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前夕日本的开国贸易思想

2017-08-10 19:14许晓光林同威
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

许晓光+林同威

摘要:近代日本在内忧外患之下,维持了两百多年的锁国制度逐渐走向崩溃,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日本的锁国体制的弊端,转而提倡开国贸易,以求发展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其中,日本的传统思想家和启蒙思想家就开国贸易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出现了思想争鸣。

关键词: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开国贸易;经济思想;洋学

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7)03-0052-07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7

幕府末年,随着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来航,日本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正式打开国门,终结了维持两百多年的闭锁国门的政策。这一期间,幕藩领主和武士、豪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在这空前的危机下,议论纷纷,各持己见,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1]。此时,一些思想家就开始提倡开国贸易,他们认为,开国是大势所趋,日本也应借机与外国贸易,发展国家经济,进而对国家进行改造。

日本思想家们在开国贸易的具体政策上,各自看法其实颇为接近,都主张打开日本国门,进行海外贸易,促使国家富强。

然而,由于各自的观点所依据的理论知识与学说思想不同,因此他们的开国贸易主张

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性质就各有其特殊之处。总体而言,这些提倡开国贸易的思想家,可以大致分为基于儒家学说的传统思想家和吸收西方经济政治学理论的启蒙思想家两类。这些具有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围绕着开国贸易的经济合理性和政治理念两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思想争鸣。国内有关日本开国贸易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思想研究或开国贸易具体政策的论述上,对这两种开国贸易思想性质的研究比较少见。笔者拟依据相关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文中的“明治前夕”指的是1853年佩里来航到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左右的时间。

一、传统思想家的开国贸易思想

幕府末年,日本在西方国家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下开国贸易,不仅仅冲击了日本传统的自然经济,也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震动。

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最初的“开国贸易”是被迫进行的,并不是一个主动实行的积极政策。日美亲善合作条约等一系列开港条约,只是为了避免战争而不得已被迫缔结,仅为当时幕府的权宜之计。幕府内外的多数日本人,将之视为“一时计策之和亲”,而期望返回锁国的形态[2]。事实上,传统锁国观念对日本社会的思想影响颇深,当时日本人对开国贸易,普遍存在着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日本被迫开放通商之后,原有经济受到了冲击,造成了物价飞涨。而享受到开国贸易利益的,仅局限于一部分外贸商品生产者和贸易商。大部分国民,如作为消费阶级的武士,遇到了严重的生活困难。由此,国民上下皆咒骂与外国贸易的举措,抱怨幕府的开国贸易政策[3]。许多人把生活困难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都归结到对外通商的举措上。这样一来,排外攘夷活动此起彼伏,不少人用暴力手段来破坏开国贸易。

而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局势已经不同以往,“当今万国之形势聚变”,日本已经无其它选择,“无有一国,亦非和亲,亦非战争,绝外交而致独立,以享升平”[4]69。纵观世界发展趋势,日本开国贸易的大势客观上已不可逆转。所以,近代日本社会就需要接受开国的现实,积极转变思想,将“开国贸易”变成一项积极主动的、有宏远规划的国策,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谋求未来的发展。其中,日本的一些传统思想家,在进一步接触和了解西方国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工业科技文明的情况后,也开始转变原有的立场,赞同开国贸易,认为可以通过开国贸易的机会,引入西方工业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在这类思想家中,以横井小楠(1809年-1869年)和佐久间象山(1811年-1864年)最具有代表性。横井小楠和佐久间象山都曾研习儒学,深受传统儒学影响,他们最初对开国贸易亦是持反对立场。然而后来他们通过研习兰学,或阅读清代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等介绍西方的书籍,对日本与世界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审视,转而开始提倡开国贸易,要求进行一系列改革。之所以称他们为“传统思想家”,是因为这些思想家们,虽然对于世界局势已经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承认当时日本已经落后于外国,从而提倡开国贸易,但他们依然将传统的儒家学说奉为思想正统。如横井小楠就强调:“我孔孟之道,乃祖述尧舜三代之道统,尧舜三代居其位而治天下之故,其道正大,继天立教”[5]500。认为传统儒家思想相对于其他西洋思想,依然具有优越性。所以他们所提出的开国贸易观点,亦是基于传统学说的思维理论。而这种基于传统学说的开国贸易思想,关于经济合理性和政治理念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依据传统儒家理论对开国贸易合理性的阐释

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开国贸易?首先面临的是经济问题。在反对开国贸易的观点看来,外国贸易是以外国的无用之物,换日本的有用之物,“以我金银铜铁等有用之物,换彼之罗纱缎子等无用之物,有大害而无小益”[4]10。认为外国同日本进行贸易,实质上就是外国人入侵的手段,只会损害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不需要开国贸易。这样,提倡开国贸易的思想家们,就必须对此观点进行反驳,对开国贸易进行合理性论述。

思想家佐久间象山从国防角度,来论述开国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防备不充分,且不通海外事情,又持有夜郎自大的态度,终究是不可能战胜欧美列强的[6]。所以,日本需要发展国力,扩充军备来应对内外部的威胁。而仅凭目前传统的封闭式小农经济,则无法满足巨大的军费支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本邦金货米粟,号为富饶,然疆域不大,故以邦内所生之财,享邦内所为之用,无甚有余。乃若海防之事,则起于外者也。置防堵数百所,造大舰数百艘,铸巨炮数千门,其费亦浩矣。而皆非永存之物,每一二十年,必待修缮改造。况外之有应接给资之用,内之有饷粮购赏之费,凡如此之类,将安取其给哉?”[5]415他分析了日本小農经济下的财政,指出,仅仅维持平常所用已经颇为吃紧,而添置海防所需要的舰船巨炮,所产生的耗费将是一笔天文数字,因此必须要建立理财制度,以扩大财政收入。所以,佐久间象山引用了儒家经典,指出建立理财制度是统治者应当从事的要务,所谓:“洪范之八政,食货列于一二。周礼天官之职,以九职任以万民,商贾以阜通财货,而为一职之务。财货,乃为先王之政事,其重次之于食,此识早已有之。尤当今之时,国用贫乏,而诸事不顺,则无论如何,都需设立理财之法。”[5]319佐久间象山通过提出设立“理财之法”,要求实施开国贸易政策,通过交易来增加政府收入。

具体考察,佐久间象山对开国贸易的理解就是:“是皆因与外番交际所致之用途,其分之费用,悉从外番而得”[5]319。既然由外国带来新增的“外国交际”费用浩大,且不可避免,不如就借外国交易的途径,以增加财政收入。如此看来,日本开国贸易其实并无必要,只不过幕末列强来航以来,日本的国防、外交费用支出激增,而不得不借此途径将之填补。总而言之,佐久间象山考察日本近代的开国贸易政策时,主要出发点就是国防力量的建设。这样,佐久间象山与其被称为开国论者,毋宁说更适合被称为国防论者[7]。他的开国贸易的主张基本就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

这种带有军事色彩的开国贸易思想,引起了很多日本上层政治家的共鸣,例如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认为“若出十七八万之军费,因无论如何亦无补偿之法,则须以产物交易之手段以济之”[8]。所以,佐久间象山等人的开国贸易思想,是基于思想家个人对于国防形势,尤其是日本受到欧美列强压迫的危局的观察,加之参考欧美国家的商业政策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出于日本内部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寻求开国贸易,主要是想用来解决国家目前面对的财政军费危机,是一种“武将的开国论”。

思想家横井小楠则比较关注于当时日本的民生问题。他在儒家“仁政”思想中,找到了通商贸易的合理化依据,将开国贸易视为交易的一个环节,认为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定理。他提出:“素来与外国通商,乃交易之大者,其道乃天地间固有之定理。”横井小楠根据儒家的“仁政”,指出统治者的任务就是要保障民生:“可谓政事亦非别事,而以养民为本体。”他根據《书经》中得出结论,认为交易就是实现这种“仁政”的途径:“修六府,治三事,亦不外交易” [5]446447。

横井小楠的交易思想,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进行了委婉的否定。他认为,“虽大凡民以农为本,若仅凭农业一端,而无制造民用百物者,生活之道亦不足”[5]502。体现出他对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承认了工商业对于社会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横井小楠还引述了中国古代仁君发展生产交易的做法,“开水路,通舟楫,使民得食粒,皆于交易之政事,就中禹贡由土地之性质,初开金、银、铅、铁、桑蚕、染丝诸物产,通利河海山泽,定贡赋之制,大交易之善政丕绩勿论”,称赞这些都是保障民生的丰功伟绩。总之,这种发展生产和广开交易的政策,“是皆为大圣立定之善教仁政,亘万世可永依之大经大本也”[5]447,符合了他所推崇的“仁政”的政治理想,所以进行开国贸易亦是当前执政者需要践行的政策。横井小楠有关开国贸易的一系列主张,显然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出发。他不仅仅为官府谋求利益,更是为民生着想[9]409。所以,相较佐久间象山等人的思想,横井小楠的经济主张的辐射面更广,希望日本社会全体都能享受商业所带来的利益,也比较能反映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潮流。

由于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的思想依据是传统儒家学说,在交易合理性的分析中,无论是佐久间象山的“理财之法”,还是横井小楠的“仁政”,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论述自己的观点。他们在论述中都强调,交易是源于统治者的意志。那么他们所提倡的开国贸易政策,本身就包含了很浓重的政府主导的成分。

(二)主张开国贸易的政治目的——维护或改良传统政治体制

基于传统学说的思想家们,由于自身政治思想以及身份立场的局限,在政治立场上往往较为保守。他们开国贸易主张的政治目的,是维护或改良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例如,佐久间象山在开国贸易的论述内容中,就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甚至他还认为,若改革过度,会危及日本的传统政治体制。“至于当今之形势,不能仅袭用和汉之古例,必须总括五大洲之制度,详加斟酌,否则政事不济。而此时节,必要精密折衷,政体改良,需相符我国之国体。”他进而强调“礼”的封建等级秩序是不可被动摇的,所谓“贵贱尊卑等乃天地自然之大法,《礼》之大旨有载。候伯随从护卫之礼法,是又礼文之当然。尤于我国,贵贱尊卑之制度,不得不更严之。”[5]308从而他否定了根本上的政治性变革。可见,从佐久间象山的论述来看,尽管他主张日本开国贸易,但是其政治目的仍然是维持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

相对而言,横井小楠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观点比较开明,他的开国贸易思想中的另一个基本点是“公”的政治思想。他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对日本传统锁国制度的弊端进行批判,呼吁学习西方的制度。他大力批判了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指出统治者一切所作所为皆是出于一己之私利。“又由金银货币之制,至于天下布告诸般制度,皆凭霸府之权柄,为德川一家之私营便利,绝无安天下子庶民之政教”[5]448。那么,在这种“私”的政治之下,锁国制度自然也就是为了维护德川一家之统治。这种只谋一己之家业,而不顾各地黎民百姓文民生的做法,不仅局限于德川幕府之君臣,各藩的诸侯也染上了这种自私自利的政治习气,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暴敛无度,各地互设关卡,征收杂税,限制交流,正是“仍此封建锁国之制,诸大名各闭锁一国一郡,利己则不顾害他,无处不利政暴敛”[5]439,由于在各方都实行损人利己的政策,最终日本全国都处于一种对外锁国,对内也锁国的情况。

对比之下,横井小楠认为,西方国家实行了民主制度,则大不相同。他以美国华盛顿为例,“全国总统之权柄,让贤而不传于子,废君臣之义,全以公共和平为务”。这种由民选而出,不世袭总统职位的做法,在横井小楠看来正是在实行一种“天下为公”的儒家政治。总之,西方通过发展商业,建立了近代民主制度,开展社会救济,“俄罗斯等国,文武学校勿论,亦设医院、幼院、聋哑院等,政教悉从伦理,皆为生民之急,殆符合三代之治教” [5]448449。西方国家虽然不是采用儒家思想,但也实现了横井小楠所追求的儒家“仁政”的社会。相对于欧美国家这种“公”的政治经济制度,日本的“私”的传统制度就相形见绌,横井小楠自然就对传统的锁国政策表达了不满,“如此诸国以公共之道,来开日本锁钥之时,日本犹执锁国之旧见,务私营之政而不知交易之理,不亦愚乎?”[5]449正是出于对西方“公共之道”的推崇,横井小楠才主张和外国进行交流,开国进行贸易。

在横井小楠开国贸易思想里,虽然在政治等方面对西方制度颇为赞许,但实质上是希望用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实现儒家学说的“三代之教”的社会理想,而“三代之教”本身就不是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范畴。而且,在横井小楠开国贸易的论述中,尽管在经济政治上对欧美颇为推崇,但他对近代西方学说思想则有所排斥。对此,他强调,“是今欲则据天德圣教,查万国之情状,利用厚生大开经纶之道,一新政教,富国强兵,专御外国之侮,并非慕尚洋风”[5]450。事实上,就是利用西方的技术和制度经验,来改善民生,实现富国强兵,而并不是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与佐久间象山的“东洋道德,西洋艺术”[5]413的主张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样,作为日本传统思想家的横井小楠,他的开国贸易思想,对于日本近代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传统儒家理论的局限性,他对近代政治经济的认识阐述,就存在一定的偏离,而且在根本上也并不反映资产阶级的意志,实际上属于一种保守的改良主义。

所以,开国贸易对于传统思想家而言,只是通过经济手段,来维持或改良传统政治体制,最终并没有在实际上提出日本的近代化变革的设想。

二、启蒙思想家的开国贸易思想

在同一时期,提倡开国贸易的另一个群体,就是翻译西方书籍的洋学家。早在日本锁国时期,洋学家通过有限的渠道,开始翻译引入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日本锁国之世,殆有好学之士,读兰书,讲究兵学、炮术学、医学、药学、数学、天文学、博物学、化学等诸科。”[10]某种程度上,这些洋学家见多识广,对世界局势更为了解。到了幕末开港之后,社会经济方面出现的问题,往往离不开洋学知识的帮助。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洋学的一部分,也被日本的思想家翻译介绍而引进日本社会。例如,思想家神田孝平(1830年-1898年)的《經济小学》,于庆应三年(1867年)写成,由学者威廉·艾利斯的著作《社会经济学提纲》的荷兰文版再译而成;思想家福泽谕吉(1835年-1901年)在庆应二年(1866年)开始着笔的《西洋事情》中,亦对当时外国经济政治学说有所介绍。与这些政治经济学说密切相关联的政策主张以及社会思想,亦被日本思想家们所关注和吸收,他们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与传统儒学的思想家们相比,这些洋学家所阐述的开国贸易思想,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在自己的主张中采用了西方的政治经济理论,在思想上就带有了近代思想启蒙性色彩,成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先觉者。他们的开国贸易主张中,关于经济合理性和政治理念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以近代西方经济理论阐述开国贸易的合理性

传统思想家无论是从军事角度或是从社会民生角度考虑,其思想理论依据都是根据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开国贸易是当时日本当政者必须进行的要务。相比较之下,吸收了近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日本思想家们,对此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从长远的视角指出,交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需求,而并不是源于统治者的意志。其中,英国古典学派的理论得到了这些思想家们的推崇,并将之运用到国际贸易主张的具体论述中。

神田孝平在他翻译的《经济小学》中最先引入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他指出,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而交易正是这种分工的必然要求。“既分其业,则必出相通有无之道。如国中有各州邑,州邑中有各人,各人既有专攻之业,则各州各邑亦自有其专产之货,交易之利遂行于州邑之间。”而随着生产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市场范围也随之扩大,“交易之利,不止于州邑之间,随人民之智识渐开,好为远游,往来于隔绝之地以交易有无” [11]33。而国际贸易正是这种分工的国际化产物,即“外国交易,乃分业之法向世界万国推广也”[11]46。总之,“此类诸国皆不禁出卖,船载而至各方,相易有无,万国共同愈至富饶、安全、亲慕”[11]33。在古典经济学派的交易理论中,交易是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从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共享,使各方都能获利。

启蒙思想家加藤弘之(又名加藤弘藏,1836年-1916年)也吸收了这种观点。他在1869年写成的《交易问答》中,对此阐述道,“承上天庇佑,亦渐开农业之道,遂又知制衣,筑家之法”,即随着人类的发展,产生社会分工。这样,人们就会交换各自的产品,“尽分诸家业,各人唯其家业勤励,譬如务农业种稻麦者,仅贮一家之口粮,其余,用以交换衣物、房屋等所需。而建筑房屋之家业,筑房之报酬,正乃其人所种之稻麦。而又购买他人织造之衣物等,是即交易之始”[11]61,即交易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分工。他进而指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是人的一种固有本能,“人类与禽兽不同,随智慧之开化,欲渐充裕全备事物,此为天性也。又由劳动以备其所欲,是上天所赋,与生俱来”[11]67。那么,人就会通过生产与交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据此推理,日本也能从交易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西洋国有甚多日本所无之精品,又日本亦有甚多西洋人之所欲之物,因此种种交易,则于双方便利之事物则渐至充裕,结果则双方之财富增加”[11]67。强调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日本人也需要购买本国所不能生产的西方工业产品。

总之,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与之前的传统思想家不同,他们指出,交易并不是源自于统治者的意志,而是出于人类所固有的天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人都通过交易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获得利益。开国贸易是实现日本利益的重要途径,是日本经济和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能被锁国政策所束缚。

(二)开国贸易主张中的近代资本主义政治观

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在开国贸易论述中,体现出鲜明的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观点。这在思想家福泽谕吉的作品《西洋事情》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福泽谕吉力图通过《西洋事情》一书,让日本国民了解西方国家历史、政治、军备、以及财政等诸多情况,以矫正徒劳的排外思想,从而其论述就带有一定的启蒙性[12]。

在福泽谕吉看来,日本是否继续维持锁国体制,是否进行开国贸易政策,其实就是个人自由交易的权利是否被干涉的问题。而个人自由贸易的权利不受干涉的观点,正是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一个重要思想。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和社会活动只要不违反法律,政府就应该放任其自由,他指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13]。可见,这种经济学的“自由”。亦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认为只有个人自由得到了保障,天性不受束缚,商业文明才能得到发展。很明显,古典经济学派所体现的自由主义思想,是英国商业文明和工业革命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这种思想就被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所吸纳,并把它作为打破日本传统锁国制度的理论武器。

福泽谕吉向往英国发达的工商业社会,自然也就非常推崇英国古典学派理论中所包含的有关个人自由权利的思想。他对近代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旨进行了阐述,“经济学之大宗旨,不在于束缚人之作业,反在于从其天赋,自由伸其力。”[14]240强调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要使人自由的发展。他进一步指出,不仅仅在经济上,在政治方面个人的自由权利必不可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共识。“不论何国,不问人种,人人自由役其身体乃天道之法则。”而这种权利,正是上天所赋予的,不可让渡,也不可干涉,“由天附与,不可买卖。于人正其行而非为他之妨害,于国法亦不能夺取其身之自由”[14]169。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个人自由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学者野村兼太郎认为,自由主义是清晰的打破封建桎梏的意识形态。那么,对德川封建制度的身份社会感到非常不满的人们,表现对出自由民权的赞同,是理所应当的[15]。这样,英国古典经济学中所包含的个人自由权利的观点,就很容易引起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共鸣。福泽谕吉便根据这种思想和理论,对日本闭关锁国政策展开批判,指出:“世有暴君,专恣私欲,筑炮台场于其国之诸港,防外国人之到来。禁止我国人与他人交往,贸易有余不足,一国之穷亦甚理所应当。”[14]244他认为,日本当时闭关锁国的制度,就是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害,对整个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必然招致灾难。

不仅如此,福泽谕吉还在《西洋事情》中强调,凡是称文明之政治,除了自由主义之外,还包括有宗教自由、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法制建设等方面[14]103105。事实上,他是从整体架构上介绍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政治的主流思想。可以看出,福泽谕吉推崇这种西方的“文明政治”,就希望日本通过一场从头到尾的变革,迈入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社会。所以,近代日本启蒙思想家对开国贸易的论述,亦是对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宣扬。他们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上的开国贸易,也不仅仅止步于封建锁国制度的改变,更是要从思想上去破除传统的封建桎梏,建立近代化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对于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而言,开国贸易是进入近代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结 论

综上所述,近代日本思想家关于开国贸易的思想,由于其所依据的思想理论不一,对开国贸易看法也各不相同。以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家将其作为维护或改良传统制度的一个手段,而以神田孝平、加藤弘文、福泽谕吉为代表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们就把其当作整个社会思想解放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尽管日本思想家们的理论各不相同,但是都采用了近代西方所传来的知识进行论述。从佐久间象山仅仅参考近代西方军事贸易等手段,到横井小楠止步于对近代西方经济政治体制的认同,再到福泽谕吉等人的对近代西方思想的彻底吸收,体现了近代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纳,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从开国贸易思想的直接影响来看,总的来说,思想家们尽管理论立场各不相同,但都在论述中对锁国政策进行了否定,在思想上冲击了日本传统的封建锁国的经济制度,对维新前后日本的经济政策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早在幕末时期,德川幕府就曾提出设立对外贸易机构“产物会所”,并于文久二年(1862年)以“国益会所”的名称付诸于实践。希望建此场所,“使行商货主于此集中采买,诸家国产亦酌情运送,而免行商之掣肘,由此,以润泽诸产物,可期物价之平准,而得上下共同之利益”[16]。体现了当时幕府对部分开国贸易主张的采纳,开始正式规划日本的国际贸易发展。

另外,开国贸易思想对于明治政府的影响则更为深刻。这种思想要求打开日本国门进行贸易,学习西方,大力发展工商业,从而使国家富强。这些与传统重农主义截然不同的观念,引起了明治时期政治家们的共鸣。明治维新后,日本要迅速摆脱欧美列强的控制,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獨立,就必须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发展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新政府提出了“殖产兴业”的国策。该国策的大力推导者大久保利通(1830—1878年)认为,“大凡国之强弱因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则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17]561。因此,他将政府是否鼓励人民从事私人工业以积累财产,看作“今日行政上之核心”和政府“执政应该承担之义务”。他极力主张:“应调查我国天然之利处,而物产可增殖者将有多少,以劝励工业者。果应以何为专主耶?能研究寻择,将其按照人民性情与智识程度,设立一定之法制,以兴起劝业殖产之事。使无一夫怠其业,无一民担忧不得其所,且使之进入殷富充足之域。民若殷富充足,国必随之富强。不待智者而后知也。若果如此,与诸强国并驾齐驱亦不难也。”[17]563565大久保这里说的不仅是发展近代化工业,也可视为“工商业”的概称。即反映出明治初期,新政府要员力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使日本尽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迫切愿望。

明治政府在大力吸收开国贸易思想的基础上,为保障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展开社会变革乃至政治改革。不仅“定开国进取为国是”,更是在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的《五条誓文》中提出了“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来之陋习”以及“求知识于世界”等具有变革意味的政治主张,而这正是开国贸易思想所影响的结果[18]。可见,明治政府对待开国贸易问题,不仅局限在经济层面上学习西方的商业政策,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制度。在社会政治层次上进行变革。这在认识上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为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各项变革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如同日本学者本庄荣治郎所指出的那样,“开国贸易亦构成开化思想之一翼”[9]184。日本的开国贸易,打开了日本近代化的大门。

[参 考 文 献]

[1]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316.

[2]三谷博.明治維新とナショナリズム——幕末の外交と政治変動[M].東京:山川出版社,1997:144.

[3]維新史料編纂事務局.維新史:第二巻[M].東京: 維新史料編纂事務局,1939:894.

[4]吉田常吉.日本思想大系56(幕末政治論集)[M].東京:岩波書店,1976.

[5]佐藤昌介.日本思想大系55(渡辺崋山·高野長英·佐久間象山·横井小楠·橋本左内)[M].東京:岩波書店,1971.

[6]金子鷹之助.熊沢蕃山と佐久間象山[M].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41:143.

[7]林政文.佐久間象山[M].東京:開新堂,1893:208.

[8]田中惣五郎.大西郷の人と思想[M].東京:今日の問題社,1943:253.

[9]本庄栄治郎.日本経済思想史研究[M].東京:日本評論社,1942.

[10]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113。

[11]明治文化研究会.明治文化全集第10巻経済篇[M].東京:日本評論社,1992.

[12]堀經夫.明治経済思想史[M].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1991:120.

[1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下卷[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52.

[14]富田正文.福沢諭吉選集:第1巻[M].東京:岩波書店,1980.

[15]野村兼太郎.日本經濟思想[M].東京:慶應出版社,1941:136.

[16]堀江保蔵.近世日本の経済政策[M].東京:有斐閣,1942:356-357.

[17]大久保利通.殖產興業に関する建議書[G]//日本史籍協会.大久保利通文書5.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

[18]井野辺茂雄.維新史考[M].東京:中文館,1943:158.

[责任编辑 孙 丽]

Abstract: Confronted wi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modern Japan's national isolation system over two hundred years gradually collapsed. The farsighted people in modern Japan began to rethink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ir national isolation system, and turned to advocating opening country and making trad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achieve the national prosperity. Japan's traditional ideologists and enlightenment ideologists came up with their own ideas and opinions about opening country and trading issu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contention emerged.

Key words: eve of Meiji; Japan's opening country and trade; economic thought; western learning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当代借鉴
林伯渠经济思想的实践与作用
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突破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管子经济思想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剖析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习近平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探析
管仲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