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小人”与现实中的“矮人”

2017-07-24 15:59
新传奇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人种种族仙女

传说中的“小人”与现实中的“矮人”

在欧洲有许多关于妖怪、仙女、地精等“小人”的传说,他们有时挽救人类,有时又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些传说直今仍未褪色。而在现实的世界中,也真的生活着一群被称为“矮人”的神秘人种。

传说中的六种“小人”

妖精:喜欢用舞蹈迷惑人的小人 妖精是在北欧神话中频频登场的矮人,和人一样,只是身体比人小。他们比人类漂亮,是一个具有魅力的种族。除了因外伤及悲痛死亡之外,不存在寿终的事情。妖精非常喜欢在草地上跳舞,他们在草地上围成圆圈跳舞,这圆圈被称为“妖精之圈”。这被认为是在古代及中世纪的“神秘之圈”,很有迷惑性。

德瓦弗:守护地下矿物资源的小人 传说,德瓦弗是居住在德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中的小人一族。他们能够轻松地在地下移动,并知道一切矿物的所在地,且守护着这些地下资源。德瓦弗小人的身高比人矮,但结实健壮,留着长长的胡须。他们的皮肤是灰色的,看上去非常之老。他们一般3岁就成年了,7岁就会老去。

妖怪:住在荒野洞穴中好恶作剧的小人 这是以容貌丑陋而知名的小人种族。据说,原来是从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的裂缝中出现的怪物,而后分布在欧洲中部的荒野洞穴中。他们的皮肤是浅黑色或漆黑色,喜欢恶作剧,经常夜间随便拉走别人的马。然后骑着马在原野上兜风,次日,马被送回,然而马鬃上被他们结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结子。

丘陵人:穿灰色衣服与人友好的小人 最初,丘陵人是巨人,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小人。由于他们主要住在丘陵地带,所以被称为“丘陵人”。据说,丘陵人背上有个很大的瘤子,鼻子比较长,而且顶端像钩子那样弯曲着。穿着灰色的短上衣,戴着尖尖的红帽子。他们与人类亲切地来往,还会慷慨地借钱给人类。

仙女:住在美丽世界的恶魔仙女是身体逐渐缩小的小人。提到仙女,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她们住在美丽的世界,美若天仙,踏丝带而来,悠扬飞去。但也有人认为仙女是坠落人间的天使。根据爱尔兰的民间信仰说,仙女是从天上落下的天使的一部分,由于所犯的罪并不严重,所以并未被赶下地狱,只是允许她们住在地上。也有仙女是没落的古代诸神的说法。其身体小是因她们丧失了体力,才会缩小。

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头大腿短、皮肤暗黑、鼻宽唇薄、头发鬈曲、体毛发达,依靠狩猎采集为生,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图为中国记者(左二)与俾格米人一起合影

地精:在地下移动的小人 地精就是“地的精灵”。最初使用这些名称的是16世纪瑞士的医学家、化学家帕拉切尔苏斯。他称,地精是人类小型化的变种。身高约40厘米,他们住在地下,不太关心人类的事情,据说他们“能像鱼在水中移动那样在地中移动”。帕拉切尔苏斯把地精这个单词作为“侏儒”的同义词使用。所谓侏儒是在希腊神话中登场的小人族。他们身高约30厘米,据《伊利亚特》记载,侏儒族居住在大洋南岸。侏儒族和地精被视为是同一小人族。

现实中的四种“矮人”

上述的“小人国”传说至今也未褪色,它们在人们的想象之中继续美妙地活着。而在现实中,还真的生活着一群被称为“矮人”的人种。

俾格米人 在非洲刚果河畔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平均身高只有1.3米左右的人——俾格米人。他们依靠狩猎采集为生,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如今俾格米人泛指所有种族成年男子平均高度都少于150厘米或155厘米的种族。

俾格米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以及亚洲的安达曼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大洋洲某些岛屿。他们居住的屋栩只有1米多高,栩子的顶上盖着树叶,地上铺着芭蕉叶。

俾格米人把森林视为“万能的父母”。他们不允许砍伐生长着的树木,枯干的树枝能用来取暖或做饭。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俾格米人8岁时即发育成熟,就可以结婚。

布须曼人 在非洲南部地区还生活着一群被称为“矮人”的人种——布须曼人。这也是一个靠原始狩猎生活的民族。布须曼人最高的女人只有1.38米左右,而男人最高也不超过1.60米。

尽管布须曼人身材矮小,却能用自己制作弓箭,涂上森林中的一种植物的毒汁,用来捕获大象。他们过着游猎的生活,但也常被捕捉,然后送到别的种族的王宫中作为奴隶,或成为供人开玩笑的小丑。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传统语言,主要生活在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安哥拉沙漠中的干旱地区,文化程度只相当于我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布须曼人属于什么人种类型,截止到今天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尤卡斯人 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交界处有一个叫作耶瓦的小村庄,这里住着罕见的“小矮人”,名叫尤卡斯人,这种人身高只有80到90厘米,最高的也只有一米左右,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森林里,以野果、兽肉为食,穿的是树叶和兽皮,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也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他们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和高山。

延庆古崖居 在延庆西北山区峡谷中有一百多个神秘的穴居地,被后人称为古崖居。这些洞穴房间高度在1.7米到1.8米之间,而且样式丰富:有单间,有里外套间,甚至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结构。

洞内凿有石灯台、石灶台、石坑、排烟道、气孔等,布局合理;围绕着谜一样的古崖居,众多考古学家在不停地追寻着答案,不过在历史文献中,我国矮人族的传说似乎很少,没有任何与这些石屋相关的记载,石屋里几乎什么也没留下……

“小矮人”是如何形成的

对化石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不同时期的祖先,身高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从来没有真正证明矮人族存在过,就是说,远古时代还没有发现存在过如此矮小的人种,那么,“小矮人”是怎么形成的?

营养说 有些科学家提出营养说,他们认为“小矮人”是营养不良引起的人种退化造成的。例如布须曼人在历史上曾受到实力非常雄厚的强大邻近民族的侵略,他们被赶出家园,逃入森林,由于没有种植业,加上森林自然条件艰苦,他们长期缺乏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种发生了退化。

为了适应食物贫乏 据考察,布须曼人有一种其他民族所没有的进食习惯,他们非常能吃,也非常能挨饿。探险家们在考察中发现,他们一顿饭能吃好几斤肉、几十个香蕉。摄取这么多的食物,只能躺着让食物慢慢消化。

人类学家认为,这种暴食现象正是为了适应食物经常短缺所造成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吃不饱的时候就挨饿,有东西吃的时候就拼命地吃饱,这样就比较容易熬过饥荒。同时,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身材矮小的人反而因消耗低而容易生存,因而身材矮小的人就得到了选择,而身材较高的人因消耗最大而被自然淘汰。

因为生理机制有些科学家主张,“小矮人”变矮是因为其内在的生理机制所造成的。美国盖莱恩斯维尔大学的梅里米研究布须曼人身体中的一种生长激素,发现这种激素与人类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小矮人”血液中这种生长激素只有其他正常人种的三分之二。

梅里米认为,这种生长激素的分泌功能障碍,是他们成为“小矮人”的主要原因。但是,“小矮人”身体内部的生长激素为什么变少,是种族原因还是营养原因,还是生存环境造成的结果,目前无法确知。

自古就有 有些人类学家认为“小矮人”是自古就有的,他们推测,在非洲南部和偏东部地区考古挖掘中个子较小的古人类化石代表着“小矮人”的祖先。民族学家乔治·西尔伯埃认为,“小矮人”的祖先在遥远的古代就生活在南非和東非。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小矮人”历经多少历史年代才变成了矮人?他们祖先的身高情况如何?这些都是人类学家正在努力破解的谜题。这些问题的解开,不仅将使“小矮人”的历史真相大白,而且对人种形成和变化年代具有十分重大的参考价值。

(《奇闻怪事》2017年04期)

猜你喜欢
人种种族仙女
小妖怪和小仙女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姐妹三人种芝麻
一斤干饭,九两苹果——“十六连丰”后,陕西人种啥?吃啥?
我是黄种人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跟踪导练(一)3
仙女流行图鉴
红衣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