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一流的大学博物馆

2017-08-26 04:24张嘉炜
师道 2017年8期
关键词:恐龙博物馆德国

张嘉炜

大学者总令人仰慕,博物馆总令人神往。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位于德国巴登州的图宾根大学读研究生,是因为中国大学生都认识的大哲学家黑格尔1788年至1893年在该校就读并毕业;220年后,只要我能踏进这所老牌名校的大门并毕业,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黑格尔的校友。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所老牌名校大学城有那么多独特的博物馆。2011年9月13日,我来到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报到并熟悉学院环境,当我推开学院的古生物系所在的石头老房子的大门,走进楼层高深的办公室和大厅,就被镶嵌在走廊墙壁上的鱼类、贝壳、珊瑚等化石、标本所吸引。在几个大厅里还有许多完整庞大的恐龙标本,一位老师正对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讲解恐龙的历史。我仿佛闯进了恐龙世界——儿时梦寐以求的乐园,定眼一看,原来是古生物系里为提供古生物研究、教学和展示藏品的古生物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的缘起和功能

在本科阶段,为了赴德国留学,我除了学好英语外,还要学好德语。英语和德语通用的博物馆单词museum,出自希腊语musion。这意味着,博物馆一定起源于古希腊。博物馆肇始于人类收藏文化的爱好。中国科技博物馆原馆长王渝生介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托勒密王朝在古埃及亚历山大城建造的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得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都在缪斯神庙从事过研究工作。[1]可见,古代的博物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科学研究,因而不仅具有珍贵性,还具有学术性。南京师范大学黄洋认为,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筹办常设展览并向公众开放,成为大学博物馆制度化的开端。[2]

博物馆通常划分为几个类别,包括综合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歷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专业博物馆、特殊博物馆。因为大学中的两种重要功能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所以世界上的老牌名校一般都有许多博物馆,以促进大学这两种功能的发挥。

德国的老牌名校都有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如德国最古老的、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人类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立于1810年的柏林大学,都拥有独特的博物馆,如海德堡大学的医学博物馆,柏林大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博物馆科学研究的功能,而且还发挥了教学、科普的功能。

图宾根大学成立于1477年。古生物博物馆建于18世纪初,收藏60万种化石、标本和珍贵的图片资料等藏品(笔者反复核对过此数据),如有丰富的恐龙、鱼类、贝壳、珊瑚和植物等化石、标本,许多化石是一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是这座博物馆的特色之一,完整的恐龙标本就有20多个,以高大威猛居多,最长的有15米,最早的是3亿年前的,让人惊讶不已、美不胜收。[3] 图宾根大学在2010年建立了博物馆联盟,囊括了学校66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笔者将其做了分类,有自然科学、医学、生化、植物、考古、文化、历史等类别,向校内学生和校外民众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和专题展览会。最大规模的博物馆是位于大学城山顶城堡里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古文化博物馆,长期展出4600多件展品,其中359件展品在博物馆联盟官方网站的电子博物馆中展出。[4] 在巴登州的经济、文化和艺术署的大力支持下,图宾根大学利用博物馆众多的资源优势,开设了博物馆与展览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德国各地博物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5]

德国的大学博物馆有一部分是免费参观的,图宾根大学的古生物博物馆就是如此,而且是中小学的一个科普基地。我从博物馆留言簿上不仅看到一些西方国家青少年的参观留言和所作的恐龙图画,还看到中国游客的留言,如“看了恐龙标本,进一步认识到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千万种动物的家园,人类必须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这表明,大学博物馆的开放取得实质性效果,发挥了应有的教育功能。攻读硕士学位那几年,只要有时间,我经常会去古生物博物馆瞧瞧每一只恐龙长啥样;了解每一位教授终其一生,是如何带着他的团队,组装他所发现的某只恐龙,给恐龙安一个新家,并皓首穷经,探究它的生命历程与人类祖先的关系,揭示远古时代的奥秘以及对人类今天发展的影响。

大学博物馆伴随大学功能的拓展而发展

大学某个学系能够建立藏品丰富的独特的专业博物馆或艺术博物馆,需要长期的收藏、积累、研究。这种长期性意味着这个学系一直(或基本上)没有中断且长盛不衰,意味着不是一两代学人而是几代或更多代学人的传承,意味着不是花几十年的功夫而是花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功夫。拥有这样的专业博物馆或艺术博物馆,表明这个学系有着丰富的珍贵收藏、辉煌的学科研究成果。如果这个国家或地区一批大学各自拥有这类博物馆,无疑体现了这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及其科学和艺术研究的繁荣,昭示着高等教育及其科学和艺术研究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德国正是如此,也因为如此,德国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学发展,首倡大学第二功能“科学研究”,从而给德国带来了高等教育繁荣,使德国垄断了百余年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

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在1962年对1501年至1950年科技编年表的科学成果和人物传记词典中编选的科学家进行统计处理时发现:大学功能的每一次拓展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极大繁荣,也带来了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这一发现,被科学史称为“汤浅现象”。汤浅光朝认为,如果定义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全世界的25%,就为科学兴隆期,那么科学兴隆期在世界范围内曾按下列顺序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现在)。[6] 就是说,大学功能体现单一性“人才培养”之时,带来的科学中心从意大利开始到英国再到法国;大学功能拓展到“科学研究”之时,科学中心转移到德国;大学功能进而拓展到“社会服务”之时,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哲学家的国度,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尼采、叔本华等都是德国人。我相信,这批大哲学家为德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在德国的形成一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本源。高水平的哲学一定能促进科学研究的高水平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凡是高等教育繁荣、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国家,其老牌名校都有高水平的博物馆。正如《中国教育报》记者李薇薇报道的,大学博物馆植根于大学的学术和文化的沃土[7],是大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基地。20世纪初,美国为促进经济发展,拓展了大学的第三功能——社会服务,为美国带来了高等教育繁荣,也为美国赢得了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美国把德国大学办学理念发扬光大,不仅造就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也造就了一批一流的专业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顾学林认为,美国有一定规模的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藏品数量多而且等级高[8]。据说,哈佛大学就有15个博物馆[9]。

应规划建设好中国特色、一流的大学博物馆

当21世纪初我国赋予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传承创新之时,是否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崛起和世界科学中心的东移呢?我们必须早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建设一大批有中国特色、一流的大学博物馆,因为,高水平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每一所大学比翼齐飞,致力于把每一所老校办出名堂,把每一所新校办出特色。大学博物馆能够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就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发出通知,首次明确了大学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的“四个重要”:一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机构;三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四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2012年5月30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有70家大学博物馆加入。[10]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2014年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省级文物部门注册的大学博物馆有160多家,而实际数量则在200家以上。[11] 但这200余所拥有博物馆的大学仅占2015年全国2560所普通高校的百分之十左右,这显然太少了。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这赋予了大学博物馆新的使命。因此,我们要落实好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提出的要求,“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地高校博物馆发展的目标、措施,鼓励和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博物馆的科学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同时,推动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大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的专业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从而支持大学更好地发挥四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从而更好地建立起大学的文化自信,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渝生.到博物馆去干啥.中国教育报[N],2011-2-17.

[2]黄洋.一流博物馆显示一流大学的“神气”[N].中国教育报,2016-5-30.

[3]图宾根大学博物馆简介https://www.unimuseum.uni-tuebingen.de/de/sammlungen.html

[4]古文化博物馆https://www.unimuseum.uni-tuebingen.de/de/museum-im-schloss.html

[5]博物馆与展览硕士专业介绍https://www.unimuseum.uni-tuebingen.de/de/masterprofil.html

[6]Mintomo Yuasa Center of Scientific Activity: Its Shift from the 16th to the 20th Century. Japanes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M]. 1962.57-75.

[7]李薇薇.一流大学为何要有一流博物馆——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谈一流大学博物馆建设[N]. 中国教育报,2016-12-5.

[8]顾学林.博物馆的功能不仅仅是收藏[N].中国教育报,2011-2-17.

[9][11]蔣肖斌,实习生孙庆玲.伟大的大学要有伟大的博物馆[N]. 中国青年报,2014-5-20.

[10]张春丽,颜维琦.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N]. 光明日报,2012-5-31.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恐龙博物馆德国
博物馆
“梦梦”“娇庆”德国行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露天博物馆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新中国科技60年(3)
博物馆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