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2017-07-07 10:55吴敬军
商业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人员

吴敬军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及企业组织的发展变化,现有的各种审计及其构成的审计组织体系日益暴露出不少缺陷和弊端,包括内部审计理论不够规范,存在滞后性;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企业事务参与度不够;内部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不完善等。因此,企业应该改善监督制约机制,强调风险评估意识,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准则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能否保持独立、客观、公正是审计行业职业道德中重要的因素,也是获取本企业信任的根本条件。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能否高效的发挥对本单位、部门内部经济管理的职能将直接对本单位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管理企业事务等三种职能。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和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全匹配吻合,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内部审计理论不够规范,存在滞后性

我国内部审计规定多沿袭西方传统性质上的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由于国内外日常活动和理念存在差异,不利于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在政府立法上,我国目前颁布实施规范审计工作的法律主要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这两部法律分别约束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两方面,而对于同样是属于审计准则体系的内部审计,国家却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立法约束,而是仅仅实施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等法规条例并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上。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政府审计、民间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配套体系的差异,造成企业内部审计没有具体法条可以参考。当内部审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没有现成的规律可以遵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

(二)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企业事务参与度不够

由于传统理念的错误认识,若非严格监管行业,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通常都是低于其应有水平的。很多企业认为,内部审计只不过是把当年的财务状况又一次复核了一次,根本不会有新的重要的发现,而且很多上市大型企业都会在年末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后出具审计报告,而在出具年度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就包括了内部审计的很多工作。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企业是应主管部门要求,或是为了应付上级而设立审计机构,致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公正地做出审计理论、保证审计工作权威性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本企业有关负责人的领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工资、其他福利等方面的利益,受本企业有关负责人的支配,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不能公允客观的对企业事务做出评价。内部审计很难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有建设性的评价。

(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

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是当今内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是由会计或者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担任,人员来源较为单一,无法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正确性,缺乏基本的职业判断,而这对于一些特殊的企业,例如高科技公司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大部分企业仅有会计师,使得审计只从凭证到账面查找问题,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因而提出的建议或为领导提供的决策依据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五)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逐步实现了企业部门信息化交流。虽然内部审计可以利用ERP(企业资源规划)对本企业内部账务进行汇总处理,但ERP财务系统只能记录、核算、会计数据,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再利用它做出进一步的业务处理,就难以发挥其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作用。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造成的。

(一)主观方面的因素

1.内部审计组织人员业务修养不达标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内审问题大小的重要因素。通常上讲,内审人员的素质包括了解业务活动背后的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水平、经验和技能需求和工作责任感。经验是审计人员的一种重要技能,而经验需要时间的积累。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只对原来从事会计的那一套很熟悉,却对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了解甚少。

2.內部审计技术的局限性和审计手段的固有缺陷

内部审计从过去的手工排查到现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处理,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审计技术的局限性和审计手段尤其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发展是一直落后的,现在的内部审计技术还不能完美的配合企业经营活动。

3.轻视审计态度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不少管理者尤其是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的作用依旧缺乏深刻的认识,只把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核实财务数据的手段,未能完整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有的甚至对内部审计加以回避,致使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缺乏足够的地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作用。

(二)客观方面的因素

1.企业内控制度薄弱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完整、经济活动状况是否稳定是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内部控制系统或内部控制系统存在使作用不能发挥,或者内部控制系统执行不彻底都会导致内部控制风险难度增加。

2.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常设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为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服务,内审人员面临的审计情形所涉及的人不是领导就是同事,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各利益代表的相互制约。因此所得到的审计过程及结论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个人利益,审计调查程序过程难免受到人员千扰,存在舞弊风险。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是保证内审机构和人员合法权益以及降低审计风险的法律保障。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审计工作处在多变的法律环境之下,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性使得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工作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此外某些法律法规脱离现实,缺乏操作性,也增加了内审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审计风险。

4.内审业务复杂

企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导致被审计的经济活动业务也变得复杂,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再加上企业现实活动中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导致企业需要处理的会计信息系统比以往更加繁琐,使得会计记录中出现错记可能性随之加大,增加了企业审计风险。

三、优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改善监督制约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企业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行为约束机制。尽量避免一人既领导财务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既领导某项业务工作又领导对这项业务活动的审计。另一方面在建立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鼓励职工的政治参与。企业可以建立民主监督委员会下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监督经营者不当行为是否违反职权和监督人员是否在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实施得到保障。

其次,强调风险评估意识。风险评估是企业设计和为了减少经营失误和舞弊的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它决定了风险管理能否发挥作用。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多变的经营环境,把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加以考虑,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高级管理层可以据此获取有用的风险提示,增强风险意识。

最后,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立一支具有高超业务素质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增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不断更新的审计模式对审计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应提倡审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的思路,从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时刻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人员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