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第一古村

2017-07-03 14:50徐咏
上海房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牌楼砖雕古村

文/徐咏

太湖第一古村

文/徐咏

在苏州太湖东山的后山,有一个依山面湖的陆巷古村,南宋时渐成村落,明正德初大学士、宰相王鏊(1450—1524)的故里即在此村。古村内怀古堂、宝俭堂、惠和堂(王鏊的古居)等明代高堂巨宅鳞次栉比,楼宇恢弘。这片历史悠久的村庄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

走进长长的巷子、幽幽的长弄,仿佛走进悠悠的历史长廊。一进村,就见到连接太湖的寒山港引入村口,河道尽头立着挂着“寒谷渡”匾额的亭子,亭下便是石阶,亭柱上有一幅楹联:“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那是当年官宦出入村庄的船只泊岸处。村中有条长达一里的明代古街——紫石街,用青砖砌成人字纹或以条石刻成人字纹铺面,并刻有轿子或马匹上下的标记。为昭示王鏊曾连中三元,“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楼高昂挺拔,由于牌楼的石柱与民居之壁浑然一体,远看上去,飞檐翘角的歇山式牌楼就像是驮在巷弄两侧的屋顶之上,分外醒目。古朴的牌楼与粉墙黛瓦、宁静简朴的民居交相辉映,足以展现古村的历史底蕴。村中石板小巷曲折交叉,村民依山而居,门前的竹躺椅上、长条石上,有人悠闲地或躺或坐,或有一句无一句地答着腔,或摇着一把团扇。有人在巷子边支了桌子,放上几碟小菜,举一壶小酒,慢慢地酌。一条狗悄无声息地卧在桌边······

惠和堂地处古村的中部,占地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共有厅、堂、楼、库、房等一百零四间,建筑面积约二千平方米。楼前有一磨砖贴面照墙,高齐楼檐,瓦滴下抛方有“九狮图”砖雕,两端各有花鸟砖雕图案,照墙中央嵌有圆形“丹凤朝阳”,图案栩栩如生,刻工精湛。惠和堂建筑规模恢弘,深五进,纵轴三路齐头并进,中轴线上的主楼堂前有一幅楹联:“著述千篇遗后世海内文章第一,辅佐三朝匡社稷山中宰相无双。”那是对王鏊的赞美之辞。惠和堂中的砖雕、木刻及堂匾等均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明朝江南官宦宅第的代表。在王鏊故居的后山便是满山遍野的橘林,这里是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拍摄地。

宝俭堂始建于宋代,原为南宋左丞、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文学家、词人叶梦得故居,世代为叶氏后裔所居。其坐北朝南,有三条轴线,宅第格局规则严整,布局庄重,朴素高雅。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亭阁轩庭,山石花木,假山曲桥,形成明净开朗的园中主景。建筑虽多而不见拥塞,山池虽小而不觉局促,是苏州古典园林以小胜多的范例。

怀德堂位于紫石街西首,原为王鏊后裔旧宅,后归袁氏。据传该堂是用建造惠和堂所剩余之建材所建。怀德堂内展示有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各种民间古物和珍贵太湖石,是古村的民俗风情园。怀德堂占地不大,其空间巧妙布局,做到婉转、通幽。古朴的门窗庭院、两小院里垒石登梯墙,墙上设景,设亭台楼阁,可谓精致至极。

陆巷的官宦府邸奢华无比,虽然年代久远,由于修缮及时,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想当年四周那些村民的陋屋草棚,在高堂巨宅前该是何等自惭形秽,更可堪,随着日月侵蚀,陋屋草棚逐步毁灭,村民倾其所有另筑巢窟。他们的宅屋就像人类一样,草木一生、生死相替。现在,老房子依然是古村的主体,不少房子墙面斑驳,门窗破旧,有的在整修,有的被拆除重建。这些老房子似乎都清楚自己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前面有田、有湖,后面有山、有树,它们取一种躬身于地的姿态,哪里也不去,只守在这地方。

(作者: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

猜你喜欢
牌楼砖雕古村
《古村小巷》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搭纸牌楼
搭纸牌楼
古村——大芦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老北京的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