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2017-08-29 17:18杨小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展厅意图

杨小辉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然而,不少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认识不够,甚至有所忽略。事实上,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是相互支持的,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化功能的重要体现。下面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为例做简单叙述,请方家斧正。

一、课程介绍

《新民主主义革命》选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本课课程标准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

创建“红色文化展览馆”设计六个红色文化展厅贯穿全课,采取模拟参观展览馆的情景;利用知识提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宁化将士血染湘江等事件的学习,引导学生做一个爱国爱乡,有信念,有精神的人。

(2)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革命纲领的区别、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遵义会议

(2)难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因为本课围绕六大精神展开,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何避免丢失历史味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甚至是党课是本课一大难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师:如果要用一种颜色代表中国,你们会选哪一种?生:红色。师:没错,欢迎大家来到“红色文化展览馆”,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炎帝又称赤帝。黄帝的“黄”字,是太阳初出之色。炎黄二帝的传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红色还代表:①吉祥与喜庆:“红包”;②成功与光荣:“红人”;③美丽:“红颜知己”。……我们今天要讲的红色是代表革命。《国际歌》中唱到:“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我们中国还有人民的红军,苏区的红都,南湖的红船,井冈的红旗,长征的铁流,抗日的烽火,……这些无一不是红色,无一不在述说着中国的革命。由此,导入本课课题《红色文化之旅——新民主主义革命》。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创设本课参观红色文化展览馆的情境。

展厅一:五四精神(爱国 民主 进步 科学)

设计内容:通过展示《五四运动》油画和五四运动期间重大事件一览表,提问五四运动的口号、两个阶段特征、结果、性质等问题,再通过上述史料追问学生、工人、市民为什么冒着被捕甚至失去生计和生命的危险去游行示威,引出五四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

衔接过渡: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厅二:红船精神(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设计内容:展示上海中共一大和南湖红船照片,讲述中共一大召开的伟大意义。

设计意图:体会中共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设计内容:展示材料并提问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革命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史料解读能力;诠释红船精神。

过渡衔接:由中共一大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被镇压——认识到要联合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设问:为什么是联合资产阶级?)。

设计内容:展示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孙中山同李大钊与大会代表步出会场的老照片,讲授国民大一大召开的时间和意义;展示北伐誓师的照片和北伐战争形势图,讲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和成就;展示“四一二政变”的照片和中共中央放弃革命领导权的信函,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以及教训。

过渡衔接:鉴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需要掌握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展厅三: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设计内容:展示南昌起义、汉口会议的照片以及毛泽东秋收起义诗词,得出照搬俄国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国情,勇闯新路的教训(井冈山精神)。

设计意图: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做背景介绍,感悟井冈山精神。

衔接过渡:追问学生结合国情,勇闯新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设计内容:展示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1929-1933年),让学生根据地形图分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并深入探讨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分布即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地形图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什么叫农村包围城市”。

设计内容:展示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武装斗争反围剿的三幅图和毛泽东诗词,以此来讲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能力,理解工农武装夺割据。

衔接过渡:农村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前四次的反围剿胜利了,第五次反围剿因为博古、李德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失败,导致红军不得不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展厅四:长征精神(坚定信念,不怕牺牲)

设计内容:展示红军长征动态路线图,长征起始县(强调三明市宁化县)以及湘江战役,突出因为继续执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人数由8万多锐减到3万多,党和红軍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

设计意图:强调三明宁化地方史,感受家乡红色历史,也为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做铺垫。

设计内容:展示油画《转折,遵义会议》设问画面想突出的中心人物是谁?画面中在生闷气的是谁?理由是什么?由此讲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遵义会议后长征路线迅速展示,强调胜利会师。

设计意图:激发读图兴趣,培养读图能力,让学生对遵义会议的内容和转折有比较深的印象。

設计内容:播放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并展示故事:《信仰的远征——探访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宁化》

设计意图:强调地方史,深度感悟长征精神——坚定信念,不怕牺牲。

过渡衔接:通过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并转入展厅五延安精神。

展厅五:延安精神(艰苦奋斗,民族精神)

设计内容:展示延安时期和日本投降照片,讲述中共出于民族大义,改编红军,开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战。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设计意图:突出中共国产党条件艰苦的岁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持团结抗战。

展厅六:西柏坡精神(敢于胜利,执政为民)

设计内容:展示《中国土地法大纲》、淮海战役、西柏坡会议、攻占南京总统府以及开国大典等五幅照片,概述了解放战争的总体过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几幅照片概述解放战争过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也强调西柏坡精神——敢于胜利,执政为民。

从1919年的北京到1949年的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度过南湖的红船,举过井冈的红旗,建立苏区的红都,汇成长征的铁流,聚成抗战的烽火,升起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中国的红色之火,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到照耀中华。这30年,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再到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成为大国执政党,靠的就是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让我们一起做个有信念,有精神的人!

设计意图:用红色文化展览馆结束语的方式,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首尾呼应,同时也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科以参观红色文化展览馆为情境,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展现的六大精神展开,但新民主主义革命内涵等历史概念讲解不够到位。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展厅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燕山秋意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构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