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痛风八个误区

2017-08-21 02:45徐晓龑
益寿宝典 2017年34期
关键词:痛风病嘌呤血尿酸

文/徐晓龑

误区一:喝白酒没问题

老观点:过去总认为,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白酒却很少有人提及。

对痛风病人来说,粮食酿的酒都是不能喝的,包括白酒。这是因为酒精的摄入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酒类饮品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质,大量饮酒可促进肝脏内的三磷酸腺苷降解,还可引起高乳酸血症,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建议多饮低脂奶、适量饮用红酒。

误区二:豆制品不能吃

老观点:豆类和豆制品为高嘌呤食物,痛风病人不能吃。

豆类尤其是豆制品,不但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反而可降低血尿酸,它们是痛风的保护因素。这是由于豆类同时具有增加血尿酸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而且在豆类加工为豆制品的过程中,嘌呤有一部分流失。

误区三:蔬果可以随便吃

老观点:水果、蔬菜为低嘌呤食物,痛风病人可以随便吃。

富合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富含糖分的水果是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另外,菠菜等含有草酸较高的蔬菜,易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可能引起结石,痛风患者应少吃。青菜、黄瓜、西兰花、番茄、白菜等蔬菜嘌呤含量较少,推荐每日蔬菜的摄入量应达到500克左右。

在痛风的慢性期或者间歇期,可适当放宽嘌呤的摄入量。但是,肉汤、火锅汤、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仍旧需要忌口。在平稳期,患者每日可以吃一些禽畜肉类以及少量海鲜,量不宜多,每天摄入量加起来不应超过100克,即每餐控制在50克左右动物性食品比较合适。

误区四:减肥就是要禁食

老观点:肥胖是痛风的高危因素,要减肥就是要禁食或过度饥饿。

减肥对痛风病人很重要。痛风病人的饮食以控制在正常人食量的80%~90%左右为宜,也不要禁食和过度饥饿。牛奶、奶酪、脱脂奶粉、蛋类的蛋白部分,它们既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含嘌呤又少,对痛风病人没有不良影响,因此这类食物可作为痛风病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应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克。浓茶、浓咖啡、辣椒及胡椒、芥末、生姜等辛辣调味品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减少摄入。最后要注意饮食有度,不可暴饮暴食。

传统的痛风饮食要求是低嘌呤、低蛋白、低脂肪、适量的碳水化合物、限酒。但长期如此,患者难以依从,并且有可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所以,减肥应从改善生活方式着手,即:有效运动,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10%~20%,限制烟酒,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含高嘌呤的食物,避免血尿酸过高。

误区五:不发作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痛风只是关节疼痛,痛就吃点止痛药,不痛时就不管。

痛风的根本问题是尿酸高,只有把尿酸降下来了,才能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减少高尿酸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通常建议,要把血尿酸降低到360或300微摩尔/升。所以,经常痛风发作的患者,在不发作的缓解期,可以做降尿酸治疗。平时多喝开水,每天最少要喝2升水,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尿酸。

误区六:忌口了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很多患者认为控制饮食了,就可以不吃药了。

事实上,很多痛风患者饮食控制得非常严格,痛风还是会发作。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直接原因是高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这部分占总量的80%,还有20%为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所以,只控制饮食,不吃药不行。

误区七:单纯痛风不会引起其他疾病

老观点:痛风没什么可怕的,只是发作时,患者感觉比较痛苦,等急性期过去了,也就没有大碍了。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高尿酸血症不仅是降低痛风的发生,而是降低其伴随的代谢紊乱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误区八:痛风是老年病

老观点:痛风九成以上都发生在成年男性身上,往往更青睐中老年人,是个老年病。

现在,年轻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患上痛风,它再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痛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女性比较少见,是一种人体代谢系统紊乱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呈年轻化。原因除了和饮食有关,平时太疲劳、受凉感冒、关节外伤、过度运动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想远离痛风,还得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猜你喜欢
痛风病嘌呤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应用中兽医方法治疗鸡痛风
《思考心电图之164》
豆腐
——痛风
鸭痛风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分析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