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竞训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①

2017-07-18 11:34王昌友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竞赛比赛

王昌友

(怀化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

高校体育竞训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①

王昌友

(怀化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竞训管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竞训管理科任教师承担压力过大、协会主席成为独角戏、学生参与管理程度低。并对激励机制引入高校体育竞训管理的可行性和原则进行了探讨,根据学生、教师、管理团队不同需要构建了激励制度,根据管理程序及人力资源配置构建了管理制度,以期能够对高校体育竞训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高校体育 竞训管理 激励机制 理论基础

高校体育中的竞训管理一般是由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需要充分调动参加比赛的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实际操作中,由于赛事组织、程序申报等内容没有相应的规范,系部未能对各类竞赛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因此术科教学结业赛基本上都是由科任教师承担,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量普遍较大,在较为繁忙的日常教授课程,训练校队运动员之外组织策划校内比赛,体育科任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因此体育科任教师组织的比赛很可能比赛竞赛质量较低。为保持高校体育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1],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和竞赛训练,文章试图将竞训管理激励机制引入高校的体育竞训管理中,以期对高校体育竞训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1 高校体育竞训遇到的困难

1.1 科任教师不得不承担教学结业赛

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之外,还需要承担教学结业赛。对于体育科任教师而言,在本就不多的余暇时间指导整个年级200多人的竞赛,使得体育科任教师十分疲惫,教学结业赛的竞赛质量和相应的规模很难得到保证。原定的体育部的负责学生不具有足够的结业赛的组织能力,体育部的学生无法准确地判定学生的成绩,同时体育部的学生的成绩记录也会出现一定的偏袒,无法保证结业比赛成绩可以用来判定考试学生的体质情况。

1.2 迎新杯竞赛成为学生会各个协会主席的任务

迎新杯竞赛举办是为了向新生表现学校良好的风貌,同时迎新杯竞赛也可以帮助新生在迎新杯竞赛中更好地融入学校的生活,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迎新杯竞赛几乎就成了学生会的各部门主席个人的任务,在系部内部没有详细的分工,系部对于迎新杯竞赛的宣传薄弱,迎新杯的组织处于放任状态,这样很难组织出高水平的竞赛。其中的一些竞赛甚至连竞赛规章、赛程表等都没有规范,赛事的安排只能是学生会之间通过电话传达,然后再传达到各个班级,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参加迎新赛的积极性降低,迎新赛的意义很难发挥出来。

表1 运动员激励制度

表2 教练员、管理团队激励制度

表4 体育系学生运动竞赛实践平台管理优化表

1.3 校运会无法充分地锻炼竞赛体育系的学生

校运会的组织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是参与性最强的竞赛。参加校运会,学生往往可以提升自己的竞赛能力,毕竟,参赛前运动员往往会提前进行训练。目前对于组织和编排等能力的提升,校运会对于学生的锻炼较少。学生无法在校运会中实施组织策划,以及校运会的裁判等,提升竞赛体育系学生的综合能力几近成为空谈。

2 激励机制引入高校体育竞训的可行性

2.1 精神激励会使人获得成就感

成就感是人类生存所不可以或缺的,成就感可以让人感觉到自信从而更加地认可自己,面对困难时可以有更多的勇气。在高校的体育竞训中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尽管学生们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去筹备比赛[2],但是他们并不能获得成就感或者足够的成就感,这样就会让学生以后参加体育竞训的积极性降低。竞训的精神奖励应该关注到比赛筹备者的人的情感,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奖励。

2.2 物质奖励使人有更多的动力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的支撑,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体育系的学生对比赛训练的器材消耗比较大,他们需要购买球鞋、器材等。普通家庭承担这些费用是比较苦恼的,在体育竞训中引入相应的物质激励机制,既可以帮助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缓解求学的经济压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更加有动力。现如今的体育竞训比赛结束后,大学生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但是奖品的价值比较低,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比较小,很多时候,竞训比赛后拿到奖励的大学生也会感到失望。因此,这样的物质奖励的作用就会显得很有限。高校将物质奖励激励机制引入后,要努力地做到关切大学生,关切学生希望得到的奖励是什么[3],并且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奖励。对于体育科任教师的奖励也应该关注科任教师的感受,切实做到奖励可以激发科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3 分级的竞训管理激励机制有效适应了高校的多层次的竞训比赛

体育系的学生的运动竞赛实践平台有课程考试(包括素质测试赛、体育技能训练营、专项运动会、术科项目教学结业竞赛等),技能训练(包括院、系“迎新杯”篮球赛、学院级别的协会竞赛、校运会、院教职工篮球赛、市级运动会、市事企业单位竞赛、市行政单位竞赛),素质拓展(大运赛、锦标赛、基本功大赛、国家篮球邀请赛)3类。在这3类中,课程考试一般认定为非正规竞赛,其他两类均为正规竞赛。因此,在进行竞训管理的奖励时,课程考试类一般不给予奖励,后两种按照重要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

3 高校竞训管理激励机制的原则

3.1 增强高校学生竞训参加满意度,降低不满意度

高校学生在参加竞训时,尽量保障其他活动的正常进行,赛事的组织与训练尽量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在训练期间、筹备赛事期间有充足的休息,保证学生训练的效果;让其在参加比赛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稳定的发挥;如果体育系的学生要到校外参加体育竞训比赛,那么要保证好其饮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生活,让其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成绩。比赛的安排要提前通知,比赛的筹划者要密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以防出现“临时抱佛脚”的情况。策划差,通知不到位的,临时电话通知的比赛会给参赛者带来很多困扰,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无法展现出其水平,这样的做法会降低体育系学生参加体育竞训的积极性。

3.2 高校学生竞训管理奖励机制的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竞训管理奖励机制中的重要原则,奖励机制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激发高校比赛参赛者、策划者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是参赛者和策划者感觉到公平,而不是某些赛事的奖励过高或者过低。奖励机制的公平还体现在奖励的对象应该包括为赛事付出努力的人,不应该仅仅奖励参赛的获奖者。独木难成林,参赛者成绩的获得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4 高校竞训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

4.1 高校竞训管理激励制度的构建

高校竞训管理激励主要是对参与人群的激励,包括学生、教练员、管理团队的激励,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分成不同的激励制度。

学生激励制度:物质激励、学分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是满足学生生存需要的一种。学分激励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必要条件。精神激励是学生最高级的需要,是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突破自我,学习成长,专业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是学科竞赛的精髓所在。并根据拓展实践级别建立光荣册(榜),以对学生个人和其他学生形成正向激励。

指导教师激励制度: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是运动竞赛活动质量与效果的保证。因此,系部根据学校标准要建立指导教师奖励制度,激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保证运动竞赛顺利进行。教师在学校的发展目标包括完成工作、职位晋升、学术发展和个人发展4个层次。针对教师的发展需求,相应的指导教师激励应包括物质激励、工作量认定、职称评定激励、个人发展激励。

管理团队激励制度:任何竞赛活动的成功和竞赛成绩的获得都离不开管理团队,只有竞赛管理团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竞赛平台获得良性发展。根据竞赛参与水平等方面对其做出评价,同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激励制度。

4.2 高校竞训管理制度的构建

在整体上对不同竞赛形式在管理上进行优化,对竞赛的组织申报程序规范化,在人力资源配备上制度化。

5 结语

激励机制可以在高校的竞训比赛中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激励机制强调在竞训比赛中关注参与者的参与积极性,根据参与人群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激励制度,有利于挖掘参与者的潜能,提高其创造性。对竞赛过程的规范化控制,有利于高校体育竞训的管理,保障各类竞赛的进行,在学生能力培养、丰富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王昀博,张高华,冯永刚.普通高校体育竞训管理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J].民营科技,2015,1(12):257.

[2]贾娟.高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合理激励机制的构建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8(20):63-64.

[3]黄正廪.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J].品牌,2015,6(8):257.

[4]纪岩.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6):206-207.

G807

A

2095-2813(2017)06(c)-012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20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资助课题《体育系学生运动竞赛实践平台优化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464)。

王昌友(1982,10—),男,土家族,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竞赛比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选美比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创新思维竞赛(6)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如构何建电力系统员工有效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