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1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运行现状分析研究

2017-07-19 13:23孙昊明赵梦朱兆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床位数妇幼保健保健

孙昊明,赵梦,朱兆芳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

全国61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运行现状分析研究

孙昊明,赵梦,朱兆芳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

目的分析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行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妇幼保健机构 “大保健”服务理念下的运行和补偿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妇幼保健机构运行现状调查问卷》随机选取61个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2011—2013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规模和服务量有所提高,60%的收入来源是医疗收入,90%的支出项目是人员经费、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费用。西部地区的群体保健费用高于东、中部地区。结论制定合理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的配套改革,增加政府保健资金投入。

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现状调查

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妇女、儿童和围产期保健服务,承载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健康和母婴安全的繁重任务[1]。近年来,我国妇幼保健机构逐步明确功能定位,即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2]。但有关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行和补偿等政策还不完善,影响了其运行和发展。通过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行和补偿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妇幼保健机构 “大保健”服务理念下的运行和补偿政策建议,对于促进妇幼保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全国61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东部地区9个、中部地区24个、西部地区28个。

1.2 调查方法

将自行设计的《妇幼保健机构运行调查问卷》发放给参与国家妇幼保健机构培训班的61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由负责人带回机构后按照相关公开报表数据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情况、经济运行情况和政府补偿情况,其中群体保健项目的分析指标是根据基层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专家建议形成的。本次调研共发放61份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回收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72%。召开妇幼和基层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咨询会,听取了7位专家关于妇幼保健机构运行补偿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数据性质对数据进行构成比和率(%)的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

2.1.1 规模指标呈增长趋势 2011—2013年内编制床位数少于50张的妇幼保健机构有33家,床位数在50~100张的有12家,床位数多于100张的有14家。2013年卫技人员数少于50名的有25家,在50~100名的有14家,多于100名的有20家机构。3年时间内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各项规模指标均呈增长趋势。2012年调研地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平均建筑面积、平均业务用房面积和实际平均开放床位数的增幅分别为15.53%、23.51%和12.86%,指标增幅均高于2013年;床位数和人员数的增幅要比2013年低。总体而言,所有规模指标的年均增幅都高于10%,其中平均业务用房面积和平均编制床位数的年均增幅要快于其他规模指标。

2.1.2 就诊人次数增加 2011—2013年妇幼保健机构的门诊人次数最高分别为293044人次、340704人次和443828人次,保健人次数最高分别为86 826人次、106 119人次和108303人次,3年时间内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年平均门诊人次数分别为50 508人次、63 583人次和72 843人次;年保健门诊人次数分别为14894人次、17500人次和19320人次、平均门诊人次数和保健门诊人次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平均保健人次数占比的增幅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同时,虽然产妇出院人次数则呈现出上下波动的发展趋势,其平均出院人次数占比呈负向递减的趋势,但其占比仍然保持在50%左右。从年平均变化率来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诊人次数平均每年增长20.09%,明显高于保健门诊人次数的年均增幅,保健服务的开展仍然低于医疗服务。见表1。

表1 2011—2013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

2.2 调查妇幼保健机构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2.2.1 收入情况 2013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平均年收入为2 756.29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收入占24.75%,医疗收入占61.05%,其他收入占14.99%,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医疗行为。医疗收入中门诊收入占比与住院收入占比基本相同,在50%左右。

2.2.2 支出情况 2013年调研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年平均支出为1 721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公共卫生项目、急救急诊费用以及体检和自费筛查类服务项目,其中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45%,其次为基本建设支出,占20.8%,急诊急救费用和体检自费筛查项目费用占比不足5%,说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主要支出项目是人员费用,机构用于公共卫生、急诊急救和体检的费用占比少。见表2。

表2 2013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收入支出结构情况

2.3 调查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支出情况

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项目有孕前保健管理、婚前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和新生儿保健管理等20项,本研究从项目运营过程中所花费的经费进行分析[3]。

2013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群体保健支出的人员经费支出方面,东、中部地区实际支出低于需要支出,西部地区的实际支出超过了需要支出,培训费和差旅费方面东、中部地区的实际支出超过了需要支出,3个地区的实际材料印刷费用都超出了需要支出,设备配置费用的实际支出小于需要支出。包含人员经费在内东部地区的平均每服务人口需要0.8元,西部需要1.3元,其实际支出与需要支出相差0.1元,中部地区则相差0.12元,除去人员经费后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每服务人口需要支出费用分别为0.51元、0.69元、0.88元,实际支出费用分别为0.49元、0.52元、0.86元,最大相差0.17元。见表3。

需要支出:调查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当地的相关政策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计算得出的金额

3 调查结果讨论及建议

3.1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妇幼保健机构配套改革3年时间内各地区的妇幼保健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相应的补偿政策和软件设施建设上还未达到满意,在服务能力方面,应确保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队伍稳定。受编制所限,预防保健人员与临床医生收入差距大,大量业务人员流失[4],严重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议加快研究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下的人员编制标准。

表3 2013年不同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平均支出情况

在服务提供的组织管理方面,应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内部四大保健部的融合与改革。融合公共卫生与临床业务人员,促进妇幼保健连续性、周期性服务的开展,实行保健部部长责任制,将政府补助与机构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调动妇幼保健机构、各保健部及内部各科室开展防治结合服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确保妇幼保健机构政府投入的效率和各项补偿政策的落实。

3.2 政府补助收入比例偏低,重新审定医保相关项目

各样本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医疗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医疗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政府补助的增长趋势要高于医疗收入,但是政府补助占比仍然低于医疗收入占比,其他收入来源在两年间呈现上下波动的不稳定发展趋势。

尤其是门诊服务,大量保健类服务项目未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导致个人自费比例较重,加重了群众疾病经济负担,也导致了妇幼保健机构保健服务提供的不到位。因此,建议重新审定医保的妇幼保健服务目录,将成本效益好的保健类服务项目、妇女儿童特有的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从而提高妇女儿童的受益,降低妇女儿童疾病经济负担。

3.3 群体保健支出不足,影响群体保健服务质量

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的群体保健服务应完全由政府补助经费承担。通过对样本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进行经济分析,可以发现,包含人员经费在内平均每服务人口的成本费为1.2元,受到财政补助经费和妇幼保健机构本身经费的限制,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群体保健服务的实际支出仅为1.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体保健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政府补助资金不足,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功能规定保质保量的完成其群体保健服务职能,其群体保健服务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建议在政策缺失的情况下实施“两保三购买”的补偿模式,通过政府和市场的两种力量保证妇幼群体的健康[5]。

[1]傅葵.对妇幼保健院经营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3):57-60.

[2]康惠英,范晶,赵宁.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9):151-152.

[3]汪金鹏,罗荣,杨琦,等.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服务项目成本核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5):462-465.

[4]杨兰,仇杰,郭金仙,等.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15):2325-2328.

[5]王禄生,朱兆芳,王亚.大保健概念下的三级妇幼保健服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8):602-605.

R197

A

1672-5654(2017)05(c)-0178-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5.178

2017-02-27)

孙昊明(1988-),女,河南开封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健康传播理论研究,卫生政策大众传播研究。

朱兆芳(1980-),女,山东德州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服务体系研究,医疗保障研究,E-mail:zhuzhaofang@nhei.cn。

猜你喜欢
床位数妇幼保健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