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将面临第7次波峰

2017-08-20 01:22王福民
汽车工程师 2017年5期
关键词:车市增长率波动

王福民

(天津市)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沿用传统的“统计平均预测法”规划指导工作,而中国汽车市场实际是按波动规律运行的,两者并不相符。主管部门预测出现失败较多。文章采用笔者发表的车市波动理论16年来积累的知识,预测2017—2019年中国车市将向“扩张高峰期”方向推进。

1 浅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与优势

1.1 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2016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 811.9万辆/2 802.8万辆,连续7年稳居首位,对各国汽车巨头有很大的吸引力。几乎所有的国际汽车巨头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大聚会,成为国际最高级市场之一。

1.2 多边合作优势互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

由于中国分别与美、日、德、法、意及韩等国多边合资,国内市场有大批汽车巨头参加,优势互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的新格局。

1.3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上速度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东部、中部及西部3个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经济发展“多级火箭效应”,而且中国经济在世界主要大国排名依然处于名列前茅地位。

此外,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在世界39大类、191中类及525小类的工业门类都已建成完整的工业,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独立自主的体系,有利于经济和国防发展新格局。美、俄、德、日虽有较多工业门类,但远没有中国完整。

1.4 城市化率快速发展带动汽车市场大发展

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56.1%,今后还将加快发展。据报道,国务院计划2020年城市化率超过60%。中小城市发展对汽车市场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1.5 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发展

领导得力,政策落实,吸引各国新成果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如2016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2.7万辆/40.2万辆,同比增长59%/60%。而且具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如太阳能等均处于引领世界新潮流的地位。

1.6 城乡各种公路和高速公路大发展将推动汽车市场大发展

1)2015年我国公路总计长达457.73万km,农村公路398.06万km,开通99.8%的建制农村,可以说公路四通八达;

2)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总计长达12.3万km,居世界首位(美国10万km,居第2位);

3)2015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7 228万辆,公路客货运营车辆为1 473万辆,专用汽车比例为27.2%,发达国家专用汽车比例高于50%,这方面我国还有不少差距。

上述条件和优势比较明显地推进车市发展。

2 波动理论剖析车市发展趋势

2.1 中国汽车市场实际是按波动规律运行的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统计平均预测法”规划指导工作,而中国车市实际是按波动规律运行的。2000年笔者发表车市波动理论以来,用数字和图形系统介绍了中国车市第1~4次波动周期;超前预报了第5次和第6次扩张期,已被车市实际运行证实。

2016年中国车市按一~四季度稳步增长,在车市2年放缓后,上升到近年新高,大步跨入“第7次扩张期”的“扩张前期”,实现了汽车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门红。笔者预测“十三五”期间,可能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7次波峰,汽车工业要重视用好此次发展新机遇。

笔者认为研究车市发展必须考虑汽车市场波动式运行规律的实际,否则会导致迷失车市发展方向。

2.2 宏观经济是汽车工业发展基础和发展动力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以汽车工业为龙头可带动石油、钢铁、电子、橡胶、玻璃及塑料等上游行业,还带动汽车出租、销售、维修、服务及金融等下游许多行业,因而汽车工业发展又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公开说,美国人是在汽车轮子上长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是“建立在4个轮子基础上的”。这说明他们非常重视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如今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超过美国多年。但有关方面习惯上往往对汽车工业支柱产业地位认识不足,可能远不如对房地产重视。

此外,分析车市必须密切联系宏观经济,不能孤立起来分析车市,否则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认识上的误区。

2.3 汽车市场年度波动图介绍

图1示出中国车市年度波动图。为便于比较,宏观经济GDP增长率与汽车增长率采用同一坐标系。分析历次扩张期和收缩期后发现,每次扩张期内,汽车年产增长率远大于GDP增长率;而每次收缩期内,汽车年产增长率远小于GDP增长率,前者可以称为“扩张效应”,后者称为“收缩效应”。为便于分析车市发展趋势,笔者引入“扩张系数(K)”的概念:这是汽车年产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值。在扩张期内,K值应大于1,而在收缩期内的K<0,或0<K<1。用K值为参考,进行车市发展趋势评估,可以较理性地认识车市。由图1可见:汽车波动的上下幅度远大于GDP波动的上下幅度,这说明实际存在“扩张效应”与“收缩效应”。

图1 1978—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度波动图

2.4 汽车市场6次波动周期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市场发生了6次波动周期。前3次波动周期(1978—1990年)呈大起大落特征,其波动周期长度较短,平均4年左右。而在第4次和第5次波动周期(1991—2008年),波动周期长达9~10年。2009年下半年进入“第6次扩张期”,2010年一季度第6次扩张高峰期结束,二季度开始进入“扩张后期”。2015年进入收缩期(谷底)。上述分析是根据以往笔者文章提到:车市周期的首尾长度与宏观经济周期大体相同,但汽车市场波动形状有不对称性特点和波峰前倾现象。由此车市整个周期可分为扩张前期、扩张高峰期、扩张后期及收缩期4个阶段。2016年进入新一轮波动的“扩张前期”。

3 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

3.1 2016年数据分析

据2017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道:2016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811.9万辆/2802.8万辆,同比增长14.5%/13.7%。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 442.1万辆/2 437.1万辆,同比增长15.5%/14.9%;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69.8万辆/365.1万辆,同比增长8%/5.8%。汽车产量增长,计算K值上升为2.16,乘用车K值上升为2.31,商用车K值上升为1.19,三者同时进入“扩张效应区”。

此外,当GDP增长率由2013年的7.7%下降为2016年的6.5%,在基本相等的汽车增长率条件下,K值反而增加。例如:2013年汽车产量为2 211.19万辆,汽车增长率为14.76%,K值为1.92;2016年汽车产量为2 811.9万辆,汽车增长率为14.5%,K值为2.16。因2.16/1.92=1.125,即后者比前者K值大幅增长12.5%。这个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过分担心GDP增长率下行对汽车市场的压力,要认真分析对K值的影响。

3.2 2017年一季度“开门红”数据分析

2017年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道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13.31万辆/700.2万辆,同比增长7.99%/7.02%。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610.73万辆/594.76万辆,增长6.84%/4.63%;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02.57万辆/105.45万辆,增长15.37%/22.85%。笔者计算三者汽车产量K值分别为1.19,1.02,2.26,都在“扩张效应区”。

对于2017年一季度实现汽车市场“开门红”,《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领导,认为车市实际增长7.99%,高于2016年底中汽协会预测2017年增5%。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领导认为没有修改预测的必要。双方意见不一致。但是预测2017年增5%,计算K值为0.77,处于收缩效应区,这与当前经济“开门红”形势不符。

3.3 “十三五”汽车市场发展前景

据官方报道,近几年中国GDP增长率将保持在6.5%。于是有人担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对车市影响”不利。笔者认为,即使汽车增长率为8%,GDP增长率降为6.5%,K值仍高达1.23,还在“扩张效应区”。可见不必担心,中国车市发展前景依然光明。

4 结论

以上分析说明:中国车市已进入“第7次扩张期”的“扩张前期”,由于汽车市场波动形状有不对称性和波峰前倾现象的特点,预测2017—2019年向“扩张高峰期”方向推进。2017年由于国际风云变幻等外部条件变化,可能短时稍有影响。但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车市发展主要取决于内因。近年中国车市向“扩张高峰期”波动式前进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汽车工业要大力用好此次发展机遇,避免消极等待,坐失良机。

猜你喜欢
车市增长率波动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新能源将成车市新拐点?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休闲假期
2016车市销量一览表
台2016GDP“成功保1”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图解车市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