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研究

2017-07-31 21:29李顺才邢邦圣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嵌入式课程体系校企

李顺才, 邢邦圣

(1.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圣理工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2.江苏师范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教学研究·

车辆工程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研究

李顺才1,2, 邢邦圣2

(1.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圣理工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2.江苏师范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内涵是紧密实施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人才。我们根据已有的分类分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联合构建该专业嵌入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岗位见习、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设计嵌入式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课程体系;分类分型

1 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直接有效的实施方案,也是教学运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目前,全国有150多所高校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各高校的研究基础及依托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培养方案也各有所异。如,大连理工大学采用车辆工程专业的 “国际化基础层”“国际化提高层”“国际化创新层”的“层次递进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1];宁波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建立了1条主线、3个能力层次、3个模块的“133”培养模式课程体系[2];西南交通大学[3]研究、调整、重新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机车车辆人才培养的要求;齐齐哈尔工程学以培养“企业预备队”为目标,[4]以车辆工程专业与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的合作为切入点,探索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改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模拟工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对校企合作、理论实践一体化及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重要补充;[5]山东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探索了构建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生课内课外实践活动体系、学生实践活动评价体系;[6]山东建筑大学以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两个方面改革,形成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7]安徽工程大学利用区域优势,研究了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技能培养体系和综合素质培养体系3个部分。[8]

为了培养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高校都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

2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是高校与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制定专业改革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要求、办学条件及专业规范等,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的资源,将更多的实践应用嵌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并将现实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9]杨玉珍[10]、张宁[11]、李顺才[12]、陈玉明[13]对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徐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高铁及城轨车辆人才的需求,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基于现有机械大类的专业基础,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铁列车工程方向)专业,平均每年招50人左右,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成功申报车辆工程专业,2016年9月招生。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基础,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具备宽厚的机械设计制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高铁与城市轨道车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高铁与城市轨道车辆工程领域从事高铁与城市轨道车辆设计、制造、检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学校2014版人才培养计划编写要求,制定了“352”分类分型(30% 的“拔尖创新型”、50%的 “复合应用型”和20% 的“国际化”) 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设置三大选修模块形成不同的培养规格。但考虑到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对试验教学及实习实践的条件要求独特,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培养培养车辆工程创新人才的目标。故学院拟与上海铁路局南京动车运用所、南京南动车运用所、合肥南动车运用所等企业开展新型校企合作,制定车辆工程专业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学校有“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每年安排学生在南京动车运用所、南京南动车运用所进行生产实习。

3 车辆工程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在学校原有的分类分型培养计划基础上,构建培养所需的嵌入式课程体系,实施嵌入式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基于篇幅关系,本文只基于图1所设计的嵌入式方向探讨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内容。

图1 嵌入式培养的思路

3.1 课程类型与结构

如表1所示,课程类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程、交叉与个性发展课程和第二课堂,其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

课程结构:第一层为通识课程,第二层为大类平台课程,第三层为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

3.2 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如图2所示。

表1 课程类型、结构

续表

图2 课程体系配置流程

设置三大选修模块形成不同的培养规格,有共有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安排在第4~6学期上课;分类培养的模块选修课(8学分),如图2所示的3个模块(模块1拔尖创新型、模块2复合应用型、模块3国际化型),课程安排在第7学期上课。

3.3 嵌入式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对部分专业课采取嵌入式教学,由企业安排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来校讲学,如:企业管理、列车总体与转向架、列车牵引传动与制动、轨道车辆检测技术等。

校内“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设有动车组转向架修检工艺培训系统、模拟驾驶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机械振动测试系统,一些专业理论课可直接在该实验室进行。如:动车组设备、列车运用与检修、车辆系统动力学等。

实习课程:1年级暑假1个月的体验实习采取分散实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徐州机务段、南车青岛四方、上海铁路局南京动车段实习;大学2年级暑假的岗位见习学生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上海铁路局南京南动车运用所、徐州达一锻压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小天鹅、洛阳一拖等地。

第7~8学期5个月的岗位实习,采取前2个半月集中实习、后2个半月分散实习方式:由学校选派指导老师,分别在洛阳一拖及南京南动车运用所,两个实习地点交叉进行。一半学生在洛阳一拖、一半学生在动车运用所,实习一半时间后,然后再对调实习地点。

毕业设计:一定要有企业及学校2个层面的指导教师,并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封面上体现出来;在实习后期可以结合毕业设计同步进行。考核评分需由两个层面的指导老师分别给分,并写评语。答辩时邀请一定数量的企业技术人员参加。

此外,我校的车辆工程专业还双聘了教育部长江学者、车辆工程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李芾教授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领域长江学者史铁林教授作为特聘教授,指导和引领车辆工程专业的建设。

4 结束语

顺应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及徐州城市轨道建设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基于已有基础申报车辆工程专业并于2016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由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及工程性强,文中探讨了该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嵌入式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需要校企联合兴建嵌入式教学基地,联合培养双师型师资,为了适应国家高铁“走出去”的建设需要,我校还应与企业联合,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1] 常颖,李晓东,赵剑,等.车辆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1):202-208.

[2] 魏建伟,胡如夫,崔仲华.车辆工程专业“133”培养模式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26(1):88-91.

[3] 李慕尧,丁军君,李芾,等.新时期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197-198.

[4] 宋华.产教融合培养“企业预备队”的实践与思考: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10(2):14-16.

[5] 陈善球,唐焱.车辆工程核心课程先进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研究, 2016(5):141-142.

[6] 李增勇,谢宗法,彭伟利.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探索[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50(9):35-38.

[7] 闫法义,吴亚兰,郑忠才,等.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30(5):5-10.

[8] 高洪,胡静丽,柳剑玲,等.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学理论,2010(24):260-262.

[9] 马晓芸.基于社会需求的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5) : 130-131.

[10] 杨玉珍.高校社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九型分类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3(1) :129-131.

[11] 张宁,方法林,尹立杰.行业需求视角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1) : 86-89.

[12] 李顺才,邢邦圣,刘福义.基于行业需求的高铁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23-26.

[13] 陈玉明,刘玉霞,唐凯娥.基于“校企融合”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2014(4):290-291.

责任编辑:何玉付

Research on the Embedd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System for Vehicle Engineering Specialty

LI Shuncai,XING Bangsheng

The connotation of embedded talents training is expounded to b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jointly develop training programs and train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the professional embedded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un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and the embedded training requirements are designed in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job trainees,job practice,and graduation design.

vehicle engineering specialty;talent training mode;embedded;curriculum system;classification

2017-03-15

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 车辆工程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6YB074)、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机械类专业材料力学实验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621)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研究”(编号:B-b/2013/01/010)研究成果。

李顺才(1969—),女,湖南双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U467,N41

A

1671-8275(2017)04-0044-04

猜你喜欢
嵌入式课程体系校企
Focal&Naim同框发布1000系列嵌入式扬声器及全新Uniti Atmos流媒体一体机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