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擘画旅游“大格局”

2017-07-19 10:39穆希
创造 2017年6期
关键词:云南旅游香格里拉全域

穆希

大手笔擘画旅游“大格局”

穆希

在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不断创新升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最大程度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旅游产业的终极追求。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2016年,全域旅游引爆全国。一场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变革拉开序幕。在云南,围绕“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这一目标,一批老牌景区深层次挖掘,重塑着云南旅游的张力;一批新兴景区不断涌现,丰富着云南旅游的表情;一些创新的旅游举措,颠覆着人们对传统旅游的认知。

引来大项目 撬动大发展

最近,一条消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占地3400亩的昆明万达文化旅游城欲落户昆明草海北岸,计划总投资320亿元,预计2019年11月开业。

这并非万达集团首次布局云南旅游。早在2013年,该集团就带着160亿投资来到西双版纳,打造“度假中国”的重点项目之一的万达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这个综合型文化旅游项目,是当时西南地区投资额最大、内容最丰富、创新度最高的度假项目,项目为开创云南高端旅游做出极佳示范。截至今日,西双版纳万达国际度假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也是目前西双版纳州接待游客最多的景区。

2015年9月,万达集团与云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宣布未来四年将在云南投资950亿元发展文旅产业,加上已经开业的万达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总投资将高达1300亿元,包括20个万达广场。

万达在云南的布局,可视为是云南坚持以大项目为抓手,大手笔谋划和推进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云南旅游要转型升级,核心是产品。产品的载体是项目,建好大项目是旅游快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云南一方面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产业的“短板”也十分清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需进一步完善;尚未找到一个城市能够成为全省的旅游集散地;景点资源过于分散,缺乏全域旅游的大规划和全局性;缺乏大企业的引领、大资金的支持,尤其是无法利用资本市场和互联网的优势。

着力打造一批可以引领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旅游大项目,从而带动旅游业的整体提升。云南从2005年启动旅游“二次创业”、2013年提出旅游强省建设,其中大资本、大项目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除了万达,雅居乐、世纪金源等大批一线地产巨头及全球酒店物业品牌都看好云南旅游市场,且出手不凡,动辄几百亩、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超级大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9月,已有数千亿元的资本进入云南旅游市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万亿元。

与此同时,云南城投、云南建投等本土实力国企集团也在纷纷布局转型文化旅游产业。以云南城投为例,其已在西双版纳、香格里拉等地布局有相当实力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和业态。

2016年4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3年内计划总投资4759.28亿元,重点推进6大类、177个旅游重大建设项目,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

进入2017年,云南省制订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方案,提出“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和大资金介入”的三大战略。

全域旅游战略,每一处布局都要由项目支撑。政策密集落地,外来资本加速进入云南旅游市场。

今年4月12日,历时近一年的准备,华侨城集团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云南文投集团在昆明正式宣布实现战略重组。这是云南省推动全域旅游的重大举措,创新地采用了央企、地方国企平台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对于云南旅游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在合作尘埃落定后,2017年华侨城将继续加深与世博、文投、城投三家企业的合作,落实今年起在云南逾千亿投资(含PPP项目)的投向和路径,全面启动云南全域旅游及产业升级,提升云南旅游的品牌形象。

来自省旅发委的一则消息称,今年一季度,云南旅游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确定签约和投资的项目总资金近千亿元。据了解,目前,中国旅游集团确定投资200亿元左右用于云南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上海复星集团已签约投资云南旅游项目2个,计划投资超过50亿元;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实业集团公司已经明确将在云南省内抓紧规划布局和投资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厕所。

大资本的进入,无疑将推动云南旅游业态多元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项目累加的量变,必将盘活域内资源,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带来云南旅游实质的大发展、大繁荣。

立足大视野 构建大联盟

旅游联盟,正在成为旅游发展中的高频词。

6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旅游部门在南宁签署《滇黔桂三省区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南宁共识》。根据共识,三省区将统一整理目前各自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相互借鉴,在示范区内统一执行;对三省区省际通道、相邻地区交通以及景区景点间交通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完善;实行旅游“一卡通”,方便游客。同时,三省区还将依托南昆、沪昆(贵州、云南段)、贵广(广西段)、贵南高铁沿线文化、生态、民俗等旅游资源,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合作开发特色优势旅游项目,联合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6月9日,2017年云南精品旅游线景区战略联盟会议在世界恐龙谷召开,石林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景区、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世界恐龙谷、普达措国家公园等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会议决定景区战略联盟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联合营销。

6月12日,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广联盟联席座谈会在昆明市举行。会上,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旅游部门及企业就2017年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整体工作方案,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广联盟的“一个品牌标识、一个品牌形象代言人、一首主题歌曲(MV)、一场推介会、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的“五个一”工程进行了讨论。为扩大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吸引力,2017商洽会的旅游产业馆专门设置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区形象展区,展示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联盟品牌形象和精品旅游线路。

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是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实践,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地缘优势十分明显,是先行先试的首选区域。近年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合作框架下,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交往日益频繁,与各国在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建设、旅游市场规范、旅游人员平培训、推进旅游手续简化等方面已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跨境旅游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巩固和拓宽国际旅游合作的新载体。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南亚东南亚到云南旅游的过夜游客约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一日游游客约570万人次,增长18%以上。此外,云南全境出入境人数达3717万人次,同比增长6.81%,其中出入境游客合计1181.60万人次,同比增长39.78%。

6月13日,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投资贸易洽谈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继去年南博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达成《昆明共识》后,今年的论坛提出了《昆明行动愿景》。各方倡议:与会各国争取尽快建立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成立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支持各国旅游企业、旅游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旅游协会之间的合作;在旅游标准对接、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安全保障、维护游客权益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等。

全域旅游时代,最大化地发挥旅游优势,单靠一个城市、几个景区的力量远远不够,只有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才能使旅游产业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倍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未来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区域一体化旅游联盟的建立,沿线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各区域的“合作、发展、互惠、共赢”。

西双版纳万达国际度假区

猜你喜欢
云南旅游香格里拉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香格里拉行
寻找香格里拉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云南旅游手机报正式开通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22条新规能否给云南旅游去病根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云南旅游乱象,政府早该亮剑
人类学视野中的云南旅游史①——兼论茶马古道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