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2017-08-29 04:45孙大莹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培养

孙大莹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点,达成巩固知识的目的。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根据化学实验能力所包含的要素,逐一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全面落实科学素养等培养目标,化学实验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实验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实验教学的每一次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实验能力。

一、化学实验能力的表现说明

化学实验能力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化学实验,对化学现象进行感知,进而推断其反应过程或产物,也有通过更具体的实验方法来求证其结果的能力。化学实验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评价或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等要素。如下是化学实验能力的表现标准:

1.观察能力

a.观察实验装置及其安装;b.认真观察实验员的正确操作及步骤;c.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d.能够及时捕捉实验现象并记录;e.注意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操作能力

a.熟悉常见的仪器及其用途和注意事项;b.能够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仪器及药品;c.能够按照原则正确安装仪器;d.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如取、放、接等;e.会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其他安排操作的先后顺序;f.能够正确使用正确的药品或设备处理紧急情况,如使用灭火器灭火。

3.分析能力

會正确使用化学术语叙述和解释实验现象;b.会分析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c.能够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避免异常现象或减少误差的措施;d.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e.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f.根据药品等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及最后将的结论。

4.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a.会独立选择所需要的实验数据;b.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数据;c.会独立设计各种表格;d.会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曲线图。

5.评价能力

a.评价装置是否合理;b.能够客观评价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准确;c.会评价实验现象的满意度;d.能够综合分析,评价试验结论,从而确定实验成功与否;e.评价给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确定最佳方案或对不合理的方案进行改进。

6.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

a.通过了解现有的实验原理、方法和装置后提出改进意见;b.综合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据此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解决新问题。

二、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有效的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化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前提,化学实验离不开观察,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才可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同时实验观察离不开思维,观察能力是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基础。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现象,对于不止一个观察点,现象较为复杂的实验,在实验前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全面的去观察,减少观察的盲目性。如,在做金属钠燃烧实验时,强调观察的颜色;做氢氯爆鸣实验时让学生注意声音,同时也强调注意集气瓶口上方的现象等,这是观察的选择性初步水平。如,中和滴定,学生往往注意手的动作而忽略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等反应过来了,标准液已经滴过量了,这就要求学生拟好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主次。对有些探索性实验,学生事先可根据假说确定如何观察,这是观察的选择性的较高层次,因为它跟学生已有的知识、思维能力有关。在化学在实验课中,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播,可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应该能正确的拿试管,夹持试管,洗刷试管等。在进行酸和碱的反应实验中,要求学生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在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3.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的培养

定量实验的作用是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有两个定量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定量实验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定性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化学计量关系、专用仪器、药品用量、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内容,要顺利完成定量实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验思维能力。因此,在这两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容量瓶、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原理,学生才能明白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取舍实验数据,利用实验原理计算数据。(有效数字的截取内容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精确度问题,理解了有效数字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通过有效数字的精度确定实验仪器,正确的数据运算法则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抓住这两个实验,以此为例,训练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然后积极开展定量的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搭建“定量”学习的平台;其次从“量”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以“精准”为准绳,围绕“定什么量”、“如何定量”以及“如何精准定量”逐渐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定量”对于实验及学科本质的重要性。

4.评价或设计实验的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理综化学试题分析不难看出,实验设计和评价是综合应用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结合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解决有关实验问题。近几年高考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备实验装置的选择与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实验现象的描述、尾气处理。②给定实验情境或性质、实验目的,要求选择实验装置、药品,确定实验程序,评价实验方案。③对教材探究实验进行重组、优化和创新。此外,以教材为基础加以优化重组也是常考的题型,该题型往往设计角度新颖,重在考查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对比不同的实验装置,经设问分析、归纳出评价性试题的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提高学生评价能力的必要途径之一;充分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是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新课程理念下,实验不再仅仅是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基于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探索性、创新型、辩证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优化实验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以积极求实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美莺.化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7卷第1期.

[2]亓永英.再论化学实验能力[J].学科教育,2003(12):32-34.

[3]韩云凤,张雨强.化学实验能力表现标准开发的初步设想[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2):4-6.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培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