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水产行业首个饲料技术研讨会重磅来袭,技术干货一睹为快

2017-08-16 18:58当代水产程纯明李欣瑶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7年3期
关键词:鱼粉核苷酸对虾

■ 《当代水产》程纯明 李欣瑶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2017年水产行业首个饲料技术研讨会重磅来袭,技术干货一睹为快

■ 《当代水产》程纯明 李欣瑶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国际水生动物健康与营养免疫技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2017年3月1日,由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协办,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水生动物健康与营养免疫技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麦康森、叶元土等国内水产饲料营养板块的专家学者,通威、粤海、恒兴、澳华、大北农等饲料企业的水产技术团队以及添加剂企业代表近250人参与。这场为期一天半的饲料营养论坛就饲料配方、核苷酸应用、免疫调节、病害处理等议题展开探讨。

关于饲料配方与营养应用

鱼粉替代在这几年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国内的饲料营养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一直都未停止过。会上,麦康森院士围绕鱼类对饲料蛋白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就鱼粉替代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阐述。他认为,肠炎是鱼粉替代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麦康森从蛋白、脂肪等物质的高效利用出发,给未来的鱼粉替代提供了研究方向。

他表示,鱼类脂肪供能代谢的关键调控位点与调控机制之间尚不明确。所以,确定鱼类脂肪功能代谢关键调控位点与相应调控方式是合理提高饲料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分解比例的必需途径。

都说水产饲料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但在苏州大学教授叶元土看来,饲料生产的同质化是最高境界。他表示,如果同质化就表明要用同样的配方来制作饲料,但这是不可能的。他的观点认为,饲料同质化是不可能的,但差异化是必须的。

而饲料功能的拓展需要饲料原料的支撑,包括原料营养组成、种类以及功能饲料的开发。如此才能做好饲料,叶元土从高油脂含量原料是粉碎、植物性原料破壁粉碎以及高含水量原料的使用等方面,说明不同的原料需要采用非常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利用。同时,他还着重介绍了酵母类原料在水产饲料的功能性作用。通过对酵母类产品的营养组成和行管作用,他表示,酵母类产品可以作为水产饲料常规添加原料使用。

麦康森

叶元土

谭北平

曹俊明

周歧存

刘文斌

梁超

李鹏

他还通过酵母培养物的水溶物对草鱼IECs原代细胞的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总结出添加一定含量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提高细胞分化程度,且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最后,叶元土还展示了一些实验结果,证明一定含量下,酵母水解物对鲫鱼有促生长、免疫保护的作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曹俊明博士对微量元素硒、锌在水产养殖动物的作用做了分享。在他以黄颡鱼和南美白对虾的实验中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硒代蛋氨酸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增加肌肉硒的沉积,提高血清抗氧化酶活力;亚硒酸钠和硒代蛋氨酸可提高凡纳滨对虾亚硝酸氮应激的成活率;有机硒提高凡纳滨对虾氨氮应激的成活率。

对于锌的作用,曹俊明也通过奥尼罗非鱼的相关实验,阐明了锌元素在对水生动物增重、SOD活性、提高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以对虾和罗非鱼为例,说明了谷胱甘肽在提高增重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对离体肝细胞匀浆SOD、GPx活性以及离体肝细胞匀浆中MDA和H2O2等方面,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氧化的营养调控作用。

在应激方面,对于低聚木糖、核苷酸在营养调控上的作用也做了介绍。并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氧化营养调控的重要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脂肪是饲料配方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同时脂肪氧化问题也无处不在,即使使用抗氧化剂也不能100%化解。在饲料中,如果脂肪出现自氧化,摄食后,容易导致水生动物生产缓慢、摄食减少、影响到饲料转化率,导致水生动物死亡率升高。

如何应对脂肪氧化?广东海洋大学教授谭北平表示,在机体细胞抗氧化系统的三道主要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负责阻止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SOD、GSH-Px、Cat;第二道防线是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第三道防线是脂肪酶、蛋白酶等,修复受损分子。

而在饲料中,如何去控制饲料工业鱼油的氧化,储存是关键。环境温度、贮存时间和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对新鲜鱼油的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针对不同品质的鱼油对海水养殖动物生长与健康究竟有什么影响?谭北平则以石斑鱼、对虾和鱼粉为例做了简要分析。

总的来说,鱼粉氧化影响动物摄食、生长、饲料利用以及组织学特征;常温下,没有添加抗氧化剂的鱼粉不宜长时间贮存;如果鱼粉在常温下长时间贮存,添加抗氧化剂虽对防止脂肪氧化有一定作用,但仍然不利于动物生长和健康。

关于核苷酸的应用和思考

美国动物蛋白及油脂提炼协会李鹏博士从核苷酸在水产动物营养上的利用发展过程出发,着重讲述了不同时期核苷酸在水产动物上的侧重点。

从生长性能、免疫与抗病力、商业核苷酸产品的摒弃和实验的重新设计、对于肠道结构的影响、对生物饵料强化与在海参的应用以及纯化的平衡核苷酸对于免疫及肠道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核苷酸的应用研究和目前在水产板块的广泛应用,虽然核苷酸产品的应用已比较广泛,但李鹏表示,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缺乏检测能力、相关标准;饲料原料核苷酸的干扰;注册的核苷酸产品仅能提供有限的成份信息,来源不清晰;还有被遗忘的胸腺嘧啶;饲料原料中的核苷酸的量与可利用率;消化、吸收、储存和运输;胞外陷阱和其它免疫作用;产品定位等。所以,核苷酸的相关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Orapint

Eduardo M. Leaño

陈秀男

谭子龙

最后李鹏总结认为,水产动物中添加核苷酸已被证明具有明确的营养价值,尤其是使用纯核苷酸产品而非商业化的产品。目前,常规原料中核苷酸组成的相关资料不够完善,建立水产饲料常规原料的核苷酸组成数据库已成为当务之急。

酵母在水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到2012年,全球酵母年产量达到300万吨。从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生物学博士梁超的报告中,可以看到目前应用的有酵母蛋白、酵母细胞壁、酵母代谢产物、酵母益生菌、酵母硒、 酵母水解产物、酵母核苷酸等。其中酵母核苷酸是酵母细胞中核酸经核酸酶水解的产品,核苷酸含量较高。

核苷酸含量作为酵母蛋白产品的质量指标之一,它被认定为水产动物的“条件性必需营养素”,作用机理在于促进某些快速生长的细胞(如肠粘膜细胞, 各种白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各种抗体和干挠素)的合成。就目前而言,外源核苷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诱食,增加氨基酸合成,免疫增强,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

据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当虾在受到病菌(如副溶血弧菌, 黑美人弧菌, 白斑病毒, 气单胞菌等)的挑战时,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能显著提高虾的存活率。另外,核苷酸在没有感染病源菌的情况下,核苷酸对小龙虾的存活率也有提高作用。

宁波大学教授周歧存表示 ,我国目前酵母源生物饲料产品主要以酵母水解物和酵母细胞壁为主,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酵母水解物的销量已经超过19,000吨,酵母细胞壁的产量也超过12,000吨。影响酵母类产品品质的因素主要有酶解工艺、菌种和不同的效果应用。

会上,周歧存着重讲述了关于高核苷酸酵母水解物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通过两个实验来说明,高核苷酸酵母水解物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体现。第一个实验是高核苷酸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能有效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肠道健康以及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配方的设计,是关于高核苷酸酵母水解物(YT500)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活力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最后实验结果证明,在饲料中添加高核苷酸酵母水解物能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消化,维护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的添加量为5~10g/kg较为合适。

在养殖过程中,水生动物产生应激很常见,如何从营养调控环节去应对,也显得非常重要。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文斌表示,在养殖生产中,药物、溶氧、温度、病菌、捕捞、氨氮等因素都是造成水生动物产生应激的应激源,一般而言可以通过营养素、益生素、化学益生素、中草药、小肽等来进行调控。

对于经常见到的鱼类脂肪肝,刘文斌表示,鱼类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也是广泛存在的营养性代谢病。同时,他还以团头鲂和鲤鱼为例,通过实验数据来说明这些应激源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以及消除应激胁迫的方法。

刘文斌在展示了系列实验结构后表示,饲料中添加适宜酵母核苷酸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可能与酵母核苷酸改善、修复肠道结构有关。而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添加1%~5%酵母核苷酸能够提高鱼体免疫抵抗力,可能由于酵母核苷酸激活补体系统、增加体内非特异免疫分子量所致。

关于病害防治

泰国是亚洲水产养殖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来自曼谷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教授Orapint博士一方面就对虾养殖模式、养殖前期池塘准备工作、水质处理、种苗和放养密度、饵料、养殖后期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享了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养殖情况。

另一方面,就养殖所需的饲料营养问题也展开简单的阐述。她表示,鱼粉在水产饲料中是良好的营养来源,但随着饲料的需求增加,鱼粉价格的上涨趋势,鱼粉和鱼油替代问题备受关注。针对这个问题,Orapint也介绍了饲料营养加强、优化饲料利用率,改善肠道健康, 以及n-3 HUFA,胆固醇,磷脂(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和甜菜碱改善饲料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络专家Eduardo M. Leaño表示,亚洲是水产养殖最多的地区,其中中国的水产养殖占全球水产养殖的61%。他表示,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相关水产品贸易也开始盛行,但同时,也带来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害的跨区域传染和流行。

除了种质资源的引进外,鲜活水产动物和冷冻水产品的贸易都是疾病传染的途径之一。Eduardo M. Leaño列举了这些年来对虾、鱼类等病毒性疾病在各个地区的扩散情况到导致的损失。他表示,这几年来,因为病毒的传播,让水产养殖面临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对于未来,Eduardo M. Leaño认为,疾病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传播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行业应该做好应对的准备。

此外,他还针对锦鲤孢疹病毒、白斑综合征、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等病害的具体症状、传播渠道和区域做了详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中国的鲫鱼的孢疹病毒、罗非鱼链球菌,斑点叉尾鮰、生鱼、加州鲈、鲟鱼、小龙虾、娃娃鱼、河蟹等品种的病害。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疾病,中国的水产品产量还会翻一番。并且对于正在流行的EHP、虹彩病毒、罗湖病毒等病毒也做了阐述。

水产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成活率、增加收益?易联生物科技创始人、盖茨基金会高级顾问谭子龙博士认为,如今养殖病害肆虐,主要是养殖模式和生物安全的问题。

他以南美白对虾为例,说明了疾病对养虾行业的影响,以及在养殖环节中防重于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今对虾疾病肆虐,主要是养殖模式和生物安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对于这几年开始兴起使用的核苷酸,在疾病防控上的作用。谭子龙表示,外源核苷酸使蛋白质合成更快和更有效,对鲑鱼干扰素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弧菌攻毒后日本对虾的存活率,延迟白斑病毒(WSSV)攻毒后南美白对虾的死亡时间,具有抗病作用。另外,虽然同样具备免疫作用,但核苷酸与免疫增强剂依然有所不同。

国立台湾大学终生职特聘教授陈秀男博士表示,2008~2014年,全球养殖虾类产量每年成长率平均为5.14%,养殖白虾产量每年成长平均为8.14%,而白虾的养殖产量每年平均增长8.15%。而中国的养殖在2014年占到了全球虾产量的37%。

虽然对虾产业在发展,但病害问题极大困扰了这条虾的发展。陈秀男博士介绍最近几年对虾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对虾病害问题发表了他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按照传统的养殖方法,3~5年内,一定会出问题,这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他表示,过去对虾产业的盲点在于把病毒与大量死亡划上等号,染病不会造成大量死亡,因为这些疾病并非绝对病原。

他的观点认为,环境中的致病物质一直都存在,无法完全去除。水生动物是否会发病,跟环境有关,如果环境紧迫,生物免疫能力下降,疾病会爆发,如果环境适合,虽然致病物质依然存在,但水生动物不会发病。而对于解决方法,陈秀男认为应该从科技角度中突破产业链瓶颈,包括种苗选择,环境控制,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

在3月1日的报告后,会议还安排了企研技术高峰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主持,邀请了海纳川生物董事长周玉岩博士、粤海集团技术总监程开敏、通威集团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张璐、恒兴集团水产技术总监张海涛、澳华集团水产技术总监邓登博士、大北农水产科技集团水产总裁易敢峰共议水产饲料的发展。

猜你喜欢
鱼粉核苷酸对虾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