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规则抗体类抗-e一例

2017-07-19 13:23关茵郭美英田宗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抗人单克隆血型

关茵,郭美英,田宗斌

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 454000

输血不规则抗体类抗-e一例

关茵,郭美英,田宗斌

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 454000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是从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红细胞ABO血型开始的,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安全输血是医疗救治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能够起到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作用。然而,由于人类血型系统复杂,个体差异大,正常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3%~2.0%。所谓不规则抗体就是除了ABO血型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产生的抗体,也称意外抗体,具有这些不规则抗体的受血者一但输入存在这些不规则抗体相对应抗原的血液时,会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该研究报告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1例较罕见的类抗-e抗体,患者病案分析。

输血;不规则抗体;应对措施

输血中不规则抗体主要是指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抗体,主要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产生。不规则抗体易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以及交叉配血困难等[1]。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现如今血型鉴定方式可大大减少ABO血型鉴定误差引发的速发型溶血反应,但因疾病、妊娠、输血等原因所产生的不规则抗体所引发的输血后迟发型溶血反应时有发生。此外,由于人类血型系统复杂,个体差异较大等因素,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造成一定难度。因此,患者输血前需对受血者进行严格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其中对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反复多次输血患者进行筛检有临床意义的抗体,选择相应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输注,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该研究对收治1例较罕见的类抗-e抗体病例,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并为输血科工作及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信息

男性,41岁,汉族,AB型,血红蛋白39 g/L,仅14 d和15 d前分别输注AB型去白红细胞悬液2 U,但此次交叉配血不合。该次临床要求输注6 U洗涤红细胞。

1.2 仪器和试剂

离心机(KA2200型),800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型号SDHW2-1),血型孵育器(型号DGTher),血型离心机(型号 DGSPIN),单克隆抗-A(批号 20150815),单克隆抗-B(批号20150815),单克隆抗-D(批号 20151814),单克隆抗-E(批号 20153201),单克隆抗-C(批号20153002),单克隆抗-e(批号 20153301),单克隆抗-c(批号20163101),单克隆抗-M(批号 20150203),单克隆抗-N(批号20151204),标准 ABO 细胞(批号 20165343),多抗(批号20155001),凝聚胺介质试剂(批号116032),抗人球蛋白检测卡(20160905)。红细胞血性抗体鉴定谱细胞(批号20160718)

①血型定型方法按文献[3]操作。②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方法按文献[4]操作。③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方法按其说明书要求操做。④凝聚胺法按其说明书要求操作。⑤热放散实验方法按文献[3]操作。⑥交叉配合实验按文献[3]操作。

2 结果

①ABO血型定型,见表1。

表1 ABO血型定型

②RH和MNS血型定型,见表2。

表2 RH和MNS血型定型

③抗体筛查,见表3。

表3 抗体筛查

④交叉配合(1#-5#为AB型供血者标本),见表4。

表4 交叉配合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是除ABO血型系统外,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原因常见于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自身免疫系统发生了改变的患者。当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不匹配时,输血非但没有效果也许还会加重病情。该例患者虽正反定型不一致,但从凝集强度可以看出是因为存在不规则抗体而引起的,判断血型为AB型。DH血型系统抗原的凝集强度均强于直抗1+以上,判断血型为CcDEe。MN血型系统为MM。抗体筛查,患者血样与谱细胞反应结果对照细胞反应格局表为抗-e。因为临床要求输注洗涤红细胞,所以筛选3个抗-e阴性和2个抗-e阳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合主侧试验,结果抗-e阴性的1#-3#明显弱于4#-5#的凝集。患者输注1#-3#洗涤红细胞6单位,输注过程中无体温升高、烦躁、头痛、腰疼、气急、尿色深等输血反应。血红蛋白从39 g/L升至76 g/L,并稳定维持。

Rh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抗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DECce,抗-e抗体是很稀有的抗体,因为缺乏e抗原的人极少,而100个e抗原缺乏的人中经过适量免疫,也只约有2人能产生抗-e抗体[5]。该例患者自身有e抗原,但血清中仍然检出了抗-e抗体,所以此抗体应该为类抗体。输血时,可以看到e抗原阴性和e抗原阳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合试验的结果明显不同,1#-3#e抗原阴性的血液抗人球法和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均为阴性,盐水法和凝聚氨法虽有1+左右的凝集可能为冷抗体干扰,而4#-5#e抗原阳性的血液盐水法,凝聚氨法,抗人球法和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法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强凝集。患者输注1#-3#洗涤红细胞6 U,输注过程中无体温升高、烦躁、头痛、腰疼、气急、尿色深等输血反应。血红蛋白从39 g/L升至76 g/L,并稳定维持。类抗体产生原因至今不详,但是无论检出什么样的抗体都要尽量在输血过程中规避,尽最大可能确保输血安全。当为患者所配的血型和患者自身不相合,身体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当患者体内排斥不相容的红细胞时,输入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者患者自己本身所有的红细胞会陆续在体内发生破裂反应,且还会在患者体内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免疫性输血反应[6]。这也是该次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也更加具体的认识了解到类抗体的一些特性和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1]刘达庄,主编.免疫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4-234.

[2]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ISBN978-7-117-19862-2/R.1863.

[3]张钦辉.临床输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4.

[4]王娟,魏睛.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运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1):1-2.

[5]李慧,徐焕铭,张毅,等.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3):861-865.

[6]于艳文,罗虎成,夏永刚,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816-1817.

Transfusion Irregular Antibody—a Case of Anti-e Antibody

GUAN Yin,GUO Mei-ying,TIAN Zong-bin
Jiaozuo Blood Center,Jiaozuo,Henan Province,454000 China

Transfusion,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ans,is used in clinic when Landsteiner found red cell ABO blood type in 1900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 years so far,and the safe transfusion is a basic component of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which can save lives and treat diseases,however,the test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in the normal group is 0.3%-2%due to the complex human blood type system and big individual difference,and the irregular antibody is the antibody produced by the other blood type systems in addition to ABO blood type,also known as unexpected antibodies,the blood recipients will produce the serious transfusion reactions and even threaten lives when they are transfus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ntigen blood,and the paper finds a case of rare anti-e antibody and makes a discussion as follows.

Transfusion;Irregular antibody;Countermeasures

R446

A

1672-5654(2017)05(c)-0038-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5.038

2017-02-26)

关茵(1982-),女,河南焦作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输血研究。

猜你喜欢
抗人单克隆血型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的价值对比
交叉配血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的结果及差异比较
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调控的诱导机制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与市场动态分析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