources to Further the Advance of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y——An Example of Documen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t Foshan University

BI Su-qing
(UniversityLibrary,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Taking Fos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evelops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document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y.The actual need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re supposed to be acquired with the help of big data and other means.The librarians are supposed to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on resources.The electronic resources of key disciplines and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document resources should also be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Last but not least,the quality 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concerning discipline-oriented services should be guarantee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document resources development;services for key disciplines

G253

A

1008-018X(2017)03-0082-04

2017-04-12

毕素清(1968-),女,广东花都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馆藏学科
馆藏
【学科新书导览】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超学科”来啦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