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人不匆匆

2017-07-12 17:26王淼
中国三峡 2017年6期
关键词:周云蓬原住民肖像

文 | 王淼

时光匆匆,人不匆匆

文 | 王淼

胡德夫 《匆匆》民谣野火乐集/2005

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惟一一次自己想做的就是原住民歌手胡德夫。那是我用特权做了不适合康熙来了的事情。”白岩松也曾评价胡德夫的音乐能让人听到“山川与岁月”。胡德夫究竟是谁?他的音乐究竟有何等魅力以至于受到如此好评?

胡德夫来自台湾东部,是卑南族,纯粹的原住民。他坚持唱“自己的歌”唱了几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曾有过一场由“可乐事件”引起的民歌运动,这场运动奠定了后来台湾流行音乐的基调。作为这场运动的先驱之一的胡德夫并未发行过大量唱片,而是选择把自己大部分的声音作为真实的现场收录下来。长久以来人们只能通过流传不广的音乐片段和碎片化的文字信息去了解胡德夫。终于在2005年,随着人生中第一张专辑《匆匆》的问世,这位55岁的乐坛“新人”开始真正进入“公众视野”。

收录在《匆匆》里的歌曲都是在他读书时的淡江中学旧礼堂里录的,只通过一台穿越四十多年光阴的钢琴表达自己真挚浓烈的感情。正如主打歌曲《匆匆》里面唱到的那样,“韶光逝去无影踪”,“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谈及自己出版这张专辑的感受时,他说:“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那个曾经年轻有力的我一心往前冲,却不懂得回头好好反省,而现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我已有勇气面对那些怨恨过的人,面对曾经做错的事。”可他所经历的故事,又怎是几首歌唱得尽的呢?

人们对专辑中另一首歌曲《太平洋的风》的印象大多是源于电影《练习曲》。当钢琴前奏响起,时空界限也随着琴键的敲击化作粉灰飞散。节奏渐强,那一股自由的海风裹挟着心中的那团火吹向祖国大地,奔向那养育我们的故土,那如母亲般温暖的港湾。琴键震撼起的是心血相连的情感,是浓烈入骨的深沉的爱。也正是这首歌曲,一经发出就打败了当时呼声颇高的周杰伦,获得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和最佳年度歌曲奖。

《牛背上的小孩》的节奏相对闲适轻快。它悄悄将我们带进那“山仍好梦,草原静静”的日子。在牛背上的孩子眼里,山是浮云,草原是风。日子一天天地过着,他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唱着自己热爱的歌。胡德夫用他几十年的岁月向世人证明着,无论岁月给他怎样的洗礼,他仍旧是当初牛背上的小孩,对故土和家乡浓烈真挚的情感从不曾削减半分。如果用心去聆听,能感受到一股气从脚底升腾上来,生发出一种原始的、不可抗拒的幸福感。

《大武山美丽的妈妈》和《最遥远的路》都有相当一部分用被胡德夫称为台湾Blues的原住民的Hohaiyan来吟唱。鲜明的曲调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水到渠成。大武山是胡德夫心中最美的地方,最纯净的港湾。他自己说过,“没有穿过鞋的我说着乡音到了淡江中学,寂寞存在于对故乡和妈妈无比沉重的思念中”。刚去淡江的胡德夫还曾给父亲写信让“把家乡的牛寄过来”,自己与心中所念家乡的距离是世间最远的路程。茂盛的草地,翱翔天空的老鹰,那些关于夜晚月桃花和飞舞的蝴蝶的挥之不去的记忆,都因这一首首灵乐似的吟唱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力。在他的歌声里,原住民的Hohaiyan不需要被翻译就足以将生命最基本的形式和需要表现出来。

这种原住民唱法在《美丽的稻穗》中更是被完整地呈现出来,整首歌曲没有一个汉字,吟唱贯穿始终,严肃的顿挫具有“苍穹之下尽是我家”的震撼力。这样纯粹美妙的声音也为电影《冬冬的假期》增色不少。

专辑中包括《美丽岛》在内的其他几首歌曲也无一不表达出对逝去的热血岁月的铭记和对于心中美丽家园的思念与向往。一切的一切,都透过他朴素悠远的台湾蓝调讲述出来。每一次吟唱都独一无二,每一首都布满历史的刻痕。

LINKS

周云蓬《王刚》国语/音乐肖像/2016

单曲《王刚》是周云蓬根据音乐人小河的Demo来编曲并演唱的。这首歌是小河发起的“音乐肖像”项目首期《音乐肖像 2015》十二首歌的其中一首。用周云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张“没有野心”的专辑。周云蓬在这张专辑里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尝试,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发现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用素描的手法去唱歌,唱出一个平凡的人,唱出一个人的平凡。而歌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音乐把这些陌生的人串到一起,大家的凝聚点都在这个歌里”。

猜你喜欢
周云蓬原住民肖像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地毯肖像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叙利亚肖像
原住民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独立民谣的自由姿态
周云蓬:音乐不在空中,在泥土里
在黑暗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