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

2017-08-29 21:36牛娟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多样性个性化

牛娟娟

【摘 要】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通过作业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师而言,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一条主要信息渠道。高中英语课外家庭作业布置,要注重练习题的多样化、个性化,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布置;多样性;个性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新教程的精髓所在就是英语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意识。因而英语作业的布置应体现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同时可依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课外作业的布置

课外作业的布置应该是在高考指导思想下,基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对新内容的预习,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同时要遵循:“重重点,降难点,近学生”的原则,深入浅出,结合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具有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差异和知识差异)、结构合理(指题型与高考题型相吻合)和题量适当(指同一语法专题题型的题目量)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差异和知识差异,在分析的同时并加以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若给予相同的作业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甚至放弃英语学科而不学。所以设置不同内容,形式多样的“自助餐”作业优为重要,作业设置可以分为A、B、C三类。A类——一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主要目的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为抄写单词或短语词组,这主要是给那些中考分数是40~50分左右的学生完成。B类——拓展性作业。在学习了新知识点之后,让学生及时举一反三,替换一些意思相同的语汇,达到灵活运用新知识的目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学pause时可以同时复习stop,学习get时可以复习get的相关短语。C类——探究性作业。英语的探究性作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所以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突破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例如教完必修一第一单元后,我布置了A,B,C三类作业。A类:我给出汉语意思(①使不安;②不同意;③黄昏;④故意;⑤经历等)要求学生写出英语单词。B类:根据首字母填空(①Now he has formed the h_____of getting up half past six every morning.②I have got an umbrella. You can s___it with me if it rains.)C类: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词组go through,set down,get on with归纳动词go,get,set的相关短语。这样,英语成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敢于尝试并能充分表现自我,激发学生學习英语的积极性。

2.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精心选择那些符合教学标准和教材的典型题型,要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加强作业的系统性。例如如何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和规范性;例如学了“同意与不同意”的交际用语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句型(①Certainly.②No problem.③Yes please.④All right.⑤No.I do not think so.⑥I am afraid not.)如设计巩固语法基础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因为语法是英语的学习框架,脱离语法而去学习英语是不可行的,只学习语法而脱离语境也不可取。

3.多样性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他们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业布置形式应具有多样化。例如把课文内容改为短剧进行表演,把对话改成小短文当做作文训练。这样布置作业的过程,就是知识的活用和再创过程,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有很大帮助。英语作业设计还可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因为各学科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可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和知识体系,从而巩固深化所学的英语知识,并使其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4.作业的量要有适度性

布置英语作业要兼顾其他科目力求轻重适宜,恰到好处。所以作业量要尽量考虑到我们学生的承受能力,高中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他们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归纳,而不是进行大量的、盲目的机械化练习。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原则,做到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且题目数量适当,不可以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当成是学生复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惟一方法。

二、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就要及时检查并批改,否则就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目的,达不到对知识的巩固作用。如果教师对所有作业采用全批全改,这样会消耗教师本来可以应用来钻研教材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只重视批改结果,而忽视做作业的过程,不在乎掌握知识的程度。我认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粗略批改”和“精心批改”相结合

我们教师经常在学校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教师忙着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将每次学生完成的作业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效果并不明显。如果“粗略批改”和“精心批改”相结合,教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形。“粗略批改”可以是对那些重点词汇短语的抄写练习,仅给予对或错,好与差的评价就可以了,对于这些错误率较低的练习,教师可以选择批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剩余部分由这部分学生进行批改。“精心批改”就是对那些语法的强化、巩固性练习,及作文,教师批改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注,对学生的作业质量好坏写下评语,并对错的予以更正,指出错误原因。“粗略批改”和“精新批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解与评析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且使学生知道自己知识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改”和“互改”相结合

对一些简单的作业,教师可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改;对部分想提高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先让其独立完成,再自改,教师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自改”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互改”就是让学生与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相批改。一是让学生找出与别人的差异,二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些地方自己错了,能引起重视;有些地方别人错了,也能引起重视。“自改”和“互改”相结合的批改方式,不仅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作业批改后得到一定的启发,对知识的掌握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听力和口语作业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特别是高考之后有部分学生要参加英语口试,因而听力、口语练习是英语学科必不可少的练习,虽然有很多教师也精心设计布置了这类作业,可他们往往缺乏批改方式的探究,只布置不检查,只让学生听听磁带,教师自己读一读,最后与学生一起对答案。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丧失了听力口语作业的作用。如何处理这类作业呢?对于听力练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后复述,教师当“裁判”,重点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进行矫正。

由此可见,学生作业的布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老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需要老师心血的付出。相信有了创造性的老师,就一定能涌现出一批批时代所需的创造性人才。让我们向“一刀切”的传统作业布置方式say no,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生机盎然,教学效率才能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多样性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