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用品,你的生活可以更艺术

2017-07-03 14:47lynne艺集提供
收藏·拍卖 2017年6期
关键词:鲸鱼诗经艺术品

文:lynne 图:艺集提供

有了这些用品,你的生活可以更艺术

文:lynne 图:艺集提供

说起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对普通大众来说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觉得那不是艺术家的事就是收藏家的事。可是艺术其实会让日常生活变得更美好,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很艺术地生活。

想象一下,每天当你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到的是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摆放着充满设计感的用品,相信你的幸福感一定会大大提升,这就是艺术的魔力。

是的,艺术品会让生活空间变得更加美丽和惬意,从而提升我们的意识能量。

就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写道: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有这样一群艺术家,他们不设计生活用品,只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热爱艺术,就创造了一些结合艺术与生活,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艺术品。

从生活层面来说,我们都不缺东西用,但缺乏那种能激发出对生活的热情,能让我们暂时从琐碎的生活与杂念中脱身的东西;缺乏那种既有实用功能,又能引发我们用艺术的方式去思考,从而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物品。因为这样的艺术品是带着艺术家的灵魂而来的,当你面对它们的时候,就像与艺术家心意相会的瞬间,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触动。而当你面对一个普通的杯子时,是不会带来这种触动与思考的。

于是一个杯子便不再仅仅是个杯子;一个花器不再仅仅是个花器;一个摆件也不再仅仅是个摆件……它们成了你可以从当下时空跳脱开的“任意门”,这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所要倡导的——与艺术共同生活的意义。

李南南:喜欢海洋的人都拥有纯净柔和的心

1972年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Baja,渔民帕科奇·马杰洛惊恐地发现一头灰鲸游到了他的船只旁边。他以为这头巨大的鲸会摧毁他的小船,但是灰鲸只是轻柔地推了推小船然后看着他的眼睛和他对视。帕科奇克服了恐惧,伸出手抚摸了那头鲸,这是人类第一次友善地用手触碰灰鲸。帕科奇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宽恕与和解:“它们的心灵比它们巨大的身体还要宽厚。”

喜欢海洋动物的人,往往都拥有纯净柔和的内心。李南南的艺术风格也是纯真、稚拙、梦幻、神秘的,那些庞大圆润或精小可人的鲸鱼,像是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精灵们,它们无忧与惬意,可望而不可及。她的鲸鱼摆件皆是由陶瓷做成,对此她说,陶瓷有种特有的自然气质与人文气韵,上了釉色之后甚至还带上了一层魔幻般的神秘感,而木、石、铜等材料则显得过于沉重,如果我用后者这些材料做鲸鱼的话,我觉得它们会漂浮不起来而沉入海底。

可是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有太多不可预测的意外,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当艺术家的灵光与上帝赠与的好运交汇时,绚丽色彩和完美造型才得以诞生。2010年,李南南的大鲸鱼出现在匡时的春季拍卖会上时,以29102元成交,到了2012年保利的春季拍卖会,以57500元成交。这样的价格,毕竟还是太高昂。为了更多喜欢海洋的人,李南南又烧制了几十只小鲸鱼来交给公众。不贵的价格,每一只都不一样的花纹,挑选一只心头最爱,你就可以触碰亲吻到心中的海洋了。

有人喜欢海,是因为海的表面广阔淡蓝,看着它就觉得心宽了。有人喜欢海,是因为看海可以让自己看得更远一点。有人喜欢海,是因为海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奇幻生物。其实,不论我们身处哪里,海边或是内陆,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的家变成“海洋”。不是说要把家里灌满水,而是在家里摆放一些属于海洋的东西,与它们生活在一起。虽然是瓷器,但小鲸鱼看起来栩栩如生,这种有生命感的物件会给居住空间增添不少的活力。

曲晶的手工陶瓷艺术品

曲晶:手工的东西更有温度

曲晶的作品带有一种纯粹、原始、自然的美感,更难得的是它们与生活也息息相关。尤其是细水长流系列,给人一种温润、坚持、典雅的感受。当“细水长流”系列的对杯满溢中国古茶的时候,让人不觉恍如隔世,古意浓浓。

它们能带给人这样的感受不是无来由的,一切都源于从泥土开始,艺术家就将它们真心对待,将自己的所有关注与感受都倾注其中。从开始的挖土,到调制、配置、试验,每个环节都亲手触碰,感受每个环节的质感变化。曲晶说,其实到后来,我最想展示的就是人和泥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用在陶瓷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方面是和泥土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吃的蔬菜、水果,这些都是和泥土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就想把泥土最真挚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不会做过多的釉色的装饰,而呈现泥土本身的颜色。

曲晶认为,我们用一个器物,首先就是它好不好用。她做的第一批东西,一定是她自己要体验的、要用的。通过了自己这一关,她才会把这些东西带给别人。她说,如果第一关在自己这里就过不了的话,我觉得对于别的使用者或体验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比如说,我第一次做的那批东西我都会拿到家里来自己来用。比如说,这个杯子的话,它是不是烫手、它对于茶的发香如何、它适用于什么茶、它的重量如何,这些东西都是我要去考虑。除了它的外表之外,这些才是对使用者最关键的部分。

《诗经》首系列作品

而相对于工业化的产品,曲晶认为手工的东西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温情,是一种有温度的东西,拿在手上,它不是冷冰冰的。而陶瓷器物更接近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我们生活当中用的茶器、餐具、花器,所以做陶瓷对她来说最快乐的就是它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就像柳宗悦(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说的,器物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能传递出它最真挚的一面。

解子洛:比别人看到更多的色彩

还有什么可以让家里充满生机?那肯定是各种植物了。但对很多人来说,侍弄花草可不是人人都擅长的活儿,于是我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挂满以植物为主题的画。

解子洛就做了这样一件事,她要把《诗经》里所有的植物动物都画出来。在她之前完成此事的是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子洛是那种灵魂型的艺术家,作品都是信手拈来,惊鸿一现的,所以她的作品特别适合去诠释诗歌中所表现的意境。

而《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其中关于植物的有138首,动物的也有100多首。其实《诗经》中的主题元素也是非常接地气的,描写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与景,很多植物都是家门口随处可见到的,只是被我们没有诗意的生活日常淹没了,联想不到它们跟“高大上”的《诗经》之间有什么关系。而这种源于最本真生活的情与景才是最具艺术生命力的、最鲜活的,无论诗还是画。

子洛对颜色有力而大胆的运用,会让人想起草间弥生,那个天才的、能比别人看到更多色彩的人。用色,无疑是子洛画作的最大特点,“说来也奇怪,总觉得自己能看到许多种颜色”,擅长用颜色画画的她,很少打线稿,多重色彩的运用,丝毫不显杂乱无章,意外地完满而富有张力。很难去界定她作画时到底用的是哪一种颜色,而呈现出来的色彩又是如此富有新生感。

从2012年开始子洛就一直在寻找自己内心的颜色,在这一步一步走来的路上,迷失在《诗经》千年的美句之中,不断追寻它的足迹、在其中徘徊。古老的文字使她领会到中国水墨的力量,也希望借由自己的作品能为欣赏者带来对传统水墨美的新认识。子洛的《诗经》系列水彩作品,第一个系列首推138个《诗经》里表现的植物花卉。这里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桃、梅、竹、菊,也有很多无比生僻的名字。子洛在宣纸上,通过水彩的精美笔触,融合人物等唯美场景,再现了不一样的诗和画。让它们可以挂在墙上、带在身上,甚至端上餐桌,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到这鲜活的艺术。

那么,到底该如何收藏这些生活艺术品呢?艺集的创始人李冬莉对这个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有个经典的回答:一、你喜欢;二、买得起;三、速下单!

就这样!快把你看中的艺术品带回家吧,从此与它们相亲相爱地一起生活。

(编辑/李木子)

子洛的手绘陶瓷盘与项链

猜你喜欢
鲸鱼诗经艺术品
小鲸鱼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迷途鲸鱼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诗经
鲸鱼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