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与管理

2017-07-07 11:14张林
商业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借贷信贷

张林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均不断加大,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环境和不稳定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信贷风险尤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今后的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敏感度,加强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管理信息化的不断跨越。此外,应时刻关注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动态,关注风险本身带来的连带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以此在保障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获得市场发展和盈利创收上的更大突破。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开拓时的主推业务,其带来的商业利润也是尤为巨大的,但其兼具的风险也是最为突出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就需要其不断提高对于信贷风险的识别能力,并能够针对具体的风险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才能在保证自身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为自身的业务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当中很容易受到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过程当中出现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差距较大,资产受损,相应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即为信贷风险[1]。该风险的主要表现为赔本风险、赔息风险和赔利风险,多由于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是无法及时完成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回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对于银行本身而言影响巨大,不仅造成银行自身经营策略实施上的困难,甚至可能造成资金周转上不便,导致银行整体经营策略上的混乱。信贷风险是可识别的,只要掌握其产生原因和主要特点,就能够及时识别发现,完成对风险的防控。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一,是现实金融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导致,如商业银行和借贷企业之间任何一方在自身的经济活动当中出现偏差,导致既有的借贷合同无法按原有执行,或者我国金融市场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和借贷企业之间均无法按照既有计划达到经营收益,造成相应的偏差。其二,借贷双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导致银行无法准确掌握借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最终失去对借贷合同的有效控制,无法实现借贷资金的及时回收,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信用危机和信贷市场混乱。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特点

商業银行的信贷风险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突出的隐蔽性。在信贷业务中,许多不确定损失无法被有效发现,在表象的掩盖之下,银行无法进行准确掌握;其次,信贷风险具有突出的客观性,即其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甚至消失,其必然存在与信贷业务当中;此外,即传播性,当发生相应的信贷风险时,银行不仅会出现资金上的损失,还会产生相应的关联反应,造成串联式的影响;另外,信贷风险具有可控性,当商业银行发现相应风险时,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风险防控,将信贷风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贷款占比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数量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量和盈利点,许多商业银行纷纷扩大信贷对象范围,放宽信贷标准,相应的,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客户群体庞大,类型众多,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许多客户的创收能力和偿还能力不佳,到了还款日期无法如期还款,银行也缺乏有效的资金回收办法,造成银行资产安全上的巨大隐患[2]。不仅导致银行资金上的流动困难,还会逐步引发风险的叠加和扩散,使得风险蔓延到社会其它领域,带来严重的社会风险,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风险识别和预警较薄弱

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完成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并向银行发挥风险预警,方便银行及时采取处置办法,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的危害与蔓延。而我国大部分银行并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识别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即便完成了相应的架构,相应的管理结构不善,应有的作用也无法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商业银行的基础管理不强,对于企业和个人的资料管理情况不佳,不仅既有的档案资料存在纰漏,也无法完成信息的即时更新,也就无法对相应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预警,使得银行在风险防控方面处于被动地位[3]。

(三)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不佳

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是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的重要保障,其能够有效避免贷款企业和个人在贷款审批和放款后的跟踪管理上的风险漏洞以及出现风险问题时的有效控制。而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实际上并不能对普通客户贷款进行直接控制,其全程控制机制无法完成对每一笔贷款的细化监控。在后续跟踪时,银行信贷业务员无法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准确分析,也就导致银行在信贷风险的预估能力不强,相应的防控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贷款管理信息化建设,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不良贷款问题一方面源于过于宽松的借贷标准,另一方面则源于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审批上的不严谨,缺乏现代化的信贷风险管理工具。为此,商业银行应当重视信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对于信贷活动的综合管理能力。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优化,使得信贷活动当中的各个环节均能够得到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不仅在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审查方面进行准确把控,在中期的信贷批复和贷款发放、业务分析时也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在贷款后管理和档案管理上提高时效性,降低人为因素的负面影响[4]。

(二)加强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强化风险识别预警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强化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能力。首先,应当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信贷风险管理的氛围;其次,应健全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信贷操作过程更具规范性和严谨性,并通过专门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此外,在信贷授权制度上进行优化,在保证授信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其对于市场动态和客户经营动态的分析和评定能力,大大降低信贷风险,使得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能力均得到相应的优化和提升[5]。

(三)优化银行信贷结构与机制,强化信贷风险防控

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和信贷机制,大大提高并强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應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选择政府扶持项目和企业作为信贷对象,并以业绩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和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作为优先借贷对象;其次,加强对借贷企业所在行业的风险调查,发现客户结构情况,进而相应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规避其中的风险对象。此外,还应依据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动态完成自身信贷结构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把握信贷资产的安全性,进而大大提高信贷风险的防控能力。

结语

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来看,其在风险的识别和预警以及防控方面均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今后的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敏感度,加强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管理信息化的不断跨越。此外,时刻关注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动态,关注风险本身带来的连带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才能保障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获得市场发展和盈利创收上的更大突破。

[参 考 文 献]

[1]王娟.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11(5):86-87.

[2]鞠惠文.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2011(7):40-42.

[3]任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与研究[J].金融经济,2012(18):70-73.

[4]王海兵,郎铸.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1):55-59.

[5]郭志宏.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长沙大学学报,2013(1):45-46.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借贷信贷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元代就有“按揭”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