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与影的边界

2017-08-03 19:12
数码摄影 2017年7期
关键词:摄影

我们身处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摄影工具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成为影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人人都是摄影家”的宣言则开始将摄影构建为时代的剧场。拍摄者成为了可被随意取代的角色,甚至摄影也成为可被随意替换的媒介,但大多数拍摄者依然为瞬间的凝固的“美”所感动,在机械复制的轨迹里反复,仿佛摄影唯一的任务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来宣告自身的在场。同时,我们却总能看到作品间共存的相似性,創作者在积极追求真相的过程里不断为自己筑起华丽的高墙,摄影被牢牢地钉在表面的客观世界,局限着它在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我们似乎忘了问自己,摄影到底是什么?摄影还有可能是什么?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另存为……/Save As……》影像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6日——6月30日

艺术家:春熙、崔钊、蔡颖莉、陈醋鱼、陈海舒、范丁月、何博、刘影、曾瑞、秦浩然、汪润中&黄乖儿、王一山、吴恼厮

策展人:曾瑞、吴雨航

主办:第三实验室

地点:重庆市江北区龙湖新壹街2号楼2306

作者:春熙

《“惊梦”——“第三夜,我就趴着不动”》

作品阐述:

这个项目通过对梦的解释,来探讨摄影与文字,虚构与现实间的关联。我希望通过综合呈现来构建一个场景。创作起于和一个诗人朋友的聊天,他有很多奇怪而又浪漫的想法,我们谈到了梦、弗洛伊德、拉康之类,随后我又请他写了七个梦境。在这里,摄影更像是一种解梦的方式——梦本身是含混不清的,而记忆也是不真实、不可靠的,它在不断演绎和不断消失。

他在叙述梦的时候已经是过去时(而在此期间可能又有新的故事被加入其中),我用图片和文字来重新建构了这个梦境,它是片段式的,因为在这里它只是一个梦的论证材料。

作者:崔钊

《“No.32”第二章》

作品阐述:

这个作品是我“NO.32”系列作品中的一个章节,它是由一个小学的黑板留言来展开叙事——从外部的现实世界到我个人的内心世界来进行一种递进式的探讨。作品的雏形则源自我童年时玩的游戏——俄罗斯方块。作为一款很经典的游戏,它有一个完整的运行规则,这个规则和我们的现实世界又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这种“格格不入”却恰好是一个切入的“契机”,它让我从关注外部世界开始转向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因为我相信艺术生产最原始的动力是来源于自我的内心,它们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折射。

作者:蔡颖莉

《≠》

作品阐述:

2016年至今在全国各地收集并扫描了4413张照片——收集工作仍在继续。摄影在中国状态最好的时代是摄影未普及家庭之前和傻瓜胶片相机流行之初——二十多年前,家中一些拿来悬挂装饰或使用的照片;二十多年后,从家中各个角落拾遗到这些照片的底片。

作者:陈海舒

《Zona Rossa》

作品阐述:

以维苏威火山为样本,探讨了“危险”这个概念是如何被人类社会定义、感知、再现和应对。混合使用多种视觉材料,“Zona Rossa”从不同角度再现了维苏威火山的多重属性:它不仅是自然物,同时也是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和科技的操作对象。书的主体是一份意大利民防部于2001年发布的维苏威火山应急预案附表,该附表包括维苏威火山喷发的预警级别,红区、黄区和蓝区内的居民人口、交通情况和逃生路线规划以及灾后移居规划等内容。照片则来源于陈海舒2012至2015年间对维苏威地区的数次造访拍摄。书中的视频截图取自1944年喷发的影像资料和各种关于维苏威火山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夹页内容截取自古罗马政治家小普林尼描写庞贝灾难的两封书信。

作者:陈醋鱼

《在长安》

作品阐述:

我居住的这个地方,现在叫西安,在古代,被称为长安。

这里曾经是中国13个朝代的首都,周、秦、汉、唐,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时刻都在这里建都——文明不断被建立,又不断被摧毁。在这块土地的下面,重重叠叠了许多层废墟。城池,曾被无数帝王反复征服;风景,曾被无数诗人反复歌咏。然而,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城市在千年之后,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所有历史的存在都被埋没在了地下,彻底地告别了过去的辉煌。

作品由两部分组成:古典与现在。两千年前的帝王宫殿、陵墓废墟与现在的城市和村庄并列着,这里的过去与现实已经完全不同,它充满了裂缝,也许在某时某刻它们又会神奇地重逢。而我每次出门,在每一条大路、小道,东西南北,在每一处,每一个方向,都会通向一处遗址或废墟。

作者:刘影

《与他们在一起的九天九夜》

作品阐述:

我很怀疑创作的来源是起始于某种灵光一现的刹那间的感应,所有的“灵感”其实都是酝酿已久,只是借由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展开而已。这个创作项目是延续了我本科论文课题的研究方向——“行为摄影”。我做了两组关于这个课题的项目,其中《与他们在一起的九天九夜》这个作品是从摄影本身出发,但我将那度过的九天看作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特殊性高于生活,或者本来就属于生活。

作者:王一山

《缓冲》

作品阐述:

“缓冲”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作品。这和我每天使用互联网在Instagram上分享图片有关。我在美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在Instagram上面分享图片,但当我回到中国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Instagram被屏蔽了,我必须使用VPN才能进入此系统。当我开始用VPN进入我的Instagram的时候,系统通常会等待很长的时间来缓冲图片,在缓冲的这段时间里,Instagram上的图片看上去非常模糊而又神秘,有时候就像是一幅极简主义的油画,抽象的图片或者是无法定义的人像。

作者:范丁月

《Spontaneity or certainty?》

作品阐述:

这是一个由行为和影像组成的作品。视频是在城市街道的背景下,由相机挥舞出不同的形状来形成最终的图像。行人的各样行为,生活中无意识的动作,看似随机的偶然,就像最终呈现的未完成的方形,扭曲的圆……但所有的琐碎行为的背后都被一条隐形的规则所控制着。视频中所呈现的“方形”是理论上的“方形”,但不能被看作现实意义上的方形,因为在最终的图像上方形是不完整的。那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方形呢?没人知道。在随机性和必然性之间,所有的物质都被这种隐形的规律所牵引,这条规律就是视频中描绘各种图形的完整过程,意在呈现自发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秦浩然

《断》

作品阐述:

从“Pix In Pix”的马赛克模糊图像开始,到“夜间”的闪光灯直射被摄物,我一直在寻找影像的多种可能性,探索故障影像的意义。

17岁离开家出外求学,21岁这一年休学漂泊在外。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发现“家乡”的概念变得愈加模糊。在异乡的街头不断地拍摄,试图用片段式的街头影像来拼凑,凑起来“断”的家乡。

作者:汪润中&黄乖儿

《一本精神分析辞典》

作品阐述:

正如梅洛?庞蒂所说:“身体是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的方式”。在我们的身体作为弗氏理论缺失之样本的基础之上,我们把《精神分析辞典》里所有性别歧视的、恐同的(及歧视同性恋的)、男权至上的词汇用白色标签标出,然后扫描并制作成能够紧密附着在皮肤之上的影像贴纸。在将这本辞典转换到身体皮肤上之后,我们的身体在破坏了这本辞典和它的权威性的同时也象征地承载了辞典和它代表的理论语境。接下来,我们又以一种多点透视的扫描方法(而非单点透视的摄影方法)对身体之上的并被身体所破坏的书本影像进行仔细的考察,从而制造出这些与寻常观看身体的视角全然不同的、扭曲的但同时又是窥探式的影像,我们旨在用自己的身体对《精神分析辞典》所代表的“教条主义”进行反思和纠偏,迫使观者在观看被破坏的辞典内容的同时也窥视着我们身体自身的细节。

《一本摄影书》

作品阐述:

这个项目是对苏珊桑塔格著名的《论摄影》一书进行了挪用、消解以及似是而非的再创造。全书中除“摄”与“影”之外的所有文字、图像都被尽数铲除,留下了幽灵一般的“摄影”文本及摄影媒介独特的(幽灵一般的)痕迹。那么,这是一本书还是一个物件?这是一本匿名者的宣言还是“作者已死”?这是对摄影的反复强调还是一种被盘剥后的缺席?

作者:曾瑞

《臆想实录》

作品阐述:

时空无序地流动

什么都不确定,也无法确定

那一瞬间,或者说,每一个瞬间

都在询问自己:

我在哪里?是否存在?

仿佛海中的礁石,看人間从身边流过能够留下的,竭力留下的

不过是残存的记忆

作者:何博

《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作品阐述:

2015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巴黎总部遭到突袭时,我正坐在卢浮宫的咖啡馆里刷朋友圈。那一刻之后的很多天里,抓捕、巡逻和稍后的大规模游行成为新闻的高光点,而政治家、学者、艺术家以及其他民众之间围绕恐怖主义、移民、宗教和殖民地问题的论辩和争吵更让我难以释怀。在那时,我深切的被一句话所震动,那是在事件中遇难的《查理周刊》元老Cabu的一句话:“有时候笑会伤人,但笑、幽默和讽刺是我们唯一的武器。”对于此言,不存在认同与否,重要的是它让我对“暴力”及其背后繁杂的影响因素产生了一种表达障碍:太想说些什么,却难以开口——所言总是片面的,而片面将阻碍后续的表达。

人已去,遇难者也好,加害者也罢,沉默的他们再难与众人言。借着这回的创作机会,翻找着近几次事件受害者的Facebook,加关注的按键鲜活,但再无意义。无可交流,如鲠在喉。

作者:吴恼厮

《微芒》

作品阐述:

该作品是将废弃删除的旧照片重新整理归档,再把二维的照片构建为三维的模型。在这个三维空间之中,废弃旧照被重新观看。照片里的人与物都被抽离了出来,幻化成光点和碎片,并且它们在此空间内是可以随意运动变换的。我无规律地将这些点状图像进行旋转缩放,然后重新截取,“无用”的旧照开始闪烁新的光芒。

猜你喜欢
摄影
摄影精选
梅(摄影)
摄影冷知识知多少?
夜垦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