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器:世间绝品人难识

2017-07-03 14:47无尽意
收藏·拍卖 2017年6期
关键词:古玉和田玉良渚

文/图:无尽意

高古玉器:世间绝品人难识

文/图:无尽意

图1

玉在中国从来不是单纯的矿物宝石,而是一个满载深情的文化符号。《诗经》之中,与玉有关的诗句比比皆是。所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所谓“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所谓“充耳秀莹,会弁如星”……一切的美好,似乎都可以玉比之。

如斯美质,自当拥之,集藏古玉,商代有始,自是风气不绝,宋、明格古风气盛行,开始有论及古玉的文字、图典,如《宣和博古图》《燕闲清赏笺》《云烟过眼录》《长物志》……

在这些古人的眼里,当然是商、周、战、汉才称得上“古”,魏晋六朝已是勉强。这个风气影响深远,直至现在,还有很多前辈只把汉之前的玉器称作古玉。现今古玉收藏圈内,则将汉代之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器”。

高古玉器的鉴别,向来是古玉鉴定里难度最高争议最大的一类。且不说新入门的爱好者,即使对于有中近古玉器的收藏者来说,高古玉器鉴定都有很高的门槛。难鉴之处主要有三:

准确定名、断代难

古人相关著述通常不太严谨,由于缺乏合理考证方法和相关资源,有时候是穿凿附会的瞎编。比如《三礼图》里这样的问题就不止一例。书中绘制的所谓“谷璧”完全是臆造,与历来考古发现的谷璧除了都是圆形之外,毫无相似之处。即使到了清晚期,当时的格古收藏大家端方,藏玉极丰,其收藏后多散于海外博物馆。其撰有《匋斋古玉图》一书,所录器物基本都无明确断代。书中收录良渚器物多件,但是当时良渚文化遗址尚未被发现,准确断代自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不断有新发现,许多器物的具体断代和定名也不断变化。

如附图1的玉环,原也通常被定为良渚文化器,现在崧泽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同类器物。

附图2龟壳形器,原通常认为是龙山文化器,现发现大汶口文化中已有。

附图3的方廓圆孔形器,之前有专家认为是“玉有冲牙”里的冲,现在也有学者提出此形应称为秦式玉璧。

这样的情况,往往令初学者无所适从,不知哪一方的资料更可信,在学习的道路上容易陷入茫然之中。

高古玉材质多样辨识难

对于中近古玉器的收藏者来说,所谓“玉”,基本默认指的就是和田玉。虽说也有部分使用岫玉、南阳玉之类地方玉材,但一来量很小,二来非常容易分辨。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但是,和田玉一统天下取得“真玉”地位,最早只能追溯到汉代。在此之前,古人都是秉持“石之美者为玉”这一观念来选择玉材的。璆、琳、琅、玕、琼、瑶诸多玉种,都在台上与和田一争高下,其中非和田的美玉之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文化的地域性,和田玉尚未成功统一各方国人对玉的审美观,各个地方多使用该地区出产的玉料制作玉器。其次,当时的经济、交通条件也不具备大规模从新疆地区向中原运输和田玉的能力。

鉴别古玉通常要从“材料、器型、工艺、沁色、熟旧感”这几方面着手。而材料的多样性,和埋藏条件的差异,就造成了高古玉器的“沁色与熟旧感”标准无法统一,只能通过大量的上手实物真品标本,来增加经验。比如,出土自南方或者潮湿地带的古玉,通常受沁受损蚀都会较为严重(可参考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而出土自干燥地区的玉器,则呈现完全不一样的外观(参考汉渭陵出土玉器),例如附图1、2、3算是很典型的高古玉件。但是分别由产地不同、硬度密度不一样的玉材制作,所以图中也能明显看出各自的沁色征状都有不同的特点。类似前面这几件,一般收藏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还是非常容易掌握的。

但是类似附图四所见的这件绞丝绳纹环,由于其玉材的本身特点,受沁特征非常不明显,一般收藏爱好者,没有深入的收藏经验很难鉴别。

图5、6所示的玛瑙器亦是如此在行家眼中所谓“傻开门”之物。但是在初学者眼中,几乎找不出有什么符合理想中“古旧”之物的特点(注:图中珠链是现代制品)。如果说有什么诀窍的话,通常高古水晶器的孔道比仿制器透明度要高些。

接下来,图7所示的则是一件埋藏环境极其理想的和田玉器物—西汉和田玉制蝉形唅。古人认为蝉这种昆虫自土中出,蜕壳而升于高树,终日鸣唱,吸风饮露而生,很符合“重生”这一意象。于是,自战国开始,就有用蝉形玉器置死者口中,希望引领亡魂升天的做法,至汉则大盛。由于此为明器,制作时间受到极大限制,杰出的汉代玉匠便设计出这种以极简单线条勾勒出的蝉形。简洁犀利似若数刀而成,后人称为“汉八刀”。文物收藏的格局中,明器通常级别都不高,但八刀蝉是例外,藏玉者鲜有不爱重的。可见,艺术之美超越观念束缚。

这件八刀蝉通体玻璃光,浑然无沁,看去让人怀疑是否为高抛光的现代工艺仿品,虽有这典型的加工工艺痕迹和玻璃光,若非经验丰富者,很难相信两千多年的器物能如此光洁。

高古玉器制作工艺复杂

《诗经·卫风·淇澳》有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里面的切磋、琢磨说的就是玉器的加工工艺。由于古人选用的玉材通常硬度都比较高(和田玉的硬度高于钢),而古代又无法制造出硬度极高的合金刀具。因此古人制玉,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雕刻而成。而是以砣、管钻、毛麻线材等,结合硬度高于玉的宝石类粉末(所谓解玉砂)磨制而成。

图8示例就是典型的以砣轮结合管钻、线切割工艺制作的古玉标准器。图片上即可看出明显的砣制阴线工艺。鱼眼部位的管钻打孔工艺、镂空部分的管钻结合线切割工艺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不过,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很多高古玉器的制作工艺并没有那么单一。由于制作时间距今极远,工艺尚未发展成熟,即使精心制作,仍然显得很粗拙。如图9是夏家店文化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300年)煤精珠,图10是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柱形器(又称管形器或勒子)。

看图即可发现,由于缺乏高硬度的管钻,所以无法直接制作出圆柱体,只能通过把四方体多次切割边角逐步加工成多棱体,再通过对多棱体的边角反复进行磨制,形成类圆柱形,这样的做法,在高硬度的青铜管钻出现后便逐步消失了。通过对图9的煤精珠的放大观察还能发现,珠体遍布较为规则的敲击痕迹,这是由于加工工具落后,珠体是砸制而成的。图10的良渚柱形器无论从整体形状的把握,抛光工艺水平及玉料硬度,都远远优于前者。但受制于切割大件玉材所使用的切割线材的局限(线切割是使用动物毛线加入水和“解玉砂”反复在玉材上拉动),在柱形器的表面上还是能清楚看到线锯的错落痕迹。

图11示例是汉代“滑刀”(或“划刀”)工艺标本。这类玉器阴线迥异于图8中的砣制阴线,并非以砣轮加入解玉砂旋转切划,而是以某种硬质工具反复强行刻划而成。这种硬物划制线条在更早的良渚文化期也多见,良渚文化玉器有专家认为其使用的刻划工具是鲨鱼牙齿,但汉代以何种工具在硬度较良渚玉材更高的和田玉上划出线条至今仍然无解。这些问题,都不是靠常识推断能够解决的。必须通过大量的专业资料阅读和实物标本考察,才能建立起相应的知识框架。而这样复杂的情况,在高古玉器收藏里并不少见。

由于考古发现与典籍记载始终不足以完美还原古人的生活场景,所以古人用玉方式,和玉器使用范围等方面,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如《周礼》上说:以黄琮礼地。指明琮是祭地的礼器。但是,在考古发掘里,发现琮有被放置在男性墓主的下阴位置,似被充作阴塞。礼器如此用法,究竟是何原因,是偶然的违制还是并无规矩约束?暂时未能厘清。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观千剑而识器。只要能坚持对馆藏标准器反复地观看对照,大量阅读正规出版的研究文章,根据经济能力合理购买标本器进行学习,高古玉的收藏入门可期。对于初入藏门的爱好者来说,标本件的来源非常重要。建议各位购买标本时,要选择信息量较大的器物,最后能兼顾“料、型、纹、工、沁”几个方面。至于器物是否完整,价值高不高,入手价格是否足够实惠,都不应是这个阶段最需要关注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参加正规的拍卖和国营文物公司的展销会购买是最好的。

高古玉器较之中近古玉器更为罕见,索价也高,是故很难成系列收集,相当不容易有成就感。但其魅力却又每每让人趋之若鹜,欲罢不能。是因为工艺的特别?是因为有别于今的审美?还是说因为严谨的用玉制度而形成的文化特征?似乎都是,又不全是。每当看到一件高古器物时,无论玉质优劣、工艺高低、品相好坏,都能让人心神震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也许,让人迷恋的是久远的时间在玉器上留下的气息吧。

(编辑/李木子)

猜你喜欢
古玉和田玉良渚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和田玉子料特征
“玉”见良渚
浅谈和田玉的发展前景
牛 人 荆歌
和田玉
如何鉴别和田玉?
溥仪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