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VC++程序设计”课程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

2017-08-24 16:47邵玉祥李新川王媛妮何珍文翁正平
计算机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邵玉祥+李新川+王媛妮+何珍文+翁正平

摘 要: 以“V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即课前教学首先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定位;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深入剖析课程体系结构;课外实践引入项目教学法,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分享教师所积累的科研成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实践证明,该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知识点分解; 案例教学;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8-64-03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of VC++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 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of "knowledge + case teaching + project teaching". That is, pre-class teaching decomposes the course knowledge point, to achiev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in-class teaching uses case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typical case as the carri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course system deeply; the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use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the purpose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let students share the accumulated teachers'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n,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level.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mputer specialty.

Key words: teaching mode; knowledge point decomposition; case teaching; project teaching

0 引言

“VC++程序設计”课程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内容序列化、发展时序性的特点。内容序列化是指要想学好VC++程序设计课程,必须具有C语言、C++语言的基础,同时还要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发展时序性是指VC++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质是可视化的C++,核心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是类、对象、面向对象、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性的可视化应用,而C++又是一个带类的C语言。VC++程序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可视化需求,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演变而来的,VC++程序设计离不开Windows操作系统,大多数高校在开设VC++程序设计课程时,前置课程都是C、C++和OOP课程,其目的是为后续学习VC++程序设计课程奠定基础。

1 “VC++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VC++程序设计”课程在许多学院都已开设,其中包括计算机、信工、机电、地空、资源、工程、数理学院等,计算机学院的C语言程序设计和VC++程序设计课程都已经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而且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安排是:学校统一组织教学,学院分班安排授课,由计算机学院派教师组织课堂授课。教学内容是指:确定一本教材和多本教学参考书,用各种实例讲述课本知识,在上机环节采用一个较大且相对完整的案例,以此帮助掌握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授课教师大都具有博士学位,水平高能力强,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见解,为了讲好每门课程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教学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学生的满意度很低,普遍反映是动不了手,不知用在哪里,如何去用。

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因为每个学生上课都认真听讲,课下都进行了大量的编程练习,考试成绩个个都是高分。问题也不是出在教师身上,因为每个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都做过许多科研项目,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都有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确切的说,问题是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实践环节的设计上。目前许多高校都出现如此状况,这其实是实践课程形式和目标定位不准确所带来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目标是与地学强势学科相结合,挖掘计算机技术在地学领域中应用价值,计算机专业与地学领域的结合,实质是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1]。

2 “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

VC++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有三层:底层C语言的数据类型、函数、文件;中层的类、对象、面向对象特性;高层的MFC编程、可视化编程。这三层结构呈阶梯状,由此而生成的软件产品由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并实现其功能。学习VC++课程的实质是学习MFC的编程框架,以往VC++课程教与学困难、费力的原因是:框架的背后隐藏的东西太多,而且又和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不但学生学起来费力、一头雾水,老师教起来也不知从何讲起。现在应用基于“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在上课之前首先分解“V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知识点,按类、对象、面向对象的原则划分,每个知识点都被划分为一个个的教学对象,教师上课之前完成课程知识点的分解,根据课时数进行知识点课堂解析及课下导引配置。案例教学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及教学目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穿插课程知识点,实现课程知识点的线性连接,在课外实践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实现课程内容全覆盖。一个出色的案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2-4]。

项目教学法又称为项目驱动教学法,是近年来为适应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以及各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而引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特色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中心”的改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验操作为中心。它重在强化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项目的分解,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成既有书本理论的指导性,又有动手操作的实践性,既有教学目标的总体性,又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的操作流程,是一种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团队性创造活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项目分解,即教师在上课之前,把已研或在研的软件开发项目进行分解,然后把VC++课程知识点及案例融入到项目分解后的微型项目中,课外实践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质是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消化吸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可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5-7]。

3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中知识点分解对应的是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指导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形式,案例教学实现的是课程知识点的链接,提高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项目教学覆盖的是教学案例,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教学团队一直从事铁路运输行业信息化软件研发工作,承接了多个铁路运输行业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例如“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因子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下面以“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软件设计”为例,进行基于“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展示(如表1)。

通過对“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软件设计”教学案例分析可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知识“点”分解法,可以实现课程重难点与教学知识点的精准匹配,在实验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知识“点”的“线”性穿插,在课程实践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实现案例教学的“面”式覆盖,形成“点、线、面”即“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知识点”的分解要经典且具有代表性,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衔接,“案例教学”一定要选取经典案例,要求短小精悍,切忌过大,强调的是课程分解点和教学知识点的贯通,“项目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重点是对教学案例的汇总与衔接,教学项目不宜过大过难,只要体现专业知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即可[8-9]。

4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的潜在价值

基于“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知识点的分解来设计教学案例,在课外实践中基于科研项目的解析来制作微型项目课题,重点在于首先理解课程知识“点”、然后掌握连接各个知识点的“线”即案例,最后独立完成由多个案例组成的“面”即项目实践。对学生来说,这即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正向升级的攀爬过程,对教师而言,解析自己所做的科研项目,实现“点”即知识点,“线”即案例,“面”即项目的层级分解,把经“点、线、面”分解后的项目成果映射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中,这是教师的奉献过程,也是教师所做科研项目的价值所在。这种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针对课堂教学有了社会需求作牵引动力十足,针对科研成果培养了人才而物有所值,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原动力,促进了教师专注科研的极大兴趣,一个好的科研项目可以促进整个专业的发展,这种“点+线+面”三维立体教学模式为专业发展扩展了空间,教师科研成果的反哺又为专业成长注入了活力,解决了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问题[10-11]。

5 结束语

“知识点分解+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既是专业教学的三阶段,也是人才培养的三部曲。授课之前首先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分解,目的是实现讲课内容的精准定位,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目的是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深入剖析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课外实践引入项目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分享教师所积累的科研成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学习和了解一些行业知识,体会课堂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创造性、能动性、表演才能和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将教学对象的内在积极性与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基于“知识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即是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思维结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纽带,也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芦丽萍.“三维立体”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6:188-189

[2] 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56-57

[3] 武春英.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57-58

[4] 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7):46-47

[5] 兰丽.递进式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6.8:76-78

[6] 赵宁.基于递进式案例教学法的Java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23:73-76

[7] 张勇,段君玮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113-115

[8] 张瑶,刘树青等.项目教学法在课程设计中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4:128-129

[9] 冯庆华,刘通等.项目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6:151-152

[10] 林先其,熊鹰.项目教学法在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200-201

[11] 朱清妍.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76-177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及对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