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何以为“有罪”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2017-07-24 15:59
新传奇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有罪定罪被告人

律师何以为“有罪”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从宪法上看,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律师表示这是宪法唯一明确提及的律师业务。除此之外,刑辩律师不能以独立辩护自居去随意处分委托人的实体利益和程序权利。

如果律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诉讼经验认为无罪辩护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对被告人不利,那么律师会与被告人一起分析各种利弊,由被告人对有罪辩护还是无罪辩护做出最终决定。

只要能达到辩护的目的且辩护的手段合乎正当程序,无论哪种辩护,都可以存在而且必须被容忍。即使律师自己相信经辩护后被无罪释放的被告人真的有罪或者公众普遍认为他有罪。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一个“事实上”(打引号是因为这里的事实上不是经程序由法官证据裁判认定的法律事实,而是所谓的公众普遍认为的自然事实)有罪的人,之所以能在正当程序中脱罪,除了法官徇私枉法所致这种不可接受的情形外,有不止一种可以合法判决无罪的情形。

比如,在取证方法上警方或控方犯有致命的错误(这种情况在世纪诉讼辛普森杀妻案中就出现过),律师申请检察院或者法院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原本的控方,转为程序违法的被控告方,司法组织对原本的被告方提起的程序违法之诉进行程序性审查,结论很有可能就是司法认定取证方法非法,定罪证据被依法排除,结果往往是定罪证据不足,当然不能定罪。

又如,虽然定罪事实都有证据证明而且证据也都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但是综合全案情况无法排除合理怀疑,如果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那么依法也只能做无罪判决。

这些情形(排除非法证据致定罪证据不足而无罪,无法排除合理怀疑致案件不能达到法定证明标准而无罪),不仅是我国2012版刑诉法的明文规定,也是目前各国立法大都有的选择。之所以成为各国通例,是因为,如果允许对公众普遍认为有罪的人以错误的方法定罪判刑,或者对虽有定罪证据但案件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被告人定罪判刑,或者对根本就没有定罪证据但不知何故大家却普遍认为有罪的被告人定罪判刑,那么我们同样也会让有罪的人逍遥法外,因为只要公众普遍认为他无罪即可。

在司法诉讼实践中,律师辩护的不少疑难案件,情形大抵如此。不能因为纠结而放弃法定职责和合同义务。否则就是把个人的价值观凌驾于当事人权益和法律制度之上。

其实,以个案的结果为正当程序祭旗,在无法两全时,法庭也只能如此:坚守程序正义。因为法官知道,唯其如此,方能督促检察官和警方尽量不犯错误,尽力承担排除合理怀疑的义务。因为容忍检警的错误,降低证明的标准,带来的绝对不止“事实上”有罪的个案当事人逍遥法外,还有可能使无辜者锒铛入狱甚至被判死刑。

(法制网)

野生动物伤人谁补偿

检索最近10年的报道,黑熊袭人致伤、致死、扰民的事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黑熊袭击人的事件一直存在,特别是四五月份,黑熊冬眠结束,开始觅食。而此时也正是东北农业生产开始的时候,特别是这几年禁止随意砍伐,国家倡导林下经济,林区的老百姓开始种山野菜,采集木耳、蘑菇,人与黑熊相遇的概率加大。

冲河林场的工作人员殷从信曾受到黑熊袭击,在他受伤后,冲河林场场长姜玉勤查阅了大量资料,“跑到资源科、社保部门、总工会都问了,始终没有找到国家对突发性的野生动物致伤事件在补偿上有什么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调查发现,目前,全国有云南、陕西、吉林等8个省级政府对外公布了野生动物造成损害的补偿办法。

殷从信所在的黑龙江省还没有相关办法出台。黑龙江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多年前林业厅曾计划出台这样的政策或立法,但调研发现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但这方面不好办。

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林业厅相关的业务处室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法给出具体实施的时间表。

(《新京报》2017.5.26)

案例解读

孩子偷买手机家长能否退货

近日,南京市民李先生发现,13岁的儿子小李背着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当时手机店的工作人员没同意,他们认为手机已经使用过,并且没有包装,已经没办法按要求退货了。”李先生说,原来孩子为了隐瞒买手机的事情,当天就把包装盒说明书都扔掉了,只保留了手机。随后,李先生联系了消费者协会。

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13岁的孩子只能进行与年龄、智力相匹配的民事活动,手机毕竟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标配或学习工具,按照《合同法》,家长有权退货。

最终在调解下,商家同意退货,但由于已经没有包装,因此要支付300元的折旧费。双方生达成了一致。

(《扬子晚报》)

谨慎对待“清粉勿回”

有不少朋友的微信可能都收到过清理僵尸粉这种消息。实际上,这增加了账号发生意外的风险:

1.微信控制权拱手让人,个人隐私完全暴漏给他人,诸如工作、身份、联系方式、好友关系、财务信息等,都可能被第三方获得,并出售给售卖个人信息的黑产;

2.个人关系链完全被轻易获取,这些清粉人员,分分钟变成骗子,利用你的关系链去仿冒你来骗亲友钱财,或者败坏你的名誉;

3.甚至微信支付的资金也有可能被他人盗用;

4.帐号有明确使用外挂记录,有可能导致帐号被封,影响正常使用。

而且,这些僵尸粉工具外挂,会不断骚扰你的所有好友,并在发布测试删除消息时也用链接或者微信号的形式来做自我推广,将会使更多人上当。

(人民网)

猜你喜欢
有罪定罪被告人
缺席审判制度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基于贝叶斯解释回应被告人讲述的故事
来 都 来 了
检察机关3年刑事抗诉近2万件
间接处罚之禁止——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中的赔偿因素为中心展开
论被告人的自主性辩护权
论被告人的阅卷权
应验吧
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