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的语言积累

2017-07-01 11:22贾志英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语言训练写作

贾志英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在课堂上诵读,加强课外阅读,平时注重语言的训练,养成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和写日记的习惯。

关键词:语言积累;课内诵读;课外阅读;语言训练;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5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段话道出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进入初中以后,不少学生对写作文很是头疼,即使是成绩好的学生,语言也缺乏光彩,所写内容也是“陈谷子烂芝麻”。成绩差的学生平时阅读少,语不成句,话不成篇,甚至字数也达不到要求。究其根源,还是平时缺乏语言的积累。语言丰富了,既能提高作文能力,也能提高语文素养。如果再教之以法,相信作文水平一定能逐步提高,这也就是作文“功夫在课外”的道理。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逐步养成习惯。语言的积累应从课内、课外、现实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同时,要相信“只要坚持,就有收获。”

一、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内诵读

诵读,就是出声读书。但诵读不同于泛泛地读,而是有感情地读,读出语调,语气,读出抑扬顿挫。课堂上,教师要做好示范,不要怕自己读得不好,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试想,教师总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学生能读好吗?只有教师放开了,和学生一起读,相互比赛,学生才会没有压力,课堂气氛才会轻松愉悦。久而久之,经过多次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爱上读书,爱上语文,因为他品尝到了读书的快乐。读书能培养语感,好文章读得多,优美的语句,周密的布局,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对写作将有很大的帮助。在读的基础上,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不仅要会读、会写,还要理解其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连词成句的训练,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在遣词造句、立意构思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写景的美文,语言生动形象,层次清晰;《背影》就是一篇写家庭生活(亲情)的范文;《我的教师》则是一篇写学校生活(师生)记叙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是说明文的典范。《谈骨气》论点鲜明,论据确凿,是学习议论文的范例。总之,读的多了,积累的多了,有了好的立意,加上好的材料,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就会是一篇好文章。

二、教师应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多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种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为养成读书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从两位前辈的话中,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

教師应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好书,尤其是教材推荐的名著,教师应推荐给学生,不仅要读,还要精读。在规定的时间读完后,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检验,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以外,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也可以拿来和学生共同欣赏,如果教师再加以分析,学生的理解深了,收获就更大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根据不同读书目的选择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加以训练,语言优美的文章段落要精读,内容较长的文章可选择速读,有目的地加以训练,学生读书的方法多了,从书中获得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对好词好句、好的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更应该加强背诵,只有记住了,加上自己的理解,时间久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语文素养随之提升。

多读书,读好书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见的多了,积累的多了,写作文时自然有话可说。许多作家,如高尔基、老舍、赵树理、郑渊洁,学历并不高,却写出了经典名篇,究其根源,还是读书多的缘故。所以,首先要鼓励学生多看报刊杂志,报刊杂志上的内容具有时代感,新鲜性,学生读了以后,就能把自己的思想与获得的信息融合起来,武装大脑。其次,号召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位学生拿出自己的好书互相交换来读,他们交换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是思想。教师安排每周上几节阅读课,定期召开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心得,扩大阅读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有了丰富的积累,必然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

在注重课堂诵读、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要注重学以致用。例如课前五分钟演讲,既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诵读国学经典,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讲故事既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诵读国学经典,能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针对热点发表见解,不仅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是对其表达水平的一种考验。语言训练材料的选择也应慎重,可以是古今中外短小精悍的精品诗或短篇小说、散文,这样学生易于理解,还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再略作指导,就可以加深对文章构思、立意的理解。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四、教师应敦促学生勤练笔

有些学生热爱读书,但写作水平提高得较慢,原因是缺乏相应的练习。平时课堂上教师布置作文题目,自己没有切身经历,所读内容又联系不起来,所以收效甚微。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学生刚刚读完,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有话可说,所以能写出来。刚开始,要求不要太高,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要求。

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一些优美的词句、语段,也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语格言,等等,以备写作之需。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观察自然风光,体察世态人情,感受人生真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思考,写下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在教学中以诵读为基础,以大量阅读为保证,在品读经典中升华,这样才能逐步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读的书多了,积累的文化知识多了,教师再加以指导,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顺畅,这也正应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

总之,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一篇文章,立意再好,构思再好,还是需要用好的语言来表述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国华.浅谈初中生的语言积累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9).

[2] 李艳.加强中学生语言积累的四大环节[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3(Z2):66.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语言训练写作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