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为烽火照华南,20万吨海鲈料市场演绎“三国杀”

2017-08-16 18:58当代水产程纯明杨帆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7年3期
关键词:海水鱼通威生物科技

■ 《当代水产》程纯明 杨帆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海为烽火照华南,20万吨海鲈料市场演绎“三国杀”

■ 《当代水产》程纯明 杨帆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珠海海为库房竣工暨生产线投产仪式剪彩现场

这几十年来,因为人工配合饲料的发展,中国水产养殖得以走上快车道。伴随着行业的发展,饲料市场的竞争和整合也日趋白热化,尤其在海鲈板块的体现更为明显。

据了解,去年受寒潮的影响,珠海地区海鲈苗成活率低,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养殖量,饲料市场的总容量也在下降,粗略估算只有16万吨左右,相比2015年的20万吨减少了20%左右。这个市场容量相对淡水料而言量并不大,但企业的竞争却已经高度集中。除了粤海这位老大哥之外,紧随其后的是海大和珠海海为,这三家企业的销量已经占据整个市场容量的90%以上。

今年春节过后,粤海、海大两大饲料大佬在海鲈和海水鱼料上同步涨价,在外界热议这一轮涨价潮时,珠海海为却依然按兵不动。

众多周知,通威是国内淡水料的大佬,相比之下,后来起步的海水鱼料的销量并不大。不过,随着通威股份副总裁兼技术总监、通威-Biomar合资公司董事张璐博士的加入,并在2013年收购了珠海海为(珠海海为饲料有限公司)后,通威在海水料板块的潜力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这次珠海海为在海鲈料和海水鱼料上暂不涨价的举措,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珠海海为的一个市场策略,想趁此机会在海鲈市场上快速上量。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毕竟珠海海为是通威在特种鱼料板块布下的一盘关键棋局。从2013年7月通威收购珠海海为,当时只有不到2万吨的销量,到2014年的将近2.5万吨,2015年的4万多吨,再到去年的6万吨,珠海海为也顺利完成它的蜕变。在去年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000万全资收购珠海海为后,外界对它的关注重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市场上海鲈料和海水鱼料普涨的时候,珠海海为为何不涨价?对此,珠海海为总经理刘英杰回应称,“饲料是否涨价与成本有关。海鲈料的鱼粉用量很高,占到总生产成本的50%以上。现在海外市场的鱼粉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从国内鳀鱼产量等情况上看,未来市场并不会乐观。我们前段时间调查了山东的鱼粉市场,库存还不到去年的一半。所以,我们并不是说不会涨价,什么时候涨也没有定论。由于采购上的优势和管理的改善,我们的的整体经营成本下降了50%以上。现正在做最新的成本评估,以决定未来是否会涨价。”

作为通威水产料的领头人,张璐博士也表示,“以我们现在的原料储备和配方技术,现在的海鲈料我们还有盈利空间,足以支撑不涨价,所以暂时不会做调整。”同时张璐也透露,最新价格如有变动需要看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的决定。

饲料市场的竞争如逆水行舟,强者愈强,弱者淘汰。处于上升期的珠海海为当然不会止步于此,在去年底就开始上马了新生产线并筹建了新库房。

2017年2月24日,珠海海为库房竣工暨生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海为厂区举行,通威股份副总裁兼技术总监、通威-Biomar合资公司董事张璐博士、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Niels Alsted、拜欧玛集团副总裁(新兴市场)Henrik Aarestrup、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游泽全、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蔡美勇、通威虾特料片区技术(副)总监金国雄、珠海海为总经理刘英杰、珠海海为营销总监谭智以及80多位经销商到场恭贺。新生产线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珠海海为又要上一个新台阶。

“在2015年,通威管理总部对珠海海为有个3年规划,其中的一个就是我们的海鲈料要做到5万吨,总销量要达到10万吨。去年,我们的饲料总销量达到6万多吨,其中海鲈达到3万吨,整体销量增长达到20%以上,基本已经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这也是我们要上新线的最主要原因。”刘英杰说道。据他介绍,除了海鲈料,珠海海为在生鱼料上的增量也很大,加州鲈、黄颡鱼、金鲳鱼因为基数小,增长率也非常高,生鱼料超过2万吨,金鲳鱼料也达到1万多吨。

随着安德里茨新生产线的增加,珠海海为的产能增加6万吨,整体产能最高达到15万吨。“按照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海鲈料会稳步增长,明年生鱼料可以做到4万吨,按照现在我们的增长速度,2018年要做到10万吨并不难。但我们现在要重点着眼于销量外的东西。如打造长期稳定的营销团队和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做好产品品质,匹配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基础打好了,其它(销量)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无论如何,珠海海为从亏损到盈利一千多万,它已经交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未来,它能够走到哪个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海水鱼通威生物科技
风向标!通威独创“一年两季鱼”新模式,如何为养殖户鼓起“钱袋子”?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蜂之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赴粤东饶平开展海水鱼产业技术服务活动
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行业大佬通威正在做哪些准备?
美亚生物科技
中国海水鱼养殖现状分析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生物科技让里约奥运更安全
通威股份并购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