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基于东北1996-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2017-08-09 09:55檀楠楠倪克金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贡献率生产率

檀楠楠 倪克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

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基于东北1996-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檀楠楠 倪克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

本文利用1996年—2015年东北黑、吉、辽三省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采用索沃残差法,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计东北三省全要素增长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东北三省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并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认为东北三省TFP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本文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应该首先提高TFP,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促成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动力;提升人力资本的潜在增长动力;保证资本等实体要素的基础支撑力。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

1、引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区,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南沿海经济的迅速腾飞以及对传统国有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东北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关于“东北衰落”话题在2015年下半年再次引起广泛热议,在中央投入了持续十年之久、规模庞大的经济振兴计划后,东北经济再次出现严重的衰退,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速为2.6%,排名最后;黑龙江GDP增速为5.1%,排名倒数第三;吉林GDP增速为6.1%,排名倒数第四。面对东北三省普遍不佳的经济表现,外界关注,其中原因究竟何在?那么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什么水平?存在着什么差异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怎样的?因此,对东北三省全要素增长率及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调整东北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了1996-2015年东北三省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单位根与协整分析技术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出东北各省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含义与启示。

2、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简介

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是估算全要素生产率两大常用方法。参数法又分为索洛残差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非参数法则主要是以DEA为代表的确定性生产前沿模型法。本文在估算东北三省全要素生产率时采用目前最基本和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索洛残差法。生产函数选用广泛采用的两要素(资本和劳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3、模型的建立

3.1 生产函数模型

产出增长是通过增加要素投入以及通过源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能力更强的劳动群体实现的。为此,假设劳动(L)和资本(K)是仅有的重要投入。

假设东北三省的生产函数是:

其中,Yit,Ait和以及分别表示第i个省第t年的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αi(0<αi<1)和βi(0<βi<1)分别表示第i个省的资本弹性和劳动力弹性,为引入的随机干扰项。

变形后,就可以推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计算公式

FA=1-αFK-βFL

3.2 面板数据模型

一般的单方程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可以表示为:

Yit=αit+βitXit+μit(i=1,2,3,t=1,2,3,…20)

其中,n是截面样本点个数,T是时序期数。随机扰动项μit满足相互独立、零均值和等方差等条件。面板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类型:混合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在分析时需要通过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检验来确定模型的具体类型。

4、面板模型估计

利用因变量Ln(Y/L)和Ln(K/L)自变量,建立变系数面板回归模型,利用OLS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面板数据回归结果非常好,各统计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进一步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东北三省资本投入产出弹性均大于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1996-2015年间,吉林、辽宁的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较高,都在0.7以上,说明这些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以资本的密集投入为特征,其产业进步程度建立在一定资本拥有水平基础之上。

表1 1996-2015年东北三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5、东北三省TFP及其增长率和贡献率的估计以及省际比较分析

1.从1996-2015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来看,三省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的差距。辽宁以0.336居首,吉林以0.308紧随其后,而黑龙江省则以0.219排在最后。东北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仅为0.287,均低于东部地区的TFP均值0.490和中部地区的TFP均值0.374。仅稍高于西部地区的0.273。

2.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东北三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均值仅为0.27,低于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均值0.372,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0.7。可见,技术进步在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很低,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6、政策建议

第一,促成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动力。政府应继续加大公共教育和科技等投入,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层次完善体制,不断提高资源配置和运用的效率,提升技术进步率;企业应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促使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提升人力资本的潜在增长动力。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强省际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从而调整就业结构。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大批高素质人才,在各产业领域优化技术工人、高级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结构比例,从而激发人力资本推进经济增长的强大潜在动力。

第三,保证资本等实体要素的基础支撑力。未来一段时期,实体资源要素投入依然是东北经济稳增长的主导途径,当前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仍然要发挥资本、土地等要素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与此同时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质量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因此,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刻不容缓。

总之,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要素,使之形成强劲合力,有效推进东北经济的可持续均衡稳步发展,实现东北老工业区早日振兴。

[1]陈娟.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13-20.

[2]Jin Hong, " Creative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region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4,Vol.24(2),pp.258-268.

[3]HarryX.Wu&Esther Y.P.Shea,&Alice shiu, "Has China’s fast industrial growth been effcient?An industry-level investigation with a newly constructed data set ",Applied Economics,2015,Vol.47(40),pp.4275-4298.

[4]魏下海.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经济增长源泉分析[N]:1979-2006.华侨大学学报,2008,(8):3-17.

[5]程建华,于戒严.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经济解释—基于时变产出份额改进的索洛残差法 [J].华东经济管理,2015,(1):48-58.

[6]陈娟.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J].经管论坛,2009,(9):32-36.

上接(第1 5页)

三、建议

为确保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国家对于民间融资应进行相应的引导、规范和监管。应该通过法律明确民间融资的法律地位,将民间融资的模式和相应利率在法律法规中进行规范,让民间融资行为依法进行,受到法律的保护。明确规定民间融资的违法界限,让参与者能够正常进行融资行为,有效防止个别不法分子趁此投机。

(1)建立民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融资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控制的。投资风险的准确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建立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形成科学的风险防控台账系统,及时阻止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同时还要完善企业民间融资风险预警监测的各项制度,形成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也是瞬息万变,为了能够有效应对民间融资风险,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制定应对风险的预案也很有必要。企业可以事先提存风险基金,用以应对各种风险来袭,从而防范企业的总风险。

(2)完善与建立公司民间融资其他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应该多交流学习并且稳步建立。主动学习国内外的经营管理经验,才能建立新型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正常稳定发展。实行科学的用人制度,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聘用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才,形成以职业经理人为主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民主化,科学化。二是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应该主动向财务集中共享方面靠拢。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管理人员岗位,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其职责。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要保障企业各种机制良性运转,监督考核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管理者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认真履职。三是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使选人用人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充实财务管理队伍。

(3)不断提升自身经营业绩水平,为拓宽融资渠道做准备

融资渠道多元化是有效调整金融市场率方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风险的就会增大。因此,对于中小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多一个融资渠道,就多一条“出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不断开辟融资渠道,尽力实现多元化。当然,要破解融资难题,做好企业融资战略,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与诚信经营信誉度,这样才能保证更多的金融及机构愿意提供贷款。

参考文献:

[1]刘民权,俞忠,徐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2003(7).

[2]江曙霞.中国的“地下金融”[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经济研究[J],2000年第4期.

[4]林乐芬、林彬乐.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现代经济探讨[J],2002年第8期:47-50.

[5]粱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05).

付浩,1993年3月,男,满族,湖北荆州,硕士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

吴政言,1993年4月,男,汉族,湖北武汉,硕士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贡献率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跟踪导练(三)4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深入东北三省 全力推进科学抗内涝保秋粮丰收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