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2017-07-14 21:50盛立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构建

盛立波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学生逐渐地对数学学习失去热情,从而导致数学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66-01

前言: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深入与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打破了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教学模式,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逐渐的被应用在各个学科中,当然,数学也不例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将全班学生有序的分到各个小组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小组中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此外,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为此,每名学生对问题的想法也不同,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都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这样一来,整个小组中的学生都会积极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学生会跟着自己的思维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不仅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设计小组合作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是全面了解,将小组合作问题定位过高,这样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受到阻碍,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逐渐地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热情。第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却没有重视学生对新知识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教师没有交代清楚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交流学习,同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会有极大地影响。因此,针对于此种情况,需要结合小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构建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措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问题,探讨问题,为此,提出了四点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3.1根据教材难点设计合作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我国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而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选择教材中的内容。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中难点设计合作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对难点问题加深记忆。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中,在这堂课中,有许多定义以及公式,教师应将本课中的对称轴作为教学中难点部分,随后,将对称轴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讨论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对称轴的画法与用法,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2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分配学习任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分配学习任务,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课中,首先,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配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公式分配给他们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升任务难度,将一些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课题分配给他们,从而可以充分地调动各个小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时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高效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3.3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这时,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标,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课中,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在初始阶段,教师不能为学生设置较难的学习目标,而是应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可以将常见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作为第一个学习目标,当学生完成这一目标之后,教师再设置稍高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学习目标,教师用这种方式授课,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3.4对学生进行合作指导,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讨论交流过程中,都是随着自己的思维在讨论学习,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帮助学生的话,许多重难点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后续学习会造成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指导,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合作学习的需求,而且可以提升合作学习效率,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科学教学和高效教学。

总结: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跟上改革的步伐,转变教学思想与理念,为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其基础上,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与未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绵.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许海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韩小蕊. 初中数学分组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4]黄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曾祥颖.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6]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构建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