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犬包虫病防治情况调查及建议

2017-07-03 16:00马芝祥谈明禄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绦虫包虫病驱虫

马芝祥,谈明禄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湟源 812100)

湟源县犬包虫病防治情况调查及建议

马芝祥,谈明禄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湟源 812100)

在我国包虫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易感人群达6600多万,是包虫病的重点防治区。包虫病的发生虽然病在人群,根在犬只,由于包虫病防治部门主体责任的错位,包虫病防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随着宠物犬的增多,包虫病的防治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犬只,因此如何切断传染源是包虫病防治的关键。

包虫病也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棘球绦虫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两种。主要寄生于犬、狐、猫等食肉动物小肠中[1]。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中,幼虫可以寄生于动物及人的任何部位,以肝脏和肺脏为多见。主要通过接触犬类,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具,误食虫卵等而感染。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5-10℃的粪堆中可存活12个月[2]。

1 调查材料及方法

1.1 调查地基本情况青海省湟源县地处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结合部,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全县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人,辖7乡2镇146各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截止2016年12月,全县牛、羊、猪、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了6.78万头、44.87万只、10万头、14万只,登记在册的犬只16454条。

1.2 调查材料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对湟源县所辖7乡1镇的犬进行了调查登记,并且对犬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1.3 调查方法 通过采用犬的剖检与粪抗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

2 调查结果

全县共计剖检犬7条 (均为放牧犬),其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犬4条;共采集犬粪120份,粪抗原ELISA检测,共检出阳性10份,犬的平均感染率达到了8.3%。(详见表1)

3 采取的防治措施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犬棘球蚴病感染率为8.3%,高于《湟源县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年)》规定不超过1%的标准,因此,我县积极开展了防治措施。对犬实施定期驱虫,每个月个5-10号规定为犬的驱虫日,选用的驱虫药为吡喹酮 (南京制药厂生产),计量为5mg/kg,驱虫后5天内的犬粪实施无害化处理(11月至来年3月焚烧,4月-10月深埋)。对犬的驱虫实施月报制度,每个月25号前,各乡(镇)兽医站将本月的驱虫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并且于2016年3月份和10月份对驱虫效果进行了检测,监测结果见表2和表3。

4 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给药前平均感染率为8.3%,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后,对3月份的驱虫效果抽样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检测阳性数为5份、感染率5.4%,降低了2.9个百分点(见表2);对10月份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检测阳性数为9份,感染率为4.8%,比3月份监测结果又降低了0.6个百分点(见表3)。

表1 湟源县犬驱虫前粪抗原检测结果

表2 湟源县犬驱虫后3月粪抗原检测结果

表3 湟源县犬驱虫后10月粪抗原检测结果

从表1、表2、表3对比可以看出,采取防治措施后的感染率下降明显,犬棘球蚴病防治效果显著。

5 存在问题

在城镇和新农村地区犬粪的无害化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县暂定方案犬粪为冬季焚烧,夏季深埋。而城镇和新农村的地面绝大数进行了硬化处理,且没有原始的土炕,处理起来较困难。另外,犬棘球蚴病防治的投入不足,犬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难度比较大。

6 建议

犬棘球蚴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

6.1 加强传染源犬的管理。一是加强犬的管理。建立完善犬棘球蚴病防治档案,以村为单位,对全县的犬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犬的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加强无主犬的管理,防治因乱串和漏登而造成交叉感染。二是实行定期驱虫。对犬实行定期驱虫,采用吡喹酮(规格:0.2g/片)对所有犬每月驱虫1次,采取饵料包裹投食的方法给犬喂食,投药前禁食禁水12小时,投药后做好记录。三是加强驱虫后的犬粪的无害化处理。严格对犬驱虫后5天内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的方式对犬粪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3]。

6.2 加大犬感染情况调查。犬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是切断包虫病传染源和做好包虫病防治的基础。因此,每年4—5月份,在每个乡镇随机抽选1个村,通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按照犬驱虫登记卡,抽取20户养犬户,每户取1份犬粪样,不足20份者在临近村补足[3],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计算粪抗原阳性率。

6.3 强化屠宰环节的监管。屠宰环节的监管是切断人感染包虫病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对病变脏器的无害化处理不够彻底或者误食病变脏器等是人感染包虫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屠宰环节监管,严格执行定点屠宰管理规定,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牛、羊肉及猪肉等肉食品的检疫与执法力度,严禁私屠乱宰和非法出售未经检疫的肉食品。另外,加强对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包虫病的认识,严禁用屠宰场废料及病变脏器等给犬喂食,严格对病变脏器及犬粪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6.4 积极开展中间宿主的调查。棘球蚴病传染源不仅是犬,而且还通过牛、羊、猪等中间宿主进行传播,因此要必须做好棘球蚴病的流行和分布情况及生活史的调查,加强牛、羊、猪等中间宿主的管理,每年在屠宰场检查羊数不少于500只,牛数不少于300头[3]。

6.5 注意饮水卫生。严格进行中间宿主饲料及饮水安全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不能用不流动的池、塘、坑、沼泽地、稻田、水渠等处的水源作为牛羊的饮用水[4]。

[1]丁凤,犬包虫病的预防,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3月第35卷第3期

[2]张宏伟,动物疫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31-232

[3]卫生部,《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2007年4月14日

[4]何成伟,青海省湟中县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3)81-82

S858.292

B

1003-8655(2017)03-0083-02

猜你喜欢
绦虫包虫病驱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生猪驱虫正当时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体内出现绦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