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7-08-29 11:10童容容谈国林晏鑫鹏刘玉祥
当代医学 2017年25期
关键词:平组氨磺氮平

童容容,谈国林,晏鑫鹏,刘玉祥

(江西康宁医院,江西樟树331211)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童容容,谈国林,晏鑫鹏,刘玉祥

(江西康宁医院,江西樟树331211)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氨磺必利组与奥氮平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患者治疗后BMI、FBS、HDL、LDL、TC、TG均明显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嗜睡、视物模糊、便秘、体质量增加、头晕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对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小于奥氮平。

氨磺必利;奥氮平;精神分裂症;老年期;糖脂代谢

近年来,我国精神病患者与日俱增,老年精神病患者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1]。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症状改善效果,锥体外系副作用不明显,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一线用药[2]。但在临床治疗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易导致代谢紊乱综合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不同化学结构的抗精神病药物其糖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差异甚大[3]。本研究选择单用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旨在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选择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5年4月~2016年3月入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各组40例。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4]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PANSS评估得分>60分;排除合并其他急慢性基础疾病或其致病病变者。氨磺必利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84岁,平均(71.25±5.42)岁,平均病程(6.52±3.5)年;奥氮平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68.73±6.52)岁,平均病程(9.73±3.8)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氨磺必利组口服氨磺必利治疗:初始剂量设定为100 mg/d,最大剂量不超过1 000 mg/d,连续治疗8周;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治疗:初始剂量设定为5 mg/d,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疗效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5],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一位副主任护师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统计学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对比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对比(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指标测定结果对比奥氮平组患者治疗后BMI、FBS、HDL、LDL、TC、TG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和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奥氮平组嗜睡、视物模糊、便秘、体质量增加、头晕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奥氮平为噻吩二氮的卓类衍生物,属于多受体作用药,不仅能与激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5-HT)受体亲和,还可刺激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组胺H1受体,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与5-HT2A受体[6-7]。临床研究也证实,组胺(H)和5-HT受体能够产生阻断作用,因此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诱发MRI和糖脂代谢紊乱[8-9]。氨磺必利则属于苯甲酰胺的衍生物,在亲和多巴胺D2与D3受体方面效果也较为明显,但对多巴胺受体亚型D1、D4、D5受体几乎无任何亲和力,同时对5-HT、a-肾上腺素、组胺H及胆碱能受体都不具有亲和力[10-11]。因此氨磺必利不良反应少。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指标测定结果对比(x±s)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两者疗效上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说明两者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效果相似。进一步分析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现,氨磺必利所致的不良反应风险明显低于奥氮平,尤其在糖脂代谢及体质量增加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奥氮平在治疗后4周血糖血脂就明显升高,8周末BMI亦明显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奥氮平的代谢部位集中于肝脏P-450 CYP1A2和CYP2D6[12],氨磺必利则为肾脏代谢[13],因此不会产生相互作用,也从侧面提高了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总之,氨磺必利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对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小于奥氮平。

[1]栗文靖,许培扬,纪志刚.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123-125.

[2]荆凡波,孙术红,郝晓佳,等.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概况及进展[J].齐鲁药事,2011,30(9):536-538.

[3]王传跃.精神分裂症研究的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1,23 (4):196-199.

[4]Rajiv TANDON.DSM-5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修改的建议[J].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102-105.

[5]李玥,邹义壮,李建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学评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18-1121.

[6]郭伟,徐海波,张新风.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2(3):284-286.

[7]姚明荣,胡少华.奥氮平致糖脂代谢紊乱的病理机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2):122-125.

[8]郑友玲,李晓勇.国产与进口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3):150-152.

[9]丁婷,刘玉兰.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3-24.

[10]刘林晶,刘家洪,唐伟,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38(4):249-252.

[11]谢少烽.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0-302.

[12]成军,李红,石玉中.高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287-1289.

[13]陈登霞,潘竹松,陈登国.氨磺必利治疗76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4):413-4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5.055

猜你喜欢
平组氨磺氮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