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19 13:23罗娜王凯玲辛明志高一群丁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诊断学实习生微课

罗娜,王凯玲,辛明志,高一群,丁岩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

罗娜,王凯玲,辛明志,高一群,丁岩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超声科进行实习影像专业的学生共64名,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自身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效果等。结果结合组实习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实际操作的成绩以及各方面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以及微课上对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敢于主动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考核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医学教育的步伐。

微课;翻转课程;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属于医学影像学中重要的必修课,也属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检验及护理学的必修课。而医学生对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会影响着其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共组能力,超声诊断学可以作为临床学科对患者诊断疾病的辅助技能和手段,具有着极大的意义[1]。微课程主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显示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包括课程难点、典型病例、教学环节等的活动过程视频。其具有时间短、资源容量少、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极简和极美等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2]。翻转课堂主要是教师创建微课程,使其成为学生过程的主角。翻转课堂属于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微课程属于其重要的组成部分[3]。该研究选择在该院超声科进行实习影像专业的学生共64名,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自身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效果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学生均选自齐齐哈尔医学院2012级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共64名均在超声科实习,其中包括男28名,女 36 名,年龄 21~24 岁,平均(22.12±1.6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结合组32 名,平均(22.28±1.34)岁,对照组 32 名,平均(22.81±1.03)岁,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学习能力以及学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4]:入组学生均为在该院超声科参加实习的2012级本科生;实习生对该次教学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排除在超声科实习时间不满者;排除实习生伴有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1.3 方法

结合组:实施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①带教老师需要提前将教学任务布置好,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微课内容并且完成微课设计。其次教师将制作好的课件传送至网络平台,同时设立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和问题回馈等条件。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现在观看微课以及课后的大体可以完成知识的传递。②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将课前遇到的问题、难点等提交给教师,老师进行归纳总结,确定问题。然后老师根据同学们的知识水平、行为习惯等因素,将其分为1、2、3等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确认一名组长。③组间成员可以交流和沟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最后组长代表小组进行汇报,将各自的解决方法进行分享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带教学习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确认超声诊断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由同一老师结合板书对学生进行讲解,采用“以课本为依托,以大纲为刚要”讲课方式,对实习生介绍常见疾病的超声影像学,如:正确的切面、如何确认病灶位置、根据回声、边界、血流等因素确认病灶的良、恶性等,最后由学生进行提问,教师进行相关的解答,课后安排学生进行答题等课后的巩固。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实习生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成绩;②观察两组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标准:理论成绩:试题主要参照第3版超声诊断学,内容侧重于消化类疾病以及心脏类疾病,包括选择题40分,简答题20分,论述20分,满分为100分;实际操作考核:主要分为两部分,①正确的切面,如:心脏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心、剑突下四腔心以及第一、二肝门的切面等;②打出具体病灶位置,根据边界、回声、血流信号等因素,判断病灶的类型。两部分均为50分,满分为 100 分[5]。

1.5 统计方法

将两组学生的结果信息均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采取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成绩

如表1所示:结合组实习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t=9.163、9.856,P=0.009、0.0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见习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的对比情况[(±s),分]

表1 两组见习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的对比情况[(±s),分]

组别 理论成绩 实践操作成绩结合组(n=32)对照组(n=32)t P 94.03±2.89 82.07±2.96 9.163 0.009 94.63±1.88 80.63±2.45 9.856 0.002

2.2 两组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

如表2所示:结合组实习生在利于自我表达沟通方面、自身理论、实践能力的提高、利于判断性思维的发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实习生(χ2=10.639、9.263、10.261、7.968,P=0.000、0.008、0.000、0.0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n(%)]

3 讨论

诊断学是一门讲解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提出诊断的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医学生掌握各科专业知识的好坏程度[6]。翻转课堂把教师变成了促进者,并且可以使教师变成监督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沟通以及表达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目标教育的目的。目前,在学习形式多样化下,微课程可以将课程短少、情景化、实用性等优势满足医学生,并且针对学生的应求需要,提供便捷、可循环的学习资源[7]。而无线网络的普及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习的重点、热点以及难点,教师将其制作成微课程,传送至网络平台,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使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和情景化。

钱红等[8]研究表明,对超声实习生应用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相对比传统模式的实习生,其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和该研究相似。该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组实习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实际操作的成绩以及各方面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沉淀,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核成绩,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重复性及系统性,真正提高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结合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以及微课上对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敢于主动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考核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医学教育的步伐。

[1]钱红,黄民江,刘理静.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9(12):1674-1675.

[2]郭剑媚.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22):118-120.

[3]王燕,李国明,王欣,等.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1):3390-3392.

[4]彭彩碧,蔡俊伟.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203-204.

[5]毕方方,杨舸,徐倩,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7):5375-5377.

[6]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7]赵阳,罗宁斌,金观桥,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6,38(12):1787-1788.

[8]钱红,刘理静,武斌,等.微课嵌入探究式翻转课堂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46-48.

R192

A

1672-5654(2017)05(c)-0067-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5.067

2017-02-22)

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超声诊断学微课程的初步构建(JY20141095)。

罗娜(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超声诊断临床及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诊断学实习生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