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总复习教学探讨

2017-08-29 23:52廖国益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总复习教学策略

廖国益

【摘 要】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把握好中考知识,提升复习有效性,是教育工作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三的政治粤教版教材的课程,从抓纲、扣本、整合、精炼四个方面探讨复习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初三政治;总复习;教学策略;粤教版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考试总复习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初三复习时间较紧张,十分宝贵,因此应当找寻科学教学方式,以避免重复性学习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在政治课程的总复习教学中,应当着重思考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实现良好的复习效果,从而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一、紧抓考试大纲

1.逐点复习,点点过关

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核心依据,也是指导初三政治总复习课程方向的重要方面。初中政治课本中的内容涉及较多,单每一课的重难点内容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评价要求,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需依照这些知识点,对教材进行“瘦身”,仅仅围绕重难点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抓住复习的根本性内容,明确复习方向,在教案编写时,需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难点知识内容,基于此逐点复习,保证复习的全面性。

2.能级要求,把握到位

在教学任务中能级要求指的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能力要求,其具体要求可概括为三级:理解、识记、应用。识记指的是对教材相关原理、概念、观点、事实等进行复习、再认识[1],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属于掌握“这是什么”的理论层次,在总复习过程中,将识记部分内容做到理解,并利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理解指的是在识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点的解释、推理、转换能力,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属于基础性内容,在此前提下,要求学生对政治观点和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并具备对知识点原理的解释、推理等能力,属于“为什么”的理论层次。例如在九年级第一单元《认识国情 理解国策》课程复习时,针对“西部大开发”的课程,要求对我国中、西、东部经济发展情况的认识,并根据其发展不均衡情况领悟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新一步对西部大开发在国家规划层面上的意义做出推理。

运用指的是在理解、识记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属于“怎么样”的知识层级[2]。例如在复习九年级第二单元《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中“科学发展观”课程时,首先需对其基本内容、意义等识记,然后进一步推理我党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科学理念的相关策略,并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与解决相关具体案例。

二、以人为本,夯实基础

政治科目的中考资料大多来自课外,但其理论性知识依然源于课本内容,必须要将课本内容掌握全面、透彻,才能够为解决课外材料奠定基础,在复习是需以课本为基础,将基础夯实。

1.一轮复习需全面、完整

在研究好考试大纲的前提下,需以课本为研究重点,保证对重难点知识的全面性掌握,对课本中的每一章节课程都需做到心中有数。教材编写与衍生知识点都是以教材为中心而设置的,因此,在议论复习中必须要将教材各个单元、课题、框架等之间的联系弄清、弄懂。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法不可违》、八年级下册的《法律护我》与《法不可违》等课程中,虽然分布相对分散,但其课程中心都是“法律”,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将这部分课程设计为一个专题,充分考虑其中的宏观性联系,保证课本复习结构的完整性。

2.以本为本,又要超越课本

以课本为中心开展复习课程,但并非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简单认知与记忆,而是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前的内在联系,保证课本重点知识与骨干结构的科学把握,探讨其内容的逻辑性联系,并提升教材知识点的实效性[3]。以课本为基础,又要超越课本,实现复习知识层次的提升。例如在九年级的《认识国情 理解国策》一章中,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相关教育,其中包含“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等观点,教师可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这三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围绕“党的领导”可推出:为什么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又是什么?党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性指导?其内容与地位又是什么?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核心内容又是什么?通过“党的领导”这一知识点,实现相关知识点的串联,将课本内容把握好,并学以致用、灵活使用。

三、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将教材知识内容架构做出有效构建,并充分把握其中的严密联系与逻辑性思维体系,是实现有效复习、提升复习效果的重要要求[4]。知识架构的构建,就是按照某一主线,并以不同标准将知识点划分为不同主题,并基于此实现知识整合。

1.按照知识专题进行复习

以“法律”这一专题为例,在初中教材内容中共有10课相关内容,在此阶段需将课本的界限打破,并设置“法律”这一复习专题进行知识点的有效融合与深化巩固。除此之外,还可按照“文化建设、“公民与社会”、“经济建设”、“放眼世界”、“我国的政治国情”等专题开展复习,这种专题复习的形式,能够实现知识点的有效串联,通过某一主线将课本知识有效连接,并促使学生在一个宏观角度中将课本知识把握好。

2.按照某一线索构建体系,开展复习

针对某些分散化、碎片化的知识点,需按照其中的内在联系来构建一定线索将其串联,在复习中按照线索开展深度复习,围绕知识点具体内容、不同知识点的联系、相关事件等开展深度研究。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我们的人身权利》一章中,围绕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用与意义等向相关问题开展深度探讨,有利于学生把握的更加充分,将重点突出,并以主题为引导,在整体层面上把握好知识要点,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良好迁移能力。

四、精选精炼,以练代讲,讲练结合

在此阶段应当紧紧围绕考试大纲,结合适当的专项练习做出分析与降解,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精炼化、要点化,在学习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结合联系实现良好的复习结果。

1.试题精选精炼

中考重点考察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并基于此处理相关政治性问题,因此,在日常的復习与训练中,教师需要配备定量的精选试题,注重检测学生知识点的应用能力,有利于提升对知识的综合性运用。注意所选题目的针对性与科学性,结合学生复习进步和知识的把控程度开展选题,保证题目的典型性。

2.精批精讲课,以练代讲,讲练结合

一轮复习中,需以考纲为导向,突出课本的中心地位,通过讲学稿的复习形式,将重难点问题化,然后带领学生将其突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侧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自身能力,教师基于此对学生的课本掌握、解题技巧、解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训练。

3.利用课程知识解决时政热点问题分析

在政治课程的复习过程里,教师需注重对时政热点问题的融入,利用课程所学知识点来分析我国的时政要闻。例如最近的“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可运用九年级《振兴中华 笑迎挑战》一课中的内容,着重对国家和平与发展。

五、结束语

在初三政治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立足与课本,又需要超越课本内容,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并学会利用教材知识用以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引导人们利用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去探究与处理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的灵活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新春.抓纲·扣本·整合·精炼——初三政治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J].才智,2012,08(03):135-136.

[2]赵碧云.理清“三对关系”提高复习“效率”——浅谈中考政治后期复习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3(18):45-46.

[3]张秀芬.新课改下初三政治复习课方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04):218-219.

[4]张日华.论反课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09(11):48-51.

猜你喜欢
总复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对高效提高初三历史总复习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