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2017-08-28 21:38牛跃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认识实践生活化

牛跃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抽象复杂的理工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学习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与活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生活化 认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45-0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分析与讨论深入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让其在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以及动手实践中,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的具体教学实践进行简要探讨与分析。

1 课堂教学生活化

高效率的课堂往往会有一个有趣的引入过程,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还能有效推动课堂发展。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从以下这两个角度进行引入:(1)从学科角度进行提问;(2)从生活角度进行提问。从学科角度进行课堂导入,学生会感觉生疏,难以提起兴趣,激发探究欲望。从生活角度进行提问则更加符合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能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其感受到初中物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新课改强调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入,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走近物理,感受物理,从而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课题。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常常涉及各种专业知识概念,而这部分内容也往往是教师最头痛,学生最厌烦的。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则能够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感,从而让其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汽化》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入课题:“同学们,相信大家都见过或者用过温度计,但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用沾有酒精的棉花裹住温度计底端的玻璃泡,温度计示数会下降而后上升,有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充满了疑问,教师先不要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这样的生活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夏天,当我们从游完泳从泳池中出来时,即使空气气温很高我们的身体也常常會不自觉地颤抖,这又是为什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加之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将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从而得出汽化这一概念。如此以来,不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2 物理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它对于整个物理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与其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作业来丰富与拓展初中阶段学生的作业形式,以此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参照以下思路展开生活化作业布置:

(1)调查类生活化作业。新课标指出应当将调查研究、收集信息以及记录观察作为物理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记录观察是将物理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联系的重要方式。在完成相关作业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数据,还需要学生对其分析与研究。而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问题,并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找出相关规律,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2)操作类生活化作业。动手实践能力低是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源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动手实践机会。所以,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布置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活化作业,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 课外实践生活化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我们大千世界中,如,铁生锈、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可见,我们的物理生活化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应当大胆走出教室、走出学校,通过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与激情,让其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感受到物理的无处不在,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例如,教师可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到各大科技馆进行参观,让其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与非凡意义,同时,还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某个物理知识或物理实验进行课外实践与探讨,通过与生活、自然的联系揭露其存在的本质特征。如“汽化”、“液化”、“凝固”这几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混淆,针对此,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几种现象进行实验探究,通过主动走进生活了解这几种现象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不仅会学习,还会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向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总而言之,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物理的影子,这些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主要素材。因此,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主动联系与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生活化作业的布置,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64-166.

[2] 刘美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 韩光军.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3,20:68.

[4] 赵东升.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认识实践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