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幸福点灯人

2017-07-24 23:18黄丽君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育

黄丽君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这既是教师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为学生创造幸福的过程。我们说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教育人,都是点燃人。点亮心灯,照耀自己也照亮别人!

重塑职业内涵,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形成爱教乐教的幸福教师文化

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过,人人都希望幸福,没有一个人不想幸福。恩格斯认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并认为是“无须加以证明”的“颠不破的原则”。人在社会中劳动和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他有很多的目标和追求,其中对幸福的追求则是人生的主要理想。面对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严重的教师群体,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新唤起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找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努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幸福。

为了让老师有追求的方向,明白幸福教师的内涵,我们提出了幸福教师的六个目标:会微笑的教师、会宽容的教师、会健康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有研究的教师、有追求的教师。为了达成目标,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提升职业幸福感。有学者指出,教师有三种境界:一是把教师作为职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付出劳动、交换薪酬、养家糊口的谋生之所。二是把教师作为事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他们渴望来自他人尤其是学生的肯定,工作往往会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关系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成就感。三是把教师作为志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作为信仰,视为意义之旨归,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对于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使他们通过学生的卓越发展,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和扩充。

为了让老师们达到第三种境界,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播种教育的理想。每月的教师培训活动成为了我传播思想的有效平台,每次培训班上我都会为老师们讲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斯霞、霍懋征等教育名人的故事成为了老师们思想成长的“催化剂”,那些长期扎根山村不计个人得失的最美教师的故事成为了老师们思想成长的源头活水。

二是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专业成长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而且意味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便会在这种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精神上无限的幸福之感。这种精神幸福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物质幸福无法比拟的。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高,他就能够更多地得到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等,从而铸就幸福。为此,我把建设学习型团队作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切入点。

三是注重师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有人说,德才兼备德为先。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一个人的德行是他人格魅力的晴雨表,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讲,优秀的德行尤为重要。他的言行可以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他面对的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教师用心培育的人,是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是未来中国的主人。也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和崇高,他才会赋予教师这一职业更深刻的内涵,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生心中的名师,成为学生心灵的按摩师。当教师成为了学生心中的名师、社会认可的名师,他就是一名幸福的教师,就会深刻地领会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真谛,因为他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意义的,桃李的芬芳是教师最大的收获和快乐。为此,我们特别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每年为老师们专门设立了一本《师德修养足迹本》,时刻感受师德的内涵与价值。

创新教育教学,培育幸福学生,形成乐学善思的幸福学生文化

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成长,在成长的路上享受教育的幸福,从而成为最好的自我。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快乐的、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更要培养孩子学会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此,我们确定了幸福学生的六个目标:健全好人格,锻炼好身体,养成好习惯,培养好特长,谈吐好语言,书写好汉字。为了达成目标,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了幸福课程体系。

我们构建的课程,包括弘美德育课程、尚美基础课程、激美拓展课程。比如激美拓展课程,我们以体验为主线,开设了每天“快乐九事”活动:每天一歌、每天一诵、每天一读、每天一劳、每天一站、每天一跳、每天一讲、每天一记、每天一善。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每年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合唱节活动。为了培养學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谌赛男老师墓;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举行慰问演出;组织学生参与“走进桃花江”活动,了解我县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枯燥的、单调的,他们爱学习,享受学习,享受幸福。

学生要发展,评价与激励是关键。为此,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自我激励性评价的研究,让学生从自我定位、自我申报、自我规划、自我活动、自我展示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需要,把养成良好习惯等内化为自我需求。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最好的办法是自治。因为孩子们喜欢当家作主,喜欢主动发展。于是我们把学生的管理权交给了他们自己。我们建立了学生自治团队。学生自治团队由校长助理团队和少先队干部团队组成。校长助理团队的职责是管理学生日常行为与教师的日常行为。同时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的意见。而大队干部注重班级的日常管理的督查,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学生的方方面面均由孩子们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方式减轻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更关键的是把孩子推到了学校的主体位置,这样孩子们便可以在自我管理中不断成长,不断规范言行。而校长助理团队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更能够理性地观察学校的问题,推动学校的决策。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教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