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实践 开发校本课程

2017-07-14 09:37申永湘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丁肇中校本资源

申永湘

【摘要】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逐步落实,在校本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立足地方丰富的课程资源,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建立了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体系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文化 课程资源 校本研究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41-02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逐步落实,在校本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学校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建立了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体系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以“涛雒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场所。”而我们学校坐落于江北水乡、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的故乡——涛雒镇。涛雒镇地处黄海之滨,是山东省中心镇;历史悠久,汉时设盐官,金代置涛雒镇,是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交通便捷,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丁肇中故居、刘家湾赶海园、黄海九寨沟、天台山太阳文化等,成为黄海之滨最好的旅游景点之一。独特的区位和历史、人文环境造就了“涛雒文化”,所以我们就探索围绕“涛雒文化”这个特色资源做文章,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是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在开发课程资源中,我们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并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例如,我校倡导历史教师发动学生及学生家长收集本乡、本土的文物,并参观当地文化遗址、遗迹,编写了校本教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

二是大力开发校内资源。在完善校园文化、建立植物园区,并在教学楼布置“中国地理景观”、“植物与环境”、“地球生物圈”等内容的环保科技长廊的基础上,积极与上级科普部门联系,在校内建立了水温地震检测点、海水水文检測点、航空地标点等,学生每天一测录,两周一上报,增强了学生科学意识,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在校内建立了42000余平方米的苗圃式绿化基地,为劳技课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类资源,挖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素材,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校本研究,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程教学

我校在课程管理上重点处理好二点: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规范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我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地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在结构上努力打破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合理建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校本教研也在走向深入,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与此同时,学校构建了“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丁肇中实验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力地促进教师学习成长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了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双赢。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程开发成效凸显

我们经过几年来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丰富了学校文化,提升了学校品位。校本课程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文化,在学校的教室、走廊、墙壁,处处是学生自己的设计创作的作品和搜集文集:那《千年大波汇涛雒》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的情感,那生动的文笔《老家涛雒》展现出家乡的美丽,那为建设和谐涛雒、发展涛雒的建议等,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校本课程开发”真正提升了学校品位:学校申报立项的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初中学生交际与学习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家庭和社区关系研究》已经进行了成果鉴定,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其成果《“自主——研究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被中央教科学授予先进科研成果;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已顺利结题。

(二)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素质。多年的涛雒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学习与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审美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我校的校本教研的纪录片、《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亚洲最大金沙滩、中国第一赶海园——日照市刘家湾赶海园》等校本课程、学生的作品等受到专家好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日照日报》都分别做了报道。近几年来,我校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有216人次获国家级奖,600余人次获省、市奖。

(三)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质量观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育质量一直位居日照市前列;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突出成绩:获区、市级以上优质课奖82人次;获各类竞赛中奖省级以上辅导奖186人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7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6名;区以上优秀教师、班主任106人次;628余篇学术论文、案例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我校在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来评价素质教育下的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校本教研课程,如何评价指导教师、如何评价学校、谁来评价学校和教师,如何来评价教师的参与度……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将一如既往地加强校本课程与家乡文化的联系,做到地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和谐共存,并以此为辐射延伸,使我们的校本课程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丁肇中校本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丁肇中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