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07-01 11:22张振苏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习兴趣培养

张振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程度对教学成果会产生直接影响。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保证注意力的持久集中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培养;低年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48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求知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毕业多年的学生来信中提到:“老师,我非常喜欢上您的语文课。您很随和,风趣幽默,在您的课上我们能够畅所欲言,一点儿也不紧张。我们学会了如何生活,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坚强……”其实,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对自己有亲近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想在课堂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想让自己有亲和力,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就要与学生“亲密无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微笑面对学生,以情感激励学生。因为没有一位学生会喜欢那种动不动就发威或“满脸冰霜”的教师。教师的亲和力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期待的是教师能用温和的态度、微笑的表情、恳切的语言来面对他们。温和可亲的态度可以拉近师生情感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都可以花两三分钟时间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你在家帮助妈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你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书?你最喜欢做什么事?……学生会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唯恐别人抢了先似的。“我帮妈妈做饭了。”“我帮妈妈洗衣服了。”“我看了《奥特曼》,奥特曼太勇敢了!”……对于学生们踊跃的回答,教师应微笑着点头,一一表扬他们的优点。试想学生得到表扬后,上课的注意力怎会不集中,发言怎会不积极?

二、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玩、好动,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外,还要有很强的“表现欲”。

(一)用彩笔装饰板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正是识记拼音和字形结构的最佳时期,几乎每节课教师都会用彩笔装饰音节,并且有规律地标出生字中部首、起始笔画及易错笔画。有时也会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去亲自实践:描一描,写一写。潜意识里传递期待,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二)使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讲《木偶奇遇记》一课时,一时没有现成的动画片来为学生演示,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咱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画一幅画来展示一下皮诺乔和他的爸爸在鲨鱼肚子里的情景,好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致空前高涨。此时,教师和学生一边分析文章的内容一边作画,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本来这节课的板书很难设计,这样一画,木偶“奇遇”直观形象、活灵活现,突出了授课主题。

(三)亲手制作各种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树上的橘子》一课时,教师自制了一幅《橘子盆景》图,其中那个橘子用活动的图片来代替,通过演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金黄的橘子在绿叶丛中的点缀之美,以及被“摘下”后生命色彩不再协调时的失落和无奈……又比如在讲《荷花》一课时,学生们大都没有见过荷花,教师可把所拍摄的荷花照片利用多媒体进行放映,并配上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地感受荷叶与荷花的美丽,以及不可遏制的生命力。这些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怎能使学生不被教师的授课所“吸引”?

(四)转移“课堂阵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转移“阵地”——语文课堂,图书室、操场上、小河边、树林里,都可以作为课堂。尤其在冬天下雪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在雪地上一起当小画家……学生们上课时兴致勃勃,在广阔的课外天地里如鱼得水,不仅学到了课本中所没有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如何观察自然美景。这样的形式,使语文教学不再单调、枯燥。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用优美、动听的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话般的世界里,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三、因材施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的才能、特长各有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语文成绩参差不齐的状况,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根据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教师切记:学生都有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教师不要动不动就讽刺挖苦他们,成功的教师是不会把牢骚与批评带到课堂上的。教师首先要用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学生,然后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不同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学完课文或做完作业以后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世上没有丑陋的花”,相信再差的学生也有特长,也有闪光点。在课堂内外,教师应关注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眼中的期待,从而自觉、主动地产生學习愿望,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创新,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已成为教学的关键,也是新时期教改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挖掘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个性与总体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淑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吉林教育,2013(28):88-89.

[2] 王晓红.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