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协作学习”在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①

2017-07-07 14:22杨亚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术科实验班协作

杨亚红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混合式协作学习”在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①

杨亚红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教育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与传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混合式协作学习符合动作技能学习理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互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还应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促使教师利用先进教学理念思考教学问题。

混合式协作学习 体育术科 教学实践

信息革命方兴未艾,各行各业都被席卷其中,教育业也正接受洗礼,纵观网络学习形式的流行与教学理念的发展,信息技术给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断推进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增强教学互动性成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被当作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1]。因此,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近年来混合式协作学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引人注目。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在体育学科并未得到关注,在体育术科的教学研究中更是寥寥无几。体育术科教学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长期以来在教学中运用的是以讲解示范型线性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它虽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便于集中讨论,但也受到诸如动作规范性欠缺、示范周期时间过短、学习讨论受时空限制、学习过程难以自动记录、遗忘速度快等因素困扰。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与反思。基于此,该研究以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为例,探索构建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的体育术科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检验其实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维普、知网数据库检索“混合式学习”“协作学习”以及“混合式协作学习”相关的文献,总结出适合于体育术科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基础设计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1.2 实验研究法

设立对照班与实验班,将设计框架和具体设计方案应用于教学当中,验证其效果。以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为教学对象,其中一个班为传统教学班,另外一个为混合式协作学习班。两个班均为男生,人数均为30人,平均年龄:对照班(20.3±0.5),实验班(20.1±0.7),前期各科平均成绩:对照班(73.6±4),实验班(72.7±4.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2 混合式协作学习内涵

2002年英国的Gerard A.Prendergast组织了“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BCL即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讨论,指出:“混合式协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教师引导的远程学习方法,该方法在促进异步讨论的基本框架方面,混合了有用的面对面的和在线的技巧”。2006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彭绍东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混合式协作学习”概念,即恰当选择与综合运用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策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习者结成学习共同体,并在现实时空与网络虚拟时空的小组学习活动整合和群体交互、操作交互以及自我反思交互中,进行协同认知,培养协作技能与互助情感,以促进学习绩效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据此我们可以理解出混合式协作学习内涵:(1)在空间上是面对面协作与在线协作相结合。(2)时间上是课堂和课外协作相结合。(3)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改进。(4)混合式协作学习,涵盖师生协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不同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等,他们共同完成知识点掌握和协作能力培养的目标。

3 “混合式协作学习”在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实践

3.1 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3.1.1 学习小组划分

协作学习即是多人协同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划分好学习小组是进行协作学习的前提。参与此次试验的是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他们已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且在前期的学习中有学情资料积累。小组的划分根据学生学情,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划分。

图1 学习活动流程图

3.1.2 学习内容

按照田径课程标准规定,实验期的教学内容为短跑、推铅球、跳远3个项目的技术动作、技术原理的学习。

3.1.3 学习活动流程

如图1所示,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课前阶段: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在线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演练,总结活动经验提出该次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且尝试一起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协助解决问题。课中阶段:教师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讲解,并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指导给出导向性的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互相观察并进行实录,互相评价练习效果,提出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与教师互动交流。课后阶段:学生回看课堂实录、对比优秀运动员技术视频,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思评价,再协同练习改进技术动作。对理论部分则进行在线实测检查学习效果。教师结合学生反馈给予帮助和评价。

3.2 效果评估

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多角度分析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协作学习的利与弊。

3.2.1 考核评估体系

客观层面:技术部分两个班共同参与期末的教考分离集中考试,即教研室组织未参与授课的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项目进行技术评分和达标评分。理论部分使用同样的试卷进行理论考核。主观层面: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学习活动过程等调查并进行评估。

3.2.2 考核评估结果

(1)技术评定成绩情况。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参加了期末教考分离集中考试。通过学生展示技术动作,三位专业教师按照技术评分要求打分评定。结果显示:传统教学班学生三个项目平均成绩为(70±5),混合式教学班的平均成绩为(81±8),且与传统教学班相比,混合式教学班单项60分以下人数为0人,85~95分的人数增加。

(2)达标成绩情况。

对照田径课程标准达标成绩评分表对两个班学生的三项测试成绩进行核算。结果显示:传统班学生三项平均成绩为(69±5.7),混合班为(75±4.6)。两个班达标总成绩排名,前十名中混合班占据8席。未达标人数混合班为0,对照班为6。

(3)理论成绩情况。

对照班和实验班共同参与年级田径理论考试,经过教师集中评阅得出卷面成绩。通过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最高分和最低分及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

3.2.3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对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高(表2)。同时在学习活动过程的调查中显示(表3),对照班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都对所学的内容比较漠视,这也与前面成绩统计结果相吻合。说明实验班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建立新旧认知的联系,重新建构同一认识的知识体系,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从协作学习能力方面的调查来看,实验班无论是在交流、责任、分享、合作方面的意愿均高于对照班(表4)。

表1 理论考核考试质量分析表不合格率

表2 对当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表

表3 学习活动过程调查表

表4 合作学习能力调查表

4 反思

4.1 符合动作技能学习理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育术科教学基本上是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理论从较偏重于行为主义观点演绎至纳入信息处理模式的观念,关注动作学习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实质是当前动作学习研究的一个明显特征。认知结构、认知技能等自然成为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变量。因此,教学过程内不可忽略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策略应用与问题解决的能力[3]。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网络学习平台,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更能被当代90后大学生所接受[4]。重组的教学设计满足了处于不同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增强了教学互动性

混合式协作学习涵盖了师生协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不同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不同时空下的协作学习等,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了亲切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具体实践过程发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而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的回馈,学生学习会懈怠,对于一些交流和讨论活动不会积极主动参加,老师及时、正确的反馈信息会维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5]。然而毕竟教师个人精力和能力有限,如若同课程教师之间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定能起到1+1>2的效果。因此,还应加强同课程授课教师之间的协作,值得引起注意。

4.3 提升了师生综合素质

从实践结果来看,通过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总体成绩和实践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通过个人展示、团队协作等完善了知识结构、拓展了自身视野,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促使教师利用先进教学理念思考教学问题。

[1]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学习,2010(6):32-33.

[2]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0(8):42-50.

[3]韩晓鸣.动作技能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4):46-47.

[4]李中嘉,聂伟,赵丽,等.医学基础课程第二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722-1725.

[5]李宝,张文兰,赵妹,等.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模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1):69-75.

G424

A

2095-2813(2017)06(b)-008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089

韶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SYJY20121457)。

杨亚红(1972,3—),女,汉,陕西咸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

猜你喜欢
术科实验班协作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基于“术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民族地区准体育教师术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