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智慧”师生的心灵

2017-08-26 10:27徐言军
师道 2017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课师生智慧

徐言军

教师每天都和“书”打交道,但真正读书的人不多,“会”读书的人更少。教师与书“绝缘”,导致了学生与书“无缘”。师生没有书作伴,美好的教育就会走样,教育的美好就会变味,书香校园建设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没有阅读的支撑,生命将减色,人生将乏味。教师不读书的现实困境与深层困扰,表现为教师的情绪低落,心理焦虑,还有日渐弥深的职业倦怠。而不读书的学生,其视野必然狭隘,思维也会陷于困顿,综合素养只能在低端徘徊。改变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将师生“赶”进书海,让书籍滋润他们的性情,让阅读智慧他们的心灵就行了。

当然,将师生赶进书海,应该施柔,让其产生内驱力,促成他们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不能用强,让他们在阅读之初就生出厌倦与反感。阅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让师生学到受用终生的本领,成就光彩灿烂的人生。在教师读书成长推进会上,我强调,读书虽然无法确保每个人成为受人敬仰的伟人,但书籍可以丰富智慧,温暖灵魂,促使躁者安宁,使得愚者生智。阅读不光能让教师生命充实,人生美好,还能把读书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有益的影响。

读书永远不晚,但一味等待万万不行。让师生捧起书来读,并且饶有兴趣地读下去,管理者应该有所作为。我们采用双轨荐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荐书,鼓励学生为同学荐书。荐书时,至少要写出两条推荐理由。这样做,如同一粒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在师生心中激起了涟漪。为了更好地荐书,许多人开始认真读书。为了便于师生阅读,我们在办公室和教室里设置了书架,在走廊建起“阅读长廊”,在校园里建成“阅读圆桌”,保证师生想读的时候手边有书。

我们鼓励教师利用教学间隙阅读,要求教师每天到图书室、阅览室读书半小时。同时,办好读书沙龙,让教师交流阅读经验,畅谈阅读体会,规划教育人生。阅读丰富了教师生活,促成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消除了骄、懒二气,优化了心理环境,使得许多教师改变了做法,将盯着教案讲解,变成了看着学生上课。而将阅读、教学、写作结合在一起,让许多教师踏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课堂上,教师眼里除了有知识,更看到了人,有了对生命的悉心关照,有了对心灵的精心呵护。课堂上,我能主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课堂外,我能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引导他们以阅读的数量换取生命的智慧。

阅读带给教师最重要的收获,是视野拓宽,心理健康,早先沉积在心中的无奈、压抑、苦闷,变成了现在的自由、舒畅、喜悦。事实证明,每个教师的心里,都有做快乐教育、求幸福人生的愿景,尽管这一愿景可能被遮蔽,但只要给一个理由,让其“敞亮”起来、明晰起来,教师就会产生助益终身的学习力,生命也将会拥有持续的成长力。

教师既是读书的践行者,更是阅读的推动者。引领学生阅读,是教师的终身使命。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发挥他们的阅读能动性,我们鼓励学生设定阅读目标,引导他们规划阅读人生,设置阅读课,让阅读课进课程表,配专职教师引导学生的阅读。阅读课上,既有阅读方法的介绍,也有阅读心得的“发表”,更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的师生同步阅读。

阅读有益,然而,为读而读,则不可取。对于师生来说,不光要读,还要会读。会读书的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高。学会读书的好本领,需要在阅读中历練,也应该在思辨中确立。毕竟,一个人花了精力阅读,结果却成了两只脚、会移动的“书橱”,是很糟糕的事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以为阅读就是单纯的知识积累,阅读的意义也将大为减损。拓展思维,催生智慧,砥砺灵魂,升华品质,锤炼人格,丰盈生命,应是阅读的当然之义。

阅读的理想状态,是眼在观,心在想,手在写,让师生在读写中成就高质量的人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着意于调动师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文字深处发现智慧,在写作中发展自己。毕竟,写书评,写读书心得,是高一级的阅读,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不断深入,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而没有写的参与,阅读就会流于浮泛,使得阅读有进度,却没有广度,更不要说深度和高度了。然而,贸然提出写读书心得的要求,又会让一部分刚走进书籍,还没来得及体会阅读快乐、享受阅读幸福的学生心生畏惧,以致淡了阅读的心,甚至让他们逃离书籍。为了避免高目标吓走阅读习惯还未养成者,又不致让阅读走过场,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阅读提升策略:读,说,写。先鼓励读,然后让有兴趣说的当众说,说了如果还嫌不够,就写。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阅读还停留在浅表层面,让他们去写,很有难度。但有难度并不表明要放弃。而纠正浮光掠影式阅读的最好办法,就是教会学生写。写,必有思作为前提。而有了思,才能深入著作的核心,去体察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的意蕴,发现作品的价值,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促成他们文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最重要的是,由读到写,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扇通向智慧的大门。

可是,学生的怕写,又毋庸置疑。为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我们要求教师换位思考,体谅学生的“难处”,不提过高的要求,让他们在班会课上,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悟,说不出感悟的,能在介绍情节后用一句话作为评价也行。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则让他们在全校读书交流会上发言,并将优秀读书心得张贴在橱窗里,让大家“鉴赏”。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来说,阅读只有起点,写作没有终点。左手捧书,右手执笔,智慧心灵的目标就可实现,书香校园的创建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同样,实现读、思、写的有机结合,师生的平凡人生将会璀璨夺目,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也就会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阅读课师生智慧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