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2017-08-29 11:02孙彦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隔代教育

孙彦霞

【摘 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家庭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及问题。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家庭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家庭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及问题。

在多数农村家长心中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完成任务了,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了。这是摆在我们小学教师面前巨大的障碍。现就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诱发原因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农村家庭教育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1.留守儿童大量出现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几种特有的现象之一。留守儿童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

2.忙于挣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

现代农民或外出打工经商,或留守当地发展大规模的养殖、种植,较之以往有了更多挣钱养家的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其家庭生活状况,却也致使部分农村家长过多地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挣钱、如何赚钱上,忽略了思考“如何才能同自己的孩子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这一重要问题,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与管理了。

3.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农村外出挣钱的人越来越多了。父母外出,教育子女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但他们中多数是看而不知管或者管不住,有些祖父母在带孙子孙女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迁求放纵”,把孩子当成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性格放纵或娇横、自我、孤立。

4.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思想上有错误的观念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大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提出塑造孩子的六个因素,即家庭、学校、集体、本人、书籍和偶然因素——家庭被排在第一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是无可替代的家庭教育基础,真诚、倾诉、依存、不离不弃是其他交往所无法与之比拟的,所以有人将父母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中时间最长的学校。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少家长能认识到亲情感化和交流在孩子健康成长中重要作用,仅仅在履行着“衣食父母”的职能,教育职能则被完全地推向祖辈。父母完全指望祖辈的教养,但大多数祖辈的教育是无力的,这样家庭教育基本缺失。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1.积极建设家长学校

无论从其所具有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来看,还是站在它所承担的教育任务的角度来分析,指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中小学校都不应该缺位。尤其对广大农村家庭来说,学校的号召力。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建家长学校,这不仅是一项新农村建设工程,更是农村教育的分内之事。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长期建立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关注学生每天的成长。我们认为,只有老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作为班主任老师,应将眼光着眼于细节,关注学生每天的成长。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进课堂”等形式让学校与家长互相沟通、不断交流教育方法和理念,共同探讨教育的新路子;并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

3.学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教育的方法却很不科学。比如,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要让孩子改掉叛逆行为,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采取高压政策;逼迫孩子大量写作业——考试分数高了,家长笑容满面;分数低了,便拉下脸来,说不定还打孩子几个嘴巴;封建等级观念强,不懂得“蹲下来”与孩子对视;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要求孩子必须唯命是从;从不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嚴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4.担当起做父母的责任

(1)重视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父母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克服一切能克服的困难,把家庭教育作为培养孩子能力的主阵地。因为家庭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单位,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是有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2)学会做时代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同样是农村家长最大的心愿。他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读书;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可是,这些像祖宗一样被供养着的孩子,也开始有不听话了的——厌学逃学、冲撞同学、对抗父母、迷恋网吧。更始料不及的是,很多孩子现在也患上了压抑、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究其根源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济改革形势一年一个样,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样,我们能培养和教育出适应时代的子女吗?所以,我们必须做学习型的父母,利用信息网络,拓宽家庭教育的路径,落实家庭教育措施,奠定孩子能力的基础,为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保驾护航。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即教育。”有些家长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此外,农闲时,有的还经常酗酒、赌博;相信迷信的家长俯视皆是。这些都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而事实上,社会的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家长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创设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使孩子在生活中愉快、健康地成长。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家庭教育是学校的教育作铺石垫路的教育,因此,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它既是“树百年大计之建筑”,又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总之,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很有必要,必须重视农村家庭教育,重视农村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让我们家庭与学校携起手来,共勉,共支撑,共同创造属于我们农村孩子的一片天地。

课题名称: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131

猜你喜欢
隔代教育
家园合力优化隔代教育的分析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差异分析与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