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方法的探究

2017-07-14 22:04袁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探究

袁红梅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后进生,运用科学教育方法引导后进生获取最佳的转化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相信后进生总有一天会像花朵一样绽放,开出绚丽的色彩。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方法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95-02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的一个小群体,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有的成绩落后,对学习失去信心,但表现良好;有的成绩差,不愿接受学校纪律的管理制度约束,不服从老师的管理,破罐子破摔,时常捣乱课堂秩序,喜欢欺负同学,没有同学愿意跟他玩,久而久之被同学隔离了;有的学习怕苦怕累,找各种借口不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弄虚作假,敷衍老师。有的因家庭变故受到打击,性格发生变化,学习分心,成绩下降等。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班主任在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时要做好个别教育,尤其是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好和转化后进生,就要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用关心和爱来唤醒他们的自尊心和情感,让他们在学习的挫伤感中解脱出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领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地传递正能量让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班主任要承担传帮带的作用,做后进生与学校、家庭有效沟通的纽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认真观察后进生的行为举止,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后进生心灵深处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真心的赞许会孩子感到温暖,从而拉近与老师的距离。让孩子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老师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只要自己做好了也会得到同样赏识。当后进生愿意与老师真诚的沟通,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毫无保留跟你倾诉,学习上有问题也会乐于向老师请教,而老师传授知识和道理才能被他们接受。他们相信学校有学习的氛围,有信任的老师和同学,更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是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小组,在班上找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学生与后进生同桌,课堂上多让后进生展现自我,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当他们遇到学习的困难时,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把后进生成堆的小群体的座位分开,改变小环境,创造新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品学兼优的同学督促和交流不但帮助了后进生的学习,而且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有助于班级的学习气氛的培养。

三是辩证看人,管理班级校纪班规面前一律平等,把握后进生的思想认识。班主任对待后进生要克服偏见,把他们跟班级的其他学生一样,做错事请耐心指导,学习困难当面讲解。后进生对某些认识片面,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时刻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一些伟人、名人小时候误入歧途,后来被发现迷途知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恒心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最终成为了伟人的事迹来感染他们。“人无完人,金无完赤”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和担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并不断改正,不断成长的地方,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摇篮,所以要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不断完善自己,蜕变自我。

四是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给后进生转化带来无限生机。家校合作是保证后进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备条件。后进生的家庭教育沟通,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与父母及其家人对他们的教育极为重要。班主任应尊重每个学生个体,与他们的家庭成员共享信息,在家表现和在校表现如何,再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引导。同时老师和家长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参与督促孩子进步,相互协调配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共享资源,共同分享孩子的进步成果,让孩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拙见成长。

对待后進生首先要有改变他们的爱心和帮助他们的决心,立足于改变他们的现状,想尽方法去拉他们一把,让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都有新面貌,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的靠近,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高静.浅谈如何加强“差生”的转化工作[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3期

[2]黄园、黄芳.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3]王建辉.适合的教育,让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人民教育;2010

猜你喜欢
转化后进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