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017-07-01 11:22郝金堂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激趣

郝金堂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精心备课,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交流要落到实处,课堂提问应讲究方式,反思要及时。

关键词:精心备课;激趣;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47

有人说,除了古诗和文言文,现代文讲了也不考,还不如不讲。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随着中考的改革,文言文也开始考查课外的,但所考的知识都是课本上学过的,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问,教师不讲行吗?课文只是教师传授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例子,教师应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多地讲授一些知识和方法。

一、精心备课,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教法,更主要的是备学生。教学设计准备的再好,不符合学生实际也起不到任何教学效果。备课,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加强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及发展智力相结合,精讲与精练相结合。

教师还要敢于大胆地取舍教材,把具有相同特点的文章放到一起阅读,不必面面俱到,讲究一课一得。李希贵老师提倡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就是鼓励教师整合教材,给所有的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宜过多,两三个即可,要用“能、会”等词语来表述,不能用笼统、模糊的词语来表述。

二、课堂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精彩,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能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效率也会提高。比如在讲《陋室铭》一文时,教师首先给学生讲了刘禹锡被贬和州后半年内搬了三次家,由三间三厢的房子变成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写作的背景,为下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另外,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欣赏图片,引发学生想象;歌曲或影视导入,渲染气氛。具体采取哪种导入方式,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小组的合作交流要落到实处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关键在于小组交流是否落到实处。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有优秀生、中等生、差生。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组内分工,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讨论,问题简单的由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培养其自信心;较难的由组内同学共同商量,互相补充,形成统一共识后由不善表达的学生进行班内展示,其他学生再进行补充。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学生先自学,然后互学,最后展示。互学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要避免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要结成学习对子,互帮互助,让学习差的学生先发言,以此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允许个别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出工不出力”都是不行的。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是不变的,当课堂上出现冷场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控;偏离主题,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进行点拨。

四、要善于提问题和变换授课方式

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要能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有學习的冲动和欲望。所以,问题的设置,不宜过难或过易,更不能暗示学生“这道题较难,那道题较易”,无形中让学生产生误解。难的答不上来多没面子,容易的答上来也显不出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敢回答问题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题时,相对容易的题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要灵活驾驭课堂,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做得就非常好。比如培根的《论求知》句式整齐,语言富有哲理,余老师就让学生整理句式、字词,进行仿写训练,充分利用了教材的特点,起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辩论赛、成语接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五、课堂检测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课后教学反思要及时

课堂学习的效果,是通过达标检测反馈出来的。练习题的设计,首先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做题的能力。其次要难度适宜,要针对学习目标来进行,宜精不宜多。再次要讲究实效,避免陈旧、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证练习的形式新颖,跟中考接轨。最后,对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论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都要及时采取措施,不能蜻蜓点水地说一下,避免华而不实。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上完课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反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好的方面继续坚持和发扬,不足之处寻求改进的方法,避免出现低效无用的教学行为。只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并配上钢琴曲,结果花了两分多钟时间,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课后反思,教师在这一环节随意性太大,没有适当引导,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如果对导入稍作调整,将图片精简一半,就能突出重点。另外,随着一张张图片跃入眼帘,教师如用生动的语言逐一介绍,苏州园林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也就能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学习《背影》这课时,第一节课教师声情并茂地说我们要感恩父母,并提出一个问题:父母最令你感动的事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平淡。第二节课,教师首先播放了佟铁鑫、杨洋演唱的歌曲《父子》,听着听着,有些学生抑制不住流下了眼泪,时机成熟,教师提出问题,开始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每堂课后,教师及时认真地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进行优化,才能提高教学水平,让每一位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教学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高升明.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94.

[2] 耿虎.课堂达标检测题的有效设计策略[J].中华少年,2015(14).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激趣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激趣 导思 引探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