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新思考

2017-07-05 07:52龙昱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新零售人才培养

摘 要: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不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传统商业企业都在探索线上与线下、全渠道、提升顾客体验感、维护顾客忠诚度深度整合的新模式。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如果其原动力来自于技术的革新,那么开发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应当就是商业模式变革实施的关键资源。在现阶段的传统零售企业“新零售”运营的人才储备或开发、培养究竟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就是“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新零售”;中基层管理人才;人才培养;校企共建

一、关于“新零售”的定义

1.2016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线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2.百度百科对新零售的释义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整合的零售新模式。

3.日本学者中西正雄提出新零售之圈理论,新零售之圈突破了传统零售之圈,而技术革新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原动力。

基于上述“新零售”理论的探讨,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新零售”是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

二、“新零售”模式下商业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不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传统商业企业都在探索线上与线下、全渠道、提升顾客体验感、维护顾客忠诚度深度整合的新模式。然而商业模式的变革,如果其原动力来自于技术的革新,那么开发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应当就是商业模式变革实施的关键资源。在现阶段的商业企业“新零售”运营的人才储备或开发、培养究竟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1.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大,中基层管理人才缺口大。在我国传统商业企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入职要求不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不高,而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商业企业中基层人员流动强,人才缺口大。从基层员工培养到中基管理者的过程中,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人员流失,能够坚守到三五年的人员确实是少之又少。

2.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随意性大,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前膽性和目标性。传统零售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弱,在“销售为王”的目标管理理念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重视经营结果而非培养过程。在高速发展的“新零售”经营模式下,如何去培养基层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使之逐步成为管理人才,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相对落后的。愿意为中基管理人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企业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上也是存在难度的。如企业师资队伍如何建设、教学课程如何开发、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教学效果如何达到目标要求?毕竟,具备如此实力的企业也是少数。

3.高等学院对零售管理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缺乏。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高等学府尤其是职业院校对接零售企业的管理人才培养是否能否满足时代的要求呢?目前对接传统零售企业人才培养院校的对口专业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实际上,这类专业除了在江浙、广东等商业发达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的职校院校开设不多,主要原因也是学生的报读率相对较少。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学院也就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进行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此类专业的教学,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条件等诸多方面也是跟不上“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的。

三、“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尽管传统零售企业在“新零售”人才培养和更替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的。我们从大型传统零售企业永辉看到“超级物种”这一新型商业体的出现,可以看到新型社区生鲜“钱大妈”的快速扩张,也可以看到肯德基麦当劳无处不在的顾客体验感创新变革。也就是说,“新零售”人才培养尽管困难重重,但技术革新对人才培养的推进也推动着企业和院校不断思考应变的策略。

1.“新零售”模式下傳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从“新零售”的定义--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新零售”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培养的重点是具备管理、运营、财务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应用、创业创新的综合等能力。

2.“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解构。通过对传统零售企业人才调研,以及对高等职业院校商科类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我们发现解构传统零售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主要还是在于沟通、协调、组织、运营,而随着“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另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开发。于是笔者发放了100份问卷得出以下“新零售”运营管理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3.“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基于对“新零售”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和中基管理人才能力的解构,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两条实现“新零售”人才培养的路径。

(1)传统零售企业自我构造“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传统零售企业自我造血,转变思路,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建设一种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提高零售企业人才的薪资水平,以保有企业用人的稳定性。二是,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目标长远,注重质量。三是,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人员素养。

(2)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是笔者更为推荐的模式。一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具备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因为,将人才培养前置到学校期间可以节省企业人力培养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培养的效率。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践:

①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从企业角度出发,首先是要选择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校商科类专业,共同探讨基于“新零售”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其次是进行一步探讨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②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开发教学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而零售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高等学院作为培养单位應当能力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能力,以及职业生涯3-5年的发展能力的课程。

③校企共育具备“新零售”教学能力的师资团队。构建行业专家与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人才培养队伍,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对于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师傅或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技能缺乏,课堂组织能力相对不足,而院校教师具备高学历,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驾驭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师资的相互整合,形成理论实践均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企业导师可以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院校教师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理论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水平。

“新零售”作为现代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从商业的变革还是人力资源的发展都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作为零售企业和职业院校都应当重视人才培养的跟进与创新,这也是社会和时代对企业和教育工作者赋予的重大职责。

参考文献:

[1]徐玉辉,伍星华,唐琼,戴琳.新零售模式下的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2期.

[2]龙昱.浅谈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思路.商场现代化,2017年4期.

[3]黄曼,谢康.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信息化能力挖索性研究.情报,2008年10期.

[4]高昱树,张游.基于“6C”理念的现代商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商业经济,2015年12月.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新零售人才培养
为什么我们需要“新零售”
“新零售”变革,到底新在哪?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关于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企业案例库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